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推动并整合儿科临床医学科研教学,助力深圳及大湾区未来儿科医学发展。
深圳市儿童医院建筑设计方案
在被赋予高价值定位的背景下,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科教大楼,会采取什么样的建筑及室内设计方式?
B+H建筑事务所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从医护群体角度考虑功能规划,以儿童群体视角塑造医院环境,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整体愈合。
平面图
设计概念
景观设计策略:把公园搬进医院,充满乐趣的治愈体验
参照树木的结构,医疗大楼布局“三段式”的景观设计,确保室外环境、新鲜空气和阳光的可达性。
整体景观设计架构
其中大楼的一二层是“树根”,强调室内空间和自然环境的深度关联。
大楼前坪设计了一个户外花园,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入口。
大楼前坪的户外花园
而没有遮挡的空中花园,链接了更多户外空间,展示深圳作为创新和活力之都的城市魅力。
空中花园设计方案
大楼内部还有一个神秘的中庭花园,为住院的孩子、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个疗愈之所。
中庭花园设计方案
空间功能规划:紧密、融合的整体性布局
把科研区域和病房设置在同一楼层,既能满足二者对安静环境的需求,也能近距离为患者服务。
从病房到科研,中间用协作区域连接
功能空间的紧密联系,才能促进医疗效率的提升。
所以,主要医疗功能单元都布局在大楼的一层,减少医护人员在大楼内部的垂直移动。
会议室设计方案
环境设计原则:色彩+图形+装置,唤起童趣
因为服务的患者是年轻的孩子们,这栋医疗大楼的环境设计充满童趣,希望能借助色彩、图形和艺术装置,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从而分散孩子们对就医这个行为的焦虑情绪。
大楼中庭设计方案
中庭等候区设计方案
地板使用了水磨石,有防滑、缓冲的效果。
同时,公共区域的医疗家具,也是耐磨、便于清洁的柔软材质,
为孩子们创造了安全、放松的空间环境。
儿保门诊大厅设计方案
儿保门诊等候大厅设计方案
功能配置:打造医疗空间的“轻松日常感”
通常情况下,我们进入医院时都会有种难以舒展的紧张感。
尤其对于住院的孩子们来说,医院更是一个与日常生活隔绝的可怕空间。
但是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科教大楼,病房层设置了公共活动空间,家庭病房内部有陪护空间,孩子们可以和家长可以像在家里一样进行日常活动。
比如,在过道的公共活动区招待客人,或者在病房内的沙发上看电视。
病房过道设计方案
病房过道设计方案2
病房内部设计方案
无论是系统性的景观设计,还是内部空间的色彩、图形运用,深圳市儿童医院科教大楼从整体出发,为患者和访客的整体体验创造了积极的影响,希望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为家人提供安慰,同时激发员工灵感。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市儿童医院科教大楼
设计团队:B+H 建筑事务所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时间:2022年
(案例配图源于B+H建筑事务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