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杭州人几乎都知道这位明亮的诗人!

 黄亚洲工作室 2023-07-19 发布于浙江

永远怀念“一位明亮的诗人”

——崔汝先诗集《太阳你好,月亮你好》首发式暨研讨会侧记

陈继生

一位诗人已经谢世三年了,但他的诗作还是被当代的诗人们与诗歌爱好者们热烈地讨论着,这又一次证明,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是穿越时空的。

这位诗人,就是杭州人民非常熟悉的诗人崔汝先。

2023年的6月12日,算得是夏日炎炎。这天,最为火烫的下午时分,杭州大运河支流岸畔的黄亚洲书院,也同时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由杭州市作家协会、杭州出版社联合主办,黄亚洲工作室承办的“诗人崔汝先诗集《太阳你好,明月你好》首发式暨研讨会”在这里举行。到场的诗人与诗歌爱好者30余人,一起追思着老诗人崔汝先的诗歌情怀,一起研讨着他的优秀诗歌作品,或回忆,或朗诵,或歌唱,场面十分感人。

这次首发式与研讨会,由著名诗评家、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桂清扬主持。桂教授首先感谢大家冒着酷暑来到这里缅怀一位老诗人,接着介绍各位到场的嘉宾。来自主办单位的代表有杭州市作家协会的魏飞燕、杭州出版集团的副总编辑钱登科。另外的嘉宾是:书院的主人、浙江省作家协会原主席黄亚洲,浙江省农业银行原行长、诗人蒋志华,浙江省新闻出版社处长、作家孙侃,杭州市上城区文化局原局长吕春生,浙江省作家协会一级调研员王英姿,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宇全,杭州市拱墅区文广局原局长黄玲,浙江传媒学院报的副总编陈洪标,《星河》诗刊主编骆苡,《星河》诗刊编辑部主任袁丹丹,阳光保险集团原董事长、诗人费一飞,诗人胡丰传、祝金生、蒋荫炎、姚兔儿、陆苏、邹宴、俞卫国、凌国光,作家沈志荣、吴越,书法家徐杭生、陈继生,电视纪录片制片人韩锋,浙江山外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散文家石洪斌,原浙江省军区宣传队指导员、杭州十大朗诵家严瑛,杭州市交通局原纪委书记、朗诵家汤优烈,律师汪欣,台州收藏家协会会长、书法家夏建国。

主持人最后着重介绍了诗人崔汝先老师的3位子女:长女崔亚平、长子崔卫平、二子崔颂平。

书院主人黄亚洲老师致欢迎词,他对参会者冒着酷暑前来书院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介绍了诗人崔汝先与自己的那种诗友、师长、兄长、组稿者的关系。他着重指出,崔汝先老师对于诗歌、文学,付出了毕生的热爱与心血,让我们无不动容。他是当年杭州诗人的一个象征。崔老师这本诗集付印前的打印稿我看了,也提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提议删节了一些作品,建议了诗集的书名,写了一个短短的序。我也仅仅做了这样一点有限的工作,但是出版诗集的崔老师的子女们却要把感谢的字样印在诗集的扉页上,这其实不太符合体例,使我有些不安。总之,这本诗集的出版是件大好事,让我们能有机会再次欣赏崔老师的诗作,回忆他的为人、为诗;正如我在崔汝先诗集《太阳你好,明月你好》的序里写到的:崔老师为人一贯敞亮,是一位始终与太阳、明月并肩的诗人。

黄亚洲一番恳切的话,显然打动了主持人。桂教授立即接上话题,谈了自己对崔汝先师的认识,并当即热情地朗诵了崔老师的诗作《秋的追思》:“远去的,难道就是这一片秋色?千万别再回眸已经涂写过的历程,还是响当当地陈列着,任凭风雨冲刷,都难以洗去一叶火红的飘忽。”这些深情的诗句,顿使会场沉浸在一片追思的气氛中。

杭州出版社副总编辑钱登科介绍了诗集的出版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说,我喜欢诗,生活就像诗,看了崔汝先老师的诗就感到美妙的诗意在其中流淌,真诚、随性、抒情。他的宁静的生活里,有一种奋发的力量。他感谢崔汝先家人的努力,感谢黄亚洲老师的事先审读,感谢大家为崔汝先最后一部诗集的出版尽心尽力。

来自杭州市作家协会魏飞燕代表作协领导也作了发言,她也对崔汝先老师的后人尽心尽意出版这部诗集表示由衷的敬佩,并感情充沛地朗诵了崔汝先老师的一首诗。(遗憾没有记住诗名,说声抱歉)。

崔汝先老师的二子崔颂平,代表年迈的母亲,向出席研讨会的全体来宾表示了谢意。他说,我们出版了父亲最后一本书,以完成他的遗愿。现在回忆起来,我们的父亲在子女面前,似乎一辈子没有表现出什么情趣,他烟酒不沾,也不打牌,全部的心思就是写诗。我们三个子女语文都不错,当然,都得益于父亲一生写作的潜移默化。父亲晚年得病住院,也总是与诗为伴,以诗与世界沟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写诗。崔颂平动情地说到这里,就翻开诗集,朗诵了父亲在病榻上写的最后一首诗。

这是崔汝先老师临别世界前一个月写的《在泰山顶,我大声呼喊》:“层叠的峰峦多了,空旷更加辽远。不愧是东岳之尊,我俯瞰天下山河,这么的一清二楚。我揽着半空的云彩不放,也向一直远飞的鹰打招呼;也愿意伸出手,把身边的气流扶一扶。让我在山巅大声呼喊:太阳,你好!明月,你好!悠长的回声里,我听到了山岳的回应。”

崔汝先老师的最后一首诗,表明了诗人一生的情怀。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著名的爱情诗人董培伦,作为崔汝先的老友,传来了一则书面发言,由主持人代为表达:“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海军舟山基地当新闻干事,当时写了一首长篇叙事诗《碧海红灯》,寄《浙江文艺》编辑部,经崔汝先编辑,发表在1974年《浙江文艺》第二期,从此我们成为好朋友,一直交往到耄耋之年。他为人正直、交友诚恳,与人为善。他写诗非常认真、非常勤快。这些诗的时间跨度,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杭州市诗歌史上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他过世的今天,杭州市作协和杭州市出版社联合主办崔汝先新诗集发布会与研讨会,我作为他的老朋友,表示非常的感谢!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谢谢各位文朋诗友!董培伦鞠躬!2013年6月11日于吴山居”(此文引用,略有删减)。

作家孙侃为参加此次会议,特意请了假赶来。他说:我30多年来,与崔老师交往较多。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为人正直。他对人对事,始终秉持公正,主持正义。第二是认真,诚恳待人。记得2007年,我在省作协创联部工作,我们要统计在浙中国作协会员。崔汝先老师自告奋勇担任繁忙的联络工作,最后,把通迅名单写得一清二楚,每一个字写得都像印刷体一样,一丝不苟,我看了非常感动。我见他最后一面,是在路上碰到的,记得他当时拿出新出版的诗集给我,就匆匆上了公交车,临别,在车上,还一再对我招手说:你要保重身体。

崔颂平忍不住插话说:2020年疫情严控期间,我从美国赶来,在上海隔离防疫,好不容易等到回杭州。但父亲,似乎冥冥之中一直在等我。当晚见了之后,第二天就去世了。父亲的人生是精彩的,他拥有诗的世界。父亲给我们留下了八个字:踏实做事,正直做人。我在这里要说一句,要特别感谢省作家协会的王英姿,我父亲去世后她跑上跑下到处联络,是唯一赶来参加我们家人的追悼会的。后来,又为我父亲这本诗集的出版,做了大量的联络工作。

崔汝先生前的诗友、同事胡丰传、祝金生、蒋荫炎、沈志荣等,纷纷发言缅怀老友崔汝先,回忆一起共事的时光。胡丰传说,我不仅跟老崔是好朋友,当时,跟他全家都是好朋友,经常来往。他这一生都是属于诗的。

特意从萧山区赶来的蒋荫炎说:我和老崔相识为友40多年,感觉他现在仍和我们在一起。他的一生是完美的,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诗。他若能看见今天的研讨会,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会很开心!

老诗人祝金生说,我们怀念崔汝先,是要怀念他的精神。老崔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还奉献了这么多的诗,不能不使人感动。他这一生,写了70多年,出版了24本,加上今天这本,是第25本诗集,太不简单了,祝金生说到这里。不由打开《太阳你好!明月你好》诗集第67页,高声朗读起来:“鸡鸣早看天。我要告诫自己,不能再有懈怠,不要等到条件成熟后,再垦殖那些处女地。鸡在鸣叫,一声又一声,这是我的乡音,老乡在催我。鸡鸣早看天,天在早看我。出发吧, 我的心与我的笔,听老乡的,没错。”

这些老同事们在发言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崔汝先子女为父亲出的这最后一本诗集,都为他们的孝心感动,都说这样的传承不简单,是最好的追思方式。

《星河》诗刊主编骆苡表示,她是代表父亲骆寒超而来。骆主编说,崔汝先老师是我父亲的好朋友。崔老师特别平易近人,晚年还在我们《星河》诗刊编辑部帮助工作,工作还特别认真,他的工作状态真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只要提起他都很感动。

上城区文化局原局长吕春生谈到了自己与崔汝先老师两次擦肩的过程,说彼此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崔老师的为人和他的佳作,都是杭州人温暖的记忆,都是我们今天很宝贵的财富。

省作协工会主席王英姿介绍了与崔汝先老师曾经的一段同事过程,再三表示为他当时的工作精神深深感动,也感谢他为世间留下这么多佳作,使人读来至今感到人间的美好。

杭州市十大朗诵家严瑛则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崔汝先的诗《我的秋色》:“衰落的秋色,蜿蜒在这荒僻的原野上,仿佛这是一句歇后语。破折号后的后面,是我的岁月。其实,到这样的秋日里走动,也能让人振奋不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硕果累累的树枝,就是这句话的注解。能到这般的风景里踏访,是一种享受,因为过了这一程,重逢秋日的机缘就还会更远。”

优美的诗句,引起了全场的遐想与共鸣。

浙江省农行原行长蒋志华发言说,崔汝先的诗,给人予力量,读他的诗是一种精神享受。我喜欢写诗,也出版了5本诗集。现在,参加的今天的会,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也即兴写了一首“七绝——读崔汝先先生诗集《太阳你好,明月你好》有感:书香万里夕阳高,明月蹄声震九霄。夜色茫茫心欲妙,星河烁烁有风骚!”

很令人感动的,是诗人陆苏的发言。陆苏语出惊人:“如果没有崔汝先老师的指导,我可能现在还在农村。”

陆苏带着自己的深情,侃侃而谈。她谈及自己在年轻时候,陪着父亲在田间务农。有一年,采访富阳100位农民,我父亲是被采访人中的一位。幸运的是,这次采访是安排崔汝先老师来我家的,他在我家住了几天。他听说我会写诗,问我:你会写诗?我就把写在练习本上的诗给他看,他就说你写得很好,很有写诗的潜质,也很有前途,后来就把练习本带走了,很高兴的样子。后来,在《西湖诗报》上,他把我的诗发了个整版。这是崔老师对文学青年的慈悲。凡是见到年轻人愿意写诗,他就会非常高兴,就会指点年轻人怎么写。他后来路过富阳,都会关心我,问我近来写得怎么样了,经常教我如何进一步把诗歌写好。因为他当时在诗歌刊物的编辑部帮助工作,就经常把一些诗刊杂志给寄到富阳来,甚至还有几次,把编辑部用的标准稿签纸,都一本一本地给我寄来,说诗歌作品写在这样的稿签纸上,看起来才更加规范。他就用一颗慈爱的心,一直鼓励着我。写诗,让我改变了命运,我后来被调到富阳作家协会工作。我每年都要去杭州看崔老师,他见了我就问:是不是还在写作?每次见面都要聊二、三小时,都是写诗方面的事。当家里人告诉我,崔老师不在了,我顿时嚎啕大哭。

陆苏说到这里就哽咽了,泪珠不断滚落下来。她说,有人要我写纪念崔老师的文章,可我不敢写,一想到他,音容笑貌就在我眼前,我就止不住伤心。我能告慰老师的是,我始终在写,每年出一本书,这是心灵相通,崔老师会知道的,会开心的。

陆苏的发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听她介绍的时候,我的眼眶也湿润了好几次。

崔汝先的长子崔卫平、长女崔亚平相继发言,再度怀念父亲。崔卫平讲到,说我们有孝心,更多的是我们对父亲的崇敬。诗人去世后,还有众多的人怀念,那是最好的欣慰。留不住的是生命,留得住的是诗歌之情,所以我父亲永远是活着的。

崔亚平说到自己作为医生,并没有及时发现父亲身体出现状况,神情就显得很内疚;她再三说,感谢在场的老师与朋友前来追思,父亲在天之灵定会感到欣慰。

曾是兵团知青的陈继生,那时喜欢读诗,读得最多的就是崔汝先的诗。后来在编辑知青文集《浙兵岁月》里,见到了崔汝先的文章《难忘的一天》。陈继生说,这篇文章提及七十年代崔汝先老师来湖州采访兵团诗人黄亚洲、程蔚东、陈军等三人的情形,表现出了一位老诗人对年轻诗人的提携之心,文章中还提及他自己的女儿也是兵团知青,这些记叙让陈继生看了很亲切。陈继生说到这里,就忍不住读了其中的一段,把大家带到了当年的岁月。

诗人邹宴的发言很有学术深度。她分析说,崔老师的诗作体现了佛心、爱心、平常心,还有童心。她说,听了崔老前辈这么多的故事,只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善人,诗作处处体现出他的佛心与爱心,同时,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童心在,诗意必在。三岁娃娃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一句好诗。童言无忌,但童言最真,诗的“真”多么难能可贵。崔老前辈写诗之时,他回归了童年,心灵实现了一次折返。一颗童心,一种天然的真诚与率性,在崔老前辈的诗里处处可见。邹宴还分析说:直觉告诉我,崔老前辈可能受穆旦影响很大,我不由想到穆旦《冥想》最后六行诗:“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90岁的诗人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称之为慧心。邹宴最后说,我参加这次研讨会最大的收获,是诗歌可以写到你离开这个世界前,时间跨度可以很长。崔老前辈2020年9月去世,8月还在写诗。我向这位纯粹的诗人致敬!

最后,善唱的邹宴还应邀唱了一曲《山楂花》,说是献给崔老师的。歌声非常甜美,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接近尾声,主持人桂教授抒情了一番:“崔汝先先生之所以是一位明亮的诗人,因为他始终心向阳光,追寻明月。在生命的尽头,短短九个月间,仍熠熠发光,写出了震人魂魄的诗集《太阳,你好!明月,你好!》。他的笔名叫星河,所以他血管里流出的诗,也闪着异样的光芒!”

黄亚洲最后也说了几句感慨之言,说今天的研讨会很是成功,大家怀念崔汝先老师,流露了感人至深的真情,不少朋友热泪盈眶。崔汝先确实是一位明亮的诗人,双眼始终闪烁诗歌的光芒。一个能把大量的作品留在世界上而轻装西行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崔老师在医院里写了不少诗,我想,写诗,应该也能解脱世间病痛。诗是人生最好的药。

在回家的路上,诗人凌国光和我谈起一个细节:诗社姚兔儿要我去崔汝先老师家取10本诗集,崔老师知道后却说:天气炎热,你不要过来,然后,就在地铁口交接。看他老人家冒着37度高温过来,把书交到我手上,感动之情至今难忘!

而我却在想:一位写了70多年的诗,出了25本诗集,影响了几代人的著名诗人,才第一次有作品研讨会,而且是在去世3年后才举行,说明了崔汝先老师为人的低调与诚恳,真是十分感动。我又想,崔汝先老师其实是一座小小的灯塔,虽说他生前的光芒不是特别猛烈,但他身后,光芒依然明亮而绵长,照耀着我们许多人,给我们指着长长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