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翻译女神张璐:人生的每一个高光时刻,都是十年磨一剑的硕果

 草草菇凉 2023-07-19 发布于四川

文/071+FUN

编辑/月饼兔、玉燕

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记者会上,我们又见到了坐在国务院总理旁边的优雅女翻译员,她自信从容,才思敏捷。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对她并不陌生,她是外交部首席女翻译张璐,她是总理的御用翻译。

她12年间担任了11次两会闭幕后总理记者会翻译,被誉为“国民翻译女神”。

张璐2010年首次在两会记者会上进入人们视野时就走红了。

当时,张璐在会上把温总理的古诗文精准地翻译成诗一般的英文,让全世界各地的媒体和嘉宾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著名的外交翻译家过家鼎,赞张璐是外交部非常厉害的高级翻译家。

韩联社驻京记者车大连,夸奖张璐翻译精准,外国记者们都觉得她是非常了不起的翻译家。

清华大学外语系罗立胜主任,赞扬张璐翻译得很好,很有国家级水准。

所有高光闪耀的时刻,都是由星星点点的用功聚成的。

所有璀璨大放异彩的瞬间,都是由聚沙成塔的努力垒成的。

成功需要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张璐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她孜孜不倦的努力分不开的。

01

年少的勤奋努力,铸就了成功的基石

1977年,张璐在济南省的一个普通家庭呱呱坠地,家里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爸爸在铁路部门上班,妈妈在医院上班。

张璐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得到的。

年少时的张璐,人长得漂亮又聪明又努力,活脱脱的一枚学霸,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初中毕业时,张璐因成绩异常优秀,成为全校唯一一名被保送到省实验中学的学生。

从初中起,张璐特别喜欢英语,那时她的外语学习天赋迥异于人,发音纯正,领悟力强,语感好。

英语课上,老师常点名让她朗读英语范文。平时她喜欢看英语报纸和杂志来加强外语阅读能力。

高中时,张璐很快自学完了高中英语教材,英语老师允许她上课自选其它材料自学。

张璐一直是班上的班长和英语课代表,她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爱好广泛,博览群书。

所有这些,为她以后的优秀奠定了基础。

1996年,张璐考上了外交学院法学系。2000年,张璐毕业后因对翻译感兴趣,毅然决然改行做了高级翻译。

后来她去了英国,在伦敦一所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潜心练习口语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2000年起,张璐开始从事外交部翻译工作。

也许你会好奇,张璐从翻译室的普通翻译员,到成为金牌的国家高级翻译员,要多长时间呢?

答案是10年。

在整整的10年中,她踏踏实实地学习,一路过关斩将,终于修炼成精。

02

十年磨一剑,高翻的炼成

张璐怎样从非科班出身的翻译,逆袭成为金牌的国家高级翻译员呢?我们来看一下她的高翻之路的历程。

首先,她要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

这个筛选过程是非常严格的,要经过初试、复试、笔试、面试,排在10-15名,进入淘汰式培训,培训后最终录用率不到4%。

张璐凭实力顺利跨入了翻译室的门槛。

进入门道之后,她要接受严格的“魔鬼训练”。每天要做大量时事听力、口译和笔译练习及阅读大量的国际外文。

直到今天,张璐也一直保持这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就会打开收音机,听BBC、VOA、CNN广播。

然后阅读国际媒体消息,了解国际时事政治,更好地拓展国际视野。

接着是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外文翻译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从翻译的内容到体例、从称呼到专用词,必须一项一项地查,还要查出处,不能马虎和想当然。

外交部翻译室任小平副主任说,译员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既要自信,又要有平常心,不允许虚荣浮夸。

否则,遇到问题和意外,就会措手不及,甚至会“砸锅”。

接下来是刻意练习,苦练技巧。

比如,要学会记笔记。高级翻译是有一定技巧的,为了加快翻译速度,部分内容用符号或者首字来代替。

例如,“四项基本原则”用“四”来代替等。领导人在发言的时候,不可能停下来等你去记笔记,即使连续十几分钟的讲话,你也要尽可能记下并且全部翻译出来。

译员们调侃说:

记笔记是项不断练习臂力的运动。

张璐每一次出色的表现,其实都是她背后一个个坚持和努力叠加起来的。

她说:

学习没有捷径,唯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这是她成功的诀窍。

我们看到张璐光鲜亮丽地出席各场会议,轻松自如地完成每一次翻译工作,以为翻译工作是件易于反掌的事情。

其实,翻译工作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一份压力巨大且繁重的工作。

张璐对待任何一次的翻译工作, 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尤其像两会这种重要的会议,更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要提前做好足够的功课,提前一个月进入备战状态。

在备战中,既要备领导要讲话的内容,研究领导可能要引用的古诗文。

还要备记者可能会提出的刁钻问题,同时还要预测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或者意外情况。

为了完美、顺利地完成每一次任务,她必须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模拟和演练。

这就是所谓的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做得极致。

如果准备得不充分,稍有闪失,可能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影响。

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年磨一剑。张璐用了十年的时间,把她高翻的宝剑磨得锋利无比。

03

精益求精,求索无涯

张璐经过10年的沉淀,首次在2010年的两会上大放异彩之后,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她还是那个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她。

她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担当,展现了新时代优雅女性的榜样担当,她是最美的国家“名片”。

她努力提高自己的修为,时刻把周总理的“外交无小事”铭记在心头。

这五个字是她的风向标,是她的导航,引领她走向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她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家。

张璐以“外交无小事”作为工作的标杆。工作之余,她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国的古汉语文化。

她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超过了我国许多专业的翻译工作者。我们来看看张璐翻译古诗词一个个精彩的时刻。

在一次记者会上总理说了一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中国一句非常有名的词赋,但是能理解这句中文意思的人不多。

用中文理解都难,何况要把它译成英文呢?大家都为张璐捏了把汗。

张璐稍微思考了一下,立刻用最精准的英文,把中文意思传神地表达出来,而且把“九”字用作虚词,翻译得很贴切。

张璐因这个场面名扬国内外。

工作之余的张璐也加强外国文化常识的学习,这加强了她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一次活动中,中国发言人在回答巴基斯坦记者的提问时,提到了中国的一句俗语:

“请神容易送神难”。

张璐马上想到巴基斯坦是个宗教国,要慎用“神”的翻译。

她思考片刻,充分结合巴基斯坦的文化,将句子翻译得通俗易懂而不犯文化大忌:

It might be easier to invite someone to live in rather than ask him to leave.

语毕,全场的人立刻为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的外交美女翻译欢呼。

以“外交无小事”为工作准则的张璐,知道外交翻译要有政治敏感性。

她深知,作为一个外交翻译,代表的是一个国家。

在重大场合,要全面谨慎地传递中国的声音,所译出的话分量是非常重的,如果译得不当,也许会翻车,酿成外交事故。

有一次,有位台湾记者询问两岸关系的问题,总理回答说: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张璐在翻译时考虑到两岸的关系非常敏感,所以在用字上非常谨慎。

普通译员一般用“愤怒”(anger)、“争执(argue)”来翻译“忿”字,但是张璐稍微思索后,用贴切的中性词“分歧、差异( differences)”来译出。

会场上又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

现在张璐虽然已经是国内资深的高级翻译家了,但是她却谦虚地说,无论她做多长时间的翻译,她心里从来不认为她能做得100%的好,她永远都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做事。

因为对这一职业的热爱,所以敬畏,所以严于律己,从而全力以赴,把每一次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END编辑:得闲排版:Conni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