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中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

 无尽对话 2023-07-19 发布于上海

Hi~

“守株待字”第126篇原创:

👨 这个劳伦斯不是那个劳伦斯

🧠 偷羊的民族,原色的民族

🎬 1962年老电影,2022新体验

前一段时间重看电影《普罗米修斯》,我注意到在宇宙飞船中,仿生人大卫一边在对着镜子整理头发,一边学着他所看的电影中的人物说话:

The trick, Willan Porter , is not minding that it hurts.

这部电影中的电影,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拍摄于1962年,曾在奥斯卡上拿奖拿到手软,《阿拉伯的劳伦斯》可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导演斯皮尔格说他当年就是因为看了它才想当导演,而且他每年都要重看一遍。

 《智慧七柱》与作者劳伦斯的雕像

这令我十分好奇。

还有劳伦斯,他的雕像跟《普罗米修斯》里的大卫实在太像了。

这个劳伦斯

不是那个劳伦斯

英国有两个有名的劳伦斯,一个是D.H.劳伦斯,《茶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另一个是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下文简称劳伦斯),又称“阿拉伯的劳伦斯”。

Thomas Edward Lawrence

1888年8月16日-1935年5月19日

劳伦斯出生于威尔士,童年在法国、威尔士、苏格兰生活过,6岁开始定居在牛津,受过良好的教育,足迹游历多国,1909年完成论文《12世纪末十字军运动对欧洲军事建筑风格的影响》,以一等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

来源:《人物|阿拉伯的劳伦斯小传》

from《战争事典》  

1916年,劳伦斯第三次来到中东,以英军情报员的身份出现在开罗。此时他未必想过,自己将会和阿拉伯产生怎样的关联,他的故事会被拍成电影,出现在电影里的电影里,被后人一次又一次地提起。

劳伦斯总是能创造奇迹,从1916年到1918年间尤其如此。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他先和阿拉伯人一起,手执一根小杆子,骑着骆驼,取道沙漠,长驱直入阿卡巴,打败了土耳其侵略者;又独自一人,穿过西奈沙漠回开罗汇报;最后,把大马士革还给了阿拉伯人。

看上去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18年10月,劳伦斯回到英国,有时间写回忆录。不巧初稿写好又遗失了,只好重写。写到第三稿,他复制了几本,交给朋友看,像萧伯纳夫妇、托马斯.哈代等。为了避免书被盗版,他还刻意把章节顺序打乱,在正式付诸印刷之前再校正。

这就有了《智慧七柱》一书(微信读书可看)。

劳伦斯扮演者和劳伦斯画像

《智慧七柱》写完,他也没闲着,折腾着用假名字去参军,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终于加入了皇家空军。

1935年,英德两国交恶,劳伦斯被认为是和希特勒谈判的合适人选,因为希特勒在公开场合称赞过他的英雄行为。外交部朋友来信,邀劳伦斯去商讨与希特勒的谈判事宜。在去邮局回复电报的路上,因车祸去世。

劳伦斯和他的摩托车  

邱吉尔说:“像他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再有了。”

从“英国人”

到“阿拉伯的劳伦斯”

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改编自《智慧七柱》,片长220分钟,生动地展示了劳伦斯从一个“英国人”,怎样变成了“阿拉伯的劳伦斯”。

“英国人” 

劳伦斯从开罗到阿拉伯,与不少阿拉伯人打过照面,包括后来与他并肩作战的阿里、奥达,他们都用轻松的语气叫他“英国人”。

阿里听他说要去找费瑟尔王子,第一反应是:我们已经有一个英国人了。

“劳伦斯”

在影片中,劳伦斯一点一点融入了阿拉伯。

他跟着向导走沙漠,向导不喝水他也不喝水,慢慢开始适应沙漠的气候;阿拉伯人嘉西姆在沙漠中走失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把迷路的嘉西姆捞回来,有如神迹,得到拥戴。

从此,他们叫他“劳伦斯”。

“阿拉伯的劳伦斯”

阿里烧掉了劳伦斯的英国军服,找来一套阿拉伯谢里夫的装扮。劳伦斯穿上,受到阿拉伯人的层层拥戴。他戴着阿拉伯的头巾,腰间别着小刀,掀起裙摆在风中舞动,和阿拉伯人更近了。

阿卡巴之战大胜,阿里给劳伦斯送了一串花,说“贡品献给王子,鲜花献给英雄”;

大马士革重归阿拉伯,费瑟尔王子在叙利亚称王。在英国和费瑟尔的谈判桌前,费瑟尔王子看着劳伦斯的背影,说:

“我欠你的永远也还不完。”

劳伦斯(前排右二)在巴黎和会  

影片以劳伦斯回到英国结束。影片之外,阿拉伯人还是没有迎来他们的自由。

“偷羊的民族”

“我好爱这个国家”

在劳伦斯的英国长官看来,阿拉伯是一个“偷羊的民族”。

只有上帝和贝都人(阿拉伯的一个部族)可以享受沙漠,劳伦斯两者都不是,他还是觉得去一定会有好多乐趣。

上帝和贝都人(阿拉伯的一个部族),享受沙漠,劳伦斯两者都不是,他

也一度认为阿拉伯人粗鲁,愚昧,像一盘散沙,没多久他的观点就变了。证据就是,劳伦斯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在阿拉伯生活得越久,他越不像英国人。如果他对阿拉伯人的印象没变,他不会任由自己被同化。

在《智慧七柱》中,劳伦斯这样描绘阿拉伯人:

“闪族人的视野中没有半调色。他们是一种原色的民族,或者说是黑白分明的民族,看世界总是采用二分法。他们是武断的民族,蔑视我们现代人视为荆冠的存疑之心。他们不了解我们内省的质疑。他们只知道真理与非真理,信神与不信神。”

在影片中,阿拉伯人坦然面对死亡和杀戮。

在沙漠中,水是稀缺的资源,一个人因为偷水喝被枪杀,阿拉伯人不觉残忍;同伴在沙漠中走失了,阿拉伯人会说那是早就写好的命运,大部队找水要紧,不能冒险;同胞被土耳其人肆意凌辱,他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天经地义。

1916-1918阿拉伯起义路线

来源:读书杂志 《阿拉伯的劳伦斯——

现代中东的形成与冲突的缘起》  

他们不为钱而战,他们为自由而来。

劳伦斯带着阿拉伯人打胜仗,劫火车,阿拉伯人相信劳伦斯,行动上追随劳伦斯,把行动当成自己的意愿,并不知晓英国政府的意图,他们不为钱而来,但会为自由、为劳伦斯而战,劳伦斯明白这一点,心存羞愧。

 劳伦斯他们炸土耳其火车的汉志铁路

来源:《读书杂志》  

他感叹:“天啊,我好爱这个国家!”

美国记者采访劳伦斯,你为什么喜欢沙漠?劳伦斯说,因为沙漠干净

沙漠里多的是硌脚的石头,吞噬生命的流沙,还有让人渴死的酷热,视觉和触感都没什么可联想到干净的地方。为什么劳伦斯这么说?我是这么理解的:在他看来,沙漠的沙就像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纯粹的,所以沙漠是干净的。

劳伦斯在媒体上的曝光

如果劳伦斯骑摩托车戴头盔,世界历史可能是另一个版本。

老电影,

新体验

1962年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带给我2022年新的观影体验。

有中场休息的电影

需要克制一下这些年电影行业给你塑造的预期,把时间拉长一点。

开头大约有2分钟的俯拍镜头,展示一个人启动摩托车之前的动作,检查、擦拭、扔掉抹布,悠长,琐碎,渐入佳境,直到屏幕上出现了“中场休息”的字样。

我之前听说在印度看电影有中场休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体会,现在我知道了。

镜头足够近

影片中的劳伦斯说到,整个沙漠是一片没有帆船的海

沙漠很美,广袤无垠,看远景,人骑着骆驼行走在沙漠中是渺小的,但镜头拉近,阿拉伯人手执小棍子,盘坐在骆驼上,坐垫鲜艳,他们风尘仆仆,颠颠簸簸,又很鲜活。

虽然这两年也有《沙丘》这样每一帧都是沙漠大片的电影,但总像是带着滤镜、被技术处理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镜头更近,沙漠之沙的颗粒感更强,闻得到风沙的气息。

台词没废话

《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对话并不多,但句句漂亮。

上司说你能力不行啊,劳伦斯沉着冷静:“I can’t fiddle, but I can make a great state from a little city.”

在沙漠中没有罗盘了你害怕吗?劳伦斯说:“My fear is my concern。”

劳伦斯证明一切并非早已注定:“Nothing is written.”阿里说:“For some men nothing is written unless they write it.”

劳伦斯袒露自己是私生子,不能继承父亲的贵族姓氏,阿拉伯人为他欢庆:“He for whom nothing is written may write himself a clan.”

奥达为自己辩护,他不是土耳其人的仆人:我屠杀敌人的帐篷,夺走他们的族人跟牲畜,我依然很穷,因为——“ I am a river to my people.”

Here is the only desert for you.”这一句也很出彩。

对政治的嘲讽:“You answered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That’s politics.”

“Big things have small beginnings.”类似“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这句和“It’s only flesh and blood”也出现在《普罗米修斯》里。

还有一句我想提,阿里问劳伦斯的名字,劳伦斯说“My name is for my friends. None of my friend is a murderer”,表明了他对杀人的态度。后来,他亲手处决了嘉西姆,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与书中的描写是相符的:

“我们的手随时是血淋淋的:我们有权杀人。受伤与杀戮似乎是转瞬即逝的痛苦,我们的生命既短暂又痛苦。生活的悲苦既已如此强烈,惩罚就必须冷酷无情”。

在《智慧七柱》的序言中,劳伦斯写道:

“人皆有梦,但多寡不同。夜间做梦的人,日间醒来发现心灵尘灰深处所梦不过是虚华一场; 但日间做梦的人则是危险人物,因为他们睁着眼行其所梦,甚至使之可能。而我就是如此。”

劳伦斯与他的摩托车  

他的想象力不受成见束缚,他的行动不被经验局限,他的出发点不囿于国别和语言,一个白日梦想家,他是一个英国人,也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我印象最深的是劳伦斯让人惊奇的能力。他有想法,做了,实现了奇迹,让人惊奇。很多人丧失了这种能力,但他没有,一个奇迹之后,是下一个奇迹。电影《林肯》中有个老爷子说,“retain your capacity for astonishment.”劳伦斯做到了。

没有什么是注定的,命运是他自己写的。我很羡慕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