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玲珑读书 |《川端康成经典名作集》:在美丽与哀愁中细品文字之美

 向暖妍心 2023-07-19 发布于河南

初读川端康成,是在中学的课本里。

在《花未眠》里他写道:“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句话着实惊艳到了我。

后来又读《雪国》《古都》《千羽鹤》,无不被他细腻的文字深深触动,他笔下的自然之美、传统之美、艺术之美、女性之美,每一种美都美的那样纯粹,看似不食人间烟火,却深入人心所未及的人性幽暗之处,让人为之鼓舞、为之惋惜、甚至为之落泪。

所以用“美丽的哀愁”来形容他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

川端康成2岁丧父、4岁丧母,15岁时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这位“天涯孤儿”如同一个孤独的旅人,把这个世界的美一一挖掘,然后展现在人们面前,退化成爱的孤独,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一如他在作品里写道:“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浅浅淡淡几个字,给予了无数孤独的人活下去的力量。

川端康成的一生,创作了小说百余篇,他将大自然的风花雪月和世间的爱恨情仇通通融进了作品。这套后浪出版的经典名作集收录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雪国》《古都》《千羽鹤》三部作品以及多次被翻拍成影视剧的《伊豆舞女》(与《雪国》合为一本),除此之外还有描写更加纯熟细腻、涉及及不伦、同性等爱恋与复仇的《美丽与哀愁》、及讲述战败对男女和家庭的不同影响、生存与心灵之“佛与魔”的较量《舞姬》。

每一本都是经典,在错乱繁复的情感纠葛中,在川流不息的时光岁月中,在反复流转的灯火与寂寥中,川端康成刻画出深处所藏的美丽与哀愁,传递出一份“物哀”的内涵。

装帧精美,尽显艺术之美

本套书采用32开小开本,轻盈便携,创新护封风格设计,精选五种特种纸内封,函套采用质朴灰卡纸结合烫白工艺,每一细节都浸润川端式的美学诉说,带着与生俱来的高雅脱俗的气质。小巧精致,让人爱不释手。

在细节上精选日本近现代版画巨匠川濑巴水、吉田博等大师作品作为插图,这八十余幅彩色日本风物插图都极具特色,完美地展示出书中独具的日本风光和特点,给我们带来文学与艺术的双重盛宴。

全新翻译,尽显文字空灵之美

说完装帧,再说说文字。

大家都知道,翻译讲究“信达雅”,若对一国的文化和对作者本人没有深入的了解,是很难把让译文准确地把作者的思想传递出来的。

本书由鲁迅文学奖得主竺祖慈、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叶宗敏诚意操刀翻译。祖慈作为一位日本文学资深编辑、翻译家,他对于川端康成有着更深的理解,从文字中就能看出其翻译更具日本文学日本文学应有的特色,字里行间透出的文字的空灵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在《雪国》里,有“穿过县境的长长隧道,便是雪国了。夜空的底端已经泛白。火车在信号站停下。” 有“宛若恢宏极光似的银河浸透岛村的身体流泻而过,令人感到仿佛兀立于大地的尽头”,让人凭空生出孤独之感。

在《古都》里,你会读到“幸福是短暂的,孤寂却是长远的”,为那份孤独扼腕叹息。

在《美丽与哀愁》中,这份孤独又演化成“独坐在别无他人的车厢,望着面前转椅中的一把独自旋转,倒诱发出大木内心的寂寞感,晃荡出种种追思。

这样的语句还有很多,我喜欢这样空灵的文字,他们如同一只只跳动的精灵,让我们不知不觉走进故事里,和他们一起经历生离死别、世事沧桑。

最后,你不一定喜欢川端康成笔下的人设,但一定无法拒绝他文字中的美。川端康成文字中入骨的孤独与凄美,哀愁中开出的花,需要我们反复把读,才能见其精妙与温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