分享

那些优秀的中层是如何参透管理智慧、实现自我成长的?

 天下知仓 2023-07-19 发布于重庆
都说中层是一所学校的“四梁八柱”,是中枢神经般的存在。作为中层, 职位虽不高,但得有前瞻性的思考;权力虽不大,但事情永远接踵而至,责任重担时刻在肩。另外,最好会创意策划,有高效的执行力,要能体察人心人情……盘点下来,十八般武艺不说样样精通,至少得样样都懂。身为中层,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大。《在学校,我们怎样做中层》一书里就发出了真实的声音:
图片

几年前初做年级长的时候,小到一张纸,大到年级的决策方案,所有的事情老师们都会找到我,还给我起了一个很形象的称呼——居委会大妈,非常累。

有一段时间,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件事情没有实现效果;那个项目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为此,我困惑了很久……

……我经常哭鼻子,甚至不想干了。因为事情真的太多了,我即便一天处理四五十件,还是忙不过来。

即使如此,最后他们都成功地将这些压力转化为了自我进一步提升的积极动力,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图片

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工具

要想尽快从“一团乱麻”里脱身,先得有趁手的工具和得当的方法。学校中层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能够用来提升效率和执行力的工具有很多。《在学校,我们怎样做中层》中介绍了不少适合中层管理的工具: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清单思维、鱼骨图分析法、项目管理的统筹与表单管理等。


四象限法:明确一天工作的重心



对于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一定要优先处理。集中精力处理六件每日必做的事。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二,关键是学会放权。

对于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提前做好系统规划,促使其分工落实,后面再进行过程管理和结果追踪。


清单管理:梳理流程、细化任务、明确职责


我在工作中一直有这样的习惯,周末的时候将下周工作罗列在工作笔记上,然后每一项工作完成之后一项一项地打钩划掉,以示该项工作完成或结束。


鱼骨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书中提到一个案例: “校长,如果我是家长,我真的想把这个老师赶下讲台!”关于课堂秩序的混乱以及教师的消极对待,可以找到招聘教师条件设定较低、招聘教师的流程不完善等“鱼骨”。再围绕这些“鱼骨”,寻找枝节“鱼刺”,整理分析原因,深入剖析进而找到问题症结并形成解决方案。

领导力的关键,在于管理自己、影响他人。恰当运用工具,努力做好外部事务管理和自我管理,对他人也就会自然而然产生良性持久的影响力。




图片

发挥主动性,做一个“设计师”

优秀的中层一定是个出色的“设计师”:能够用结构化的思维看待自己的工作,找准“一个中心点,多个维度”。《在学校,我们怎样做中层》呈现了中层“设计师”们思考与成长的心路历程:

图片

我意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层,就必须对自己所分管的条线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于是我设计了三个关键要素:标准、制度、流程。

在做中层时,我做得最多的就是设计——设计各种工作计划,设计各种课程规划,设计各种活动方案。在设计中,我逐渐形成了结构化的思维习惯和设计能力。

……我试着主动担当,……年会结束当天,校长说“今年的学术年会,我可一点没操心”,这一句话算是对此项工作最大的肯定。

具备全局思维,并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全局中的位置,主动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是每位优秀的中层“设计师”必有的特点。



图片

刚柔相济:构建良性关系网

对处于“夹心饼干”位置的中层而言,学会构建、维护关系是成长的关键切入点。不管在什么层面的关系中,都需“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图片

不断地延展自己的工作半径成为她最大的特质,具体有三个表现:1.面对问题积极解决,而不是逃避,推卸责任。2.主动承担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并且努力把它做好。3.充分地与领导沟通,了解领导真正的意图,以便更好地为其分担。这点我特别佩服。

他发现有人在关注他,便越做越好,……人的善意就是不断积攒、鼓励出来的。

……原来他们两口子教育理念不同,让孩子无所适从。我没有做道德审判,而是告诉她,如果你们继续争下去,最终伤害的是孩子。

我时刻不忘向所遇到的优秀的人学习,时刻观察比自己优秀的人在干什么,尤其是业余时间怎么度过。

构建一个良性的关系网,需要放下“管理者”的架子,变管理为服务,这不仅需要投入时间、精力,更需要智慧与温度。《在学校,我们怎样做中层》展现了优秀的中层如何一方面有担当、有格局,积极行动、主动担责,另一方面充分释放自己的感知力,带着温度进行有效沟通,促进了合作和共赢,实现了成长。

正如一位技术部门的中层在这本书里谈到的,“这个世界没有银弹(No Silver Bullet)。这原本是指软件工作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没有任何特效的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提高效率。中层成长的世界里,也没有“银弹”,没有捷径和特效药。只有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迭代,才能在学校里成为“多你有惊奇,少你缺灵魂的那一层”。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