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新年决心是把自己看作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

 无尽对话 2023-07-19 发布于上海

Hi~

这是“守株待字”的第101篇原创文章,谢谢你来看

今年《十三邀》有一期采访的是赖声川,他在一次演出后纳闷:“是不是疫情让大家的反应变慢了?”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确实感觉自己脑子变迟钝了。

在我的想象里,2021年我至少看了20本书。但一本不漏地算下来,从头看到尾也只有14本,不,13本,其中还包括一本诗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上年纪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书多书少年终总结👇

来吧!

01

旧旧的纸页里有我的新认知

《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我始终是一件正在加工的作品。”

“回到事物本身。”

“所有希望都存在于他本身之中。”

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我投入了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果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兴兴头头借来,还在图书馆门口的朗读亭读了一段,回家一放就是半个月。

太厚的书总容易有这样的遭遇,令人望而生畏。

多半是那天中午我吃得开心,天气也不错,再次拿起书,我陷进去了,一发不可收拾。连带这本书发黄的纸页、书脊和书封的裂痕、别的读者用铅笔划下的笔迹,都让我觉得可爱万分。怎么有手感这么好的书?怎么会有这么认真的读者笔记?

书的主题是存在主义,从现象学的发端讲到存在主义,从胡塞尔讲到海德格尔,从波伏娃讲到加缪。但最最最中心的人物还是萨特,他曾是花神咖啡馆的明星,存在主义的皇上,也是本书的线索人物。

全书的开端场景就是在咖啡馆,萨特的好友跟他和波伏娃分享新发现,有个东西叫现象学,就谈事物本身,不谈其他,比如描述眼前这杯杏子酒,就从它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现象来说,不做其他引申。

在这当时是非常新的理论,大家都很激动。好友建议萨特马上去德国,学德语,好好研究胡塞尔的现象学作品。萨特的执行力也超强,很快就去了。

接下来,就是海德格尔发展了他恩师的理论,萨特在现象学的基础上、在迷幻药的作用下,发展出了存在主义;波伏娃创作出了《第二性》。里面有不少相关哲学家的八卦,而且都是有据有典,好不过瘾。

等我把这本书看完,用完了续借权限,回图书馆还的时候,已经两三个月以后了。我记得我那天还在图书馆又翻了半小时,才舍得还回去。

旧书的感觉真是好,翻起来松松朗朗,手感亲肤,完全不像新书一样硬、响、锋利,一不小心还割伤手指。

“我是我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了解更多 

02

一个大光头在对着我笑

《你的建筑有多重 诺曼.福斯特》

“在沙漠中打造绿洲。”

“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找出自己的一条路。”

“画画是他与人交谈的技巧。”

《你的建筑有多重》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的传记,不厚的一本,浅灰色的封面,黑色的腰封,腰封右侧诺曼.福斯特的光头大头贴,成为整本书视觉上最大的亮点。我一向不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腰封,这个本来也准备扔,但发现扔了这书的分量好像变轻了,我就又给它装回去了。

买它的原因,你都不知道有多偶然。

周末的下午,我去福州路逛书店,无意中走进一个艺术书店。里面空间很大,摆满了书,光线异常暗沉,四壁的书架老旧,横着的木板被压弯了,仿佛垂垂老矣,仿佛随时要坍塌。

这是一家正在筹备重新装修的书店,算不上什么温馨宜人的场所。当时下着雨,我就在里面没急着往外走,背着帆布袋的中老年人,带小孩来熏陶的年轻夫妇,还有像我这样的散客,都在里面借故躲雨,安安静静地翻翻书。

我当时看到一本《B for Bauhaus》,线装的,小开本,手持很方便,封面可拆,而且因为书有点旧,有折扣,我就买下来了。回去看了一大半吧,感觉这个作者写得好,又在网上搜他的书,把能买的几本都买了,包括这本《你的建筑有多重》。

我此前对建筑有兴趣,但不知道诺曼.福斯特。看了之后,我只觉得腰封那个光头越看越可爱,他还在对我笑呢,腰封不能扔。

这是我今年唯一一本保留腰封的书。后续我还会继续分享这本书,用单独的文章把内容更完整地分享给大家。

03

看了就知道有多好,多看几遍

露西亚.柏林《清洁女工手册》

“他曾对我说,他爱我,是因为我像圣巴勃罗大道。

而他像伯克利垃圾场。我真希望有去垃圾场的车。我们对新墨西哥思乡心切的时候,就到那里去。那地方一片荒凉,老是刮风,海鸥翱翔着,如同沙漠上的夜鹰。放眼望去,四周、头顶尽是天空。垃圾车雷鸣般轰隆隆地穿过灰尘汹涌的土路,仿佛灰色的恐龙。”

“人越好,越有爱心,越快乐,越有同情心,其死亡造成的裂痕就越小。”

“想想吧,假如你死了,顶多两个钟头,我就能你处理掉你拥有的一切。”

书与书是不一样的。

有的书像听人闲聊,轻松愉悦,如《存在主义咖啡馆》;有的书像听长者讲课,让人视野为之打开,如《你的建筑有多重》;有的书像一个拥抱,破碎的拥抱,如《清洁女工手册》。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的女主人公大概是最接地气的人。

她做过不同的工种,清洁女工,急诊室护工,经常因为嗜酒被关进监狱,在监狱里和其他人一起学写作。她还经常遇到不靠谱的男人,有的吸毒,有的在她肚子里种下孩子又不管,还有的呢,是她喜欢的但又似乎不喜欢她。

《清洁女工手册》应该是主打篇目,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我”乘坐不同的交通动线,讲述不同的雇主生活。有老年痴呆患者,记不住自己有没有服用安眠药的女人,她打电话跟“我”确认,却忘记“我”已经辞职。有慷慨的相处融洽的夫妇,“我”可以长时间在她家钢琴下阅读书报杂志。

除了《清洁女工手册》,我还超喜欢那篇《少年朋克》,天亮之前出发,带着热热的咖啡,和一个朋克少年去林中看鹤。相比其他篇目哀伤而暗沉的基调,这篇给人微温,微亮的感觉。

这本书的语言和故事都很美。当我说这个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看得不够仔细,我贫乏的语言和粗线的叙述手法无法把书中的美妙传达出来。

总之,看了就知道了。多看几遍更好。

另,导演阿莫多瓦准备把《清洁女工手册》搬上大银幕。

04

一本自带bgm的书

海明威《流动的盛宴》

 “不管你是在等谁,也不管我今后再不会见到你,你现在是属于我的。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都是属于我的,而我则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

“在那些日子里,春天最后总是来临,但是使人心惊的是它差一点来不了。”

“如果你腹内空空、饿得发慌,那些名画就全部显得更加鲜明,更加清晰也更加美了。”

“假如你年轻时有幸在巴黎生活过 ,那么此后一生中无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我还没有去过巴黎的幸运,只有过体验洛阳水席的幸运。

那是好几年前,我去洛阳参加同学的婚礼。水席是这样的,席上的热菜吃完一道就撤掉,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

不知道巴黎给海明威的感觉,是不是也像这流水般的盛宴,从一个咖啡馆到另一个咖啡馆,从一条街道到另一条街道,从一个朋友到另一个朋友,刚刚在这里放下杯盘,又在那里无缝衔接上。

《流动的盛宴》的语言也是流动的。从汉译的语言看,简洁,克制中带有温情,就像秋冬黄昏,夕晖洒在大地上的温度。

去不同的咖啡馆写作,拿赚到的稿费赛马,和新认识的作家朋友来一次莫名其妙的短途旅行,去美术馆看看画,和半生不熟的写作手艺人喝喝酒吹吹水,时光用这样的方式来填满,还是在巴黎,换我我也一辈子到哪里都不会忘记。

从拿起本书的时候起,我脑子里就一直响着《午夜巴黎》的旋律。

这是一本有bgm的书。

我期待有一天,能亲自去看看书中描绘的景象,然后再对比《流动的盛宴》,我可能才会真正地爱上吧。

希望那时候街道不要太臭,花神咖啡馆人不要太挤。

05

字迹逐渐变淡,伤痛慢慢平复

《极度疼痛.亲吻与倾诉》

“我的衣着必须能经历舟车劳顿而不变皱,必须要能与印度相亲,与旅行内容即机场的重逢塔搭配无间,优雅而又不矫揉造作。让我看起来更出色,要能让人联想到我身上的一种莫名的改变,一种微妙的蜕变,要多少能透露我很想你,但又不是少不了你。要表现出我远远离开你,却变美,变成熟了。”

有人将生理的疼痛等级做过排序,位列最高的是骨折、分娩。

分娩我不懂,骨折我知道。伤筋动骨100天,正常情况下大概100天后,患者基本可以康复。确切地说,骨折的疼痛感顶多1个月之后就会消失。

心理的疼痛就不一样了。

它客观存在,持续时间漫长,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但又不好测量。艺术家在《极度疼痛.亲吻与倾诉》中呈现的是情感破裂的疼痛。

“我”得到一笔资助,去日本做一个项目,到日本后,和恋人约定项目结束后在印度孟买见面。为了这次见面,我特意买好了衣服,满心期待地搭乘飞机到了印度,在酒店等他。

没想到没有等到他,却等到了一通意外的电话,电话那头传达说,我等的人正在医院里。我为他担忧,满世界打电话了解他情况,最后知道的真相是,他没什么大病,只是得了甲沟炎;他不会来了,因为他有了别人。

“我”坐在酒店里,呆呆地守着那个红色的电话座机,很长时间都深陷在失恋的泥泞里,挣扎,痛苦,没什么法子。后来,“我”开始和不同的人聊他们的痛苦,把自己的痛苦、别人的痛苦记录下来。

大家疼痛的原因并不相同,疼痛的感受又似乎相通。

从拒绝接受现实到承认现实,从看到自己到看见别人,时间慢慢过去,字迹渐渐变淡,伤痛开始平复,我慢慢放下。

了解更多  亲吻与倾诉的极致浪漫

06

它很薄,但可以读得很厚

博尔赫斯《英国文学入门》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面前的不幸也会有结束的那天。”

“读华兹华斯的诗歌,宛如天微亮之时在青山间饮一杯清水。”

“诗歌不是在激情迸发那一瞬出现的,而是诗人在重现激情迸发那一刻时出现的,此时诗人扮演着演员和观众的双重角色。”

“卡莱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用神的密码写成的作品,我们在不断地阅读和书写这部作品。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被写进了作品中。”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本,仅有100页,博尔赫斯《英国文学入门》,还有一本稍微厚一些的《美国文学入门》,都很薄,但都可以读得很厚。

始于七世纪末或八世纪初的英国诗歌,终于二十世纪的E.M.福斯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人物、文学事件都是简单提及,一个世纪也仅两三页的篇幅,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篇幅也不超过一页。

只读完这本书,会对英国文学的整体脉络有一个印象,也就仅仅是有一个印象,我是说以我的阅读能力。想了解他每个章节提到的理论、文风,文学家代表作,仅读他提到的那些书目篇章,就要耗费比阅读这本书至少几十倍的时间。

也可以说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

我印象最深的是“词典约翰逊”,词典是他的重要成就,也是他体型的描述。据说他在小型巴士上让座,他让出的的座位可以坐3个女士,想想这个画面就很有喜剧效果。

塞缪尔.约翰逊是个幽默之人,以一己主力主导了英文词典的编撰,而同期法语词典的编撰者有14人之多,他调侃说,14个法国人对1个英国人,比例很合适

07

还好我没有放弃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人性的邪恶在两种性别中的分配是均等的。”

“质疑标准是正确的,认为不存在任何标准是错误的。”

“我特别喜欢去想象一本书的秘密一生,它去过哪里,曾经属于什么人。”

“拒绝任何文明的话,一个人能走多远?对纳撒内尔来说,答案是很远,凭借清醒的头脑和一颗谦卑的心。”

“我从来不喜欢那些不离开家乡的人。”(来自前不久刚刚去世的琼.狄迪恩)

这本书的手感是今年所买的书里最好的,比6本一套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好太多了。

我在思南参加过这本书的新书发布会,书的纸张和封面的插画都是主编索马里最喜欢的,所以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这本书的样子。

买回来看了,觉得买得很对,很值得。

我也是从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我的阅读习惯很奇怪。我似乎是个注意力很不集中的人,不能一个字一个字按照顺序地读过去。

我是怎么读的呢?我会先很快地扫一段或一页,脑子里扫进去的是一些个别的句子或表达。如果我觉得没意思,我就会直接跳到后面,做同样的扫描。如果我觉得有意思,我又会回过头来慢慢读,慢慢品。

这样读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一开始对这本书提不起兴趣。好在我没有放弃,我又在其他的时候重新看了看,可能第二次扫描进去的东西更多,终于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了。

另一套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也有女性作家,而这些入选的女性作家访谈,更明显地提到了性别。有的作家是从男性转变为女性,有的女作家和女性伴侣生活在一起,还有的女作家自己查书籍查资料才知道自己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她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

女性的生理特征是否会影响女性写作?大多数女性作家都没有否定。简.莫里斯表示,她成为女性之后,似乎更关注细微的东西。

我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对比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的访谈,认为男性作家倾向于从一个更宏大的系统来表述问题,他们的态度更肯定,更强势,不在意激起强烈的冲突或反对;女性作家的访谈让人更愉悦,更有交流的感觉。

08

一本书也可以是一个问候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

“我想我有一半已经进了疯人院。”

“我的新年决心是将自己看作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

“我喜欢让喜剧在悲哀的酒中泡一泡,增添那种哀伤的风味。”

“我认为作家的第一要义是成为自己,接受自身的局限性。”

“我的风格,是从手指间流出。眼睛和耳朵负责批准放行或整改。”

“真正伟大的男人或女人,在为自己创造自由的过程中,也会扩展延伸,惠及其他人。”

“我是个诗人。所以我将诗放进戏剧里。我把诗放进短篇小说里,放进剧本里。诗就是诗。不一定非得叫做一首诗。”

“当你爱一部戏剧,别人会说这不是戏剧,而是别的什么;如果你说你爱一部电影,你的朋友会说,这不是电影,而是别的什么东西;当你崇拜体育运动中的某些东西,他们会说这不是体育,而是别的什么东西。最终,你不得不意识到,这个别的什么东西就是诗歌。”

“过有想象的生活,做自己原本着手去做的事情。自己经历,自己犯错,自己接受惩罚,学到教训。”

提起《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我就想起我一个同学。

她热情,漂亮,能干。大概3年前,她来上海看我,我陪她逛朵云书院。朵云书院提供寄送服务,刚好同学想给她朋友寄本书当礼物,问我意见。她这个朋友我之前听说过一些,很久没联系,爱看书,而且涉猎广泛,得合他胃口。

正门口右侧的书架上摆着一套巴黎评论,我想就是它了。但是一套书有5册,万一她朋友买了,再给他寄一套,恐怕他就只能转卖了,一本可能还会留着;如果还没买,其他的再补送也合适。

我说你先选一册寄给他吧。朋友也听了我的意见,办理好了。然后她给朋友发消息,结果她朋友打来了电话。

挂掉电话她说,他不久才刚刚买了一套,结婚一年多了,孩子都有了。

那就当这本书是朋友的一个问候吧。

关于这本书,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对于受谁的影响比较多、如何看待技巧的回答,多数作家都肯定自己学习过经典,同时又宣称写作的时候践行的是自己的风格;他们觉得技巧不是可以学到的那些,而是要自己去探索,挖掘出独属于自己的技巧。

莫里亚克还提到,包法利夫人的健康甚至比之前糟糕很多。因为这些鲜活的文学形象需要有读者才能活着,而新的一代人越来越不能为他们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当我们看书的时候,书也在被我们滋养。

09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艺术何为 马克.罗斯科的艺术随笔》

“绘画的生命倚仗观者的默契共鸣。”

“宁愿慷慨,也不要吝啬。”

“艺术家的工作就是不断逼近清晰的过程。”

“尺度就是清晰。”

“眼睛不过时所有经验里的一种感官经验,它并不比感觉或者思想更为优越。”

“艺术家的真正的模特是观念:它包含人类所有的戏剧性,而不是关于某个特殊个体的表象。”

“当一个作家创作大尺幅作品当时候,他就被包裹进绘画体验的内部了。”

如果说诺曼.福斯特的传记连结着我和福州路书店的记忆,那么马克.罗斯科的艺术随笔则与香蕉鱼书店相关。

先是在上海图书馆参加活动,知道了香蕉鱼,然后亲自探访香蕉鱼。那时候是夏天,从地铁下来走了很久,半路有一辆停靠在树林边的大卡车,一个男人背对着马路在撒尿。

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上海各条街道男人撒尿的记忆。伊犁路,石泉路,钦州北路,云锦路,男人对着墙角、树林、灌木丛撒尿。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不找找就近的公共厕所,他们是不是以为自己在给草木施肥了?

不是什么愉快的旅程,但它把《艺术何为 马克.罗斯科的艺术随笔》带给了我。这本书我看了两遍,我现在翻一翻,好像是看新书一样。

马克.罗斯科10岁移民到美国,18岁进耶鲁大学,学习兴趣集中在劳动经济学、数学和文学。20岁辍学,进了一个戏剧公司。26岁参加第一次展览,36岁停止绘画,67岁自杀。

他的作品我看过的不多,但就我知道的而言,有一种热烈、朴素、粗糙甚至粗糙的质感,我会想起梵高,也会想起蒙德里安。

但他在本书中明确表示,他的作品和蒙德里安没有任何关系。蒙德里安是在切割画布,他是在探索色彩的新区域,就是事物。他将其置于表层,这样它们便不会涌向边缘线,它们拒绝形成边缘线。

我个人也喜欢蒙德里安的作品,因为相比蒙德里安,我觉得马克.罗斯科的画作色彩更加丰富,充满了能量;线条更加流动,似乎经过了岁月的风蚀,有一种生命感。

今年浦东美术馆蔡国强的展,就有一幅画是用爆破的形式“致敬”马克.罗斯科的作品。有网友评论说,过了这么多年,表达形式在更新,但表现力却不如从前的艺术家。你觉得呢?

10

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时间的仆人》

一本短篇小说集。

里面有一个带点佛教意味的中篇。一个女人,继承了她姑姑的一个餐馆,她请了日本设计师重新改造建筑,并且要求顶部做成一个水池,让光线透进来;还按照用户的新消费习惯,改良了菜单。因为那个水池,她的餐馆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点,捧红了那个日本建筑师。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点,是她改良菜单的时候特意要求保留一些价格低且味道好的素菜,因为她留意到,之前有不少人因为这些素菜而过来,她不希望他们以后会让他们失望而归。

还有一个偷情的故事,已婚男医生和单身女医药代表看对眼了,两个人都不是太认真,偶尔找机会上个床。突然有一天,好戏才刚开头,男的摸到女的胸部一个结节,马上给她安排做检查,安排技术最好的外科大夫给她做手术。

一段谁也不当真的露水情缘似乎有了爱,挺意外。

还有一个婚外恋的故事,一个漂亮的女人,嫁了一个有钱且比她大的老公,老公出轨了,小三怀孕还生孩子了。她本来很生气,但看到孩子又觉得算了,想对小三好一点,小三也是女人,孩子是无辜的。

女人和几个好朋友相约一起去坐邮轮旅游,她的好朋友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她做的奇怪的梦经常会变成现实。在邮轮上,她好朋友梦见船上有人得了一种病,会传染给别人……

我很快就想到公主号邮轮,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11

读诗的时候,春天就降临了

泰戈尔《园丁集》

“你一半是女人一半是梦。”

“我是我自己心里的流浪汉。”

“我求索我得不到的,我得到了我不求索的。”

“我永远跟村子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跟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

“年青的王子的确在我家门口经过,我把我胸口的珠宝投到了他的道路上。”

“啊,母亲,年轻的王子要在我家门口经过——今天早晨我怎么能干我的活儿呢?

教给我怎样编我的辫子,告诉我穿什么衣裳。”

这是hana送给我的,纸张已经脆了,要很小心才不会碰坏它。

繁体字版本,扉页还记录着某一任买主的购买时间,字迹大方,字形饱满,那居然是近60多年以前。那个买主,想必也已经耄耋之年了。

里面多是爱情诗。读的时候觉得春天已经降临我身上了。

摘取的第一句,让我想到金星的自传《半梦》,名字是否就来自这里呢?

12

磨刀不误砍柴工

《词行天下》

漏屋的著作,实用的语言学习理论。

遗忘曲线说的不是遗忘内容的百分比,而是重新记忆原来记住的内容所节约的耗时。

间隔学习的效果会比集中学习的效果好。

我很多时候都不太花时间思考方法。国庆和好朋友聊天,聊到当年读书的时候,她说她会晚上在脑海里过一边白天学过的东西,她现在是老师了,也建议自己的学生这么做,但真的去做的人不多。

13

一放好多年,一直在身边

《evil under the sun》

本年度唯一一本外文书,侦探小说。

来上海的第一年,在路上遇到一个书店关张,所有的书论斤卖,我挑了三四本原版书,也不知道是不是盗版的,这就是其中一本。

一本我不看的书,一放好多年,它一直在身边,啊哈。。。

直到今年才下定决心,看了这一本阿婆的小说。

一个美丽的已婚女性被杀死了,嫌疑人有她的丈夫、她的继女、她丈夫的红颜知己、以及她的情人。凶手是谁呢?

Hana没有看过这本书,听我说了之后就做出了判断,结果,她是对的。

书名叫阳光下的罪恶,因为真相只有一个,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总结这一年,阅读也让我在疫情笼罩的现实里找到一丝缝隙,也帮我在世界中发现更多的关联。

比如说我才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知道琼.狄迪恩,今年圣诞前后却看到了她去世的消息。

比如诺曼.福斯特的传记中我才知道他的好友罗杰斯,有阅读障碍,两人一同进入耶鲁,毕业后合伙设立公司,最后又独立运作自己的工作室。但今年年底,他也走了了。

存在主义咖啡馆和流动的盛宴都提到了花神咖啡馆,而我认识的一个人说她在法国的时候,曾经住在花神咖啡馆的附近。

我越来越喜欢阅读了。以下是我2021年还没读完的书:

14.《失控》

15.《历史的针脚》

16.《B for Bauhaus》

17.《造房子》

18.《森林之书》

19.《设计的意义—保罗.兰德谈》

20. 《话镜》

21.江弱水《诗的八堂课》

22.麦克尤恩《只爱陌生人》

23.《wolf hall》

以及还没来得及看的书:

24.《漫步神保町》

25.《癌症楼》

26.《美国文学入门》

27.《契诃夫书信集》

28.《福楼拜文学书简》

29.《时光列车》

30.《德勒兹访谈录》

31.《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32.《雾中风景》

3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4.《表演训练法》

35.《杜尚》

36.城市的语言》

37.《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2,3,4,6》

最后分享一段真实的对话:

——“把我的叔叔递给我。”

——“哪个叔叔?”

——“德鲁克叔叔。”

元旦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