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苏东坡的弟弟什么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草草菇凉 2023-07-19 发布于四川

做苏东坡的弟弟,是种什么体验?网友:一路做官散财捞哥哥,苏辙才是“亲哥哥”吧!
 
苏辙出生在文学大家。父亲苏洵文采斐然,哥哥苏轼自小就天资聪慧,常常妙语连珠。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苏辙本身也才思敏捷。但小时候父亲苏洵常常不在家,他一心为官仕途奔忙,根本不重视两个孩子的教育。
 
幸好有他们的母亲。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苏轼和苏辙这才把心思都在了正地方。而后来苏洵也及时醒悟,回到家中亲自教学这两个聪明才子。
 
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下,苏辙和哥哥苏轼的成长一日千里,十里八乡都知道这一对文曲星。
 
兄弟二人更是意气相投。在古代科举制度下,苏辙和苏轼同一年报考。二人的名气和实力都令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极为震撼,“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凭借欧阳修的一句赞叹,二人仕途起点很高,一举出人头地。但令苏辙没想到的是,日后自己仕途的努力,竟成了哥哥的“保护伞”。
 
苏轼为官刚正不阿,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而苏辙则深谙为官之道,处世圆滑,官场上游刃有余。
 
这样一对双子星,苏辙日后势必要为哥哥做出牺牲。苏辙没有怨言,而是甘当哥哥的靠山。
 
苏轼仕途中有三次被贬,而他能三贬立于朝堂,活得逍遥自在,全都离不开弟弟苏辙的鼎力相助。
 
第一次贬谪,起因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本不是领头羊,但奈何身份过于突出。好多大臣看到苏轼反对,竟然调转风头,反对起王安石的变法。
 
于是,乌台诗案事发,苏轼被打入大牢,命悬一线。眼看就要问斩于世人,苏辙跑来救哥哥了。
 
一份真挚的《为兄轼下狱上书》,让天下动容。愿为兄长下狱,舍弃官职不要,哪一个文人墨客不为之求情。最后苏辙被贬,苏轼免去牢狱之灾。
 
出狱后,苏轼写到,“与君今世为兄弟,跟结来生未了因。”可见深感弟弟相救之恩。
 
苏辙比父亲更了解哥哥的耿直,为此他在地方做事时,努力当一个好官,为自己积攒足够的政绩。争取日后能再入仕途,为哥哥撑起背后的“保护伞”。
 
这一天终于来了。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新皇登基,要重整文风,重新重用苏家二兄弟,但弟弟苏辙的官位远高于哥哥苏轼。
 
凭借着在地方积攒的政绩,苏辙成为右谏。虽然官职不高,但却可以直接给皇帝上书。独到的见解,犀利的文笔,让苏辙不到一年就成为户部侍郎。
 
当皇上想重用哪个官员时,他的升迁速度往往会非常快。苏辙就证明了这一点。
 
元祐六年,苏辙通过副宰相的考核,成为宋朝的宰相,真正站在了权力的中心。
 
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苏辙能更得心应手帮助哥哥。虽然此后苏轼被贬两次,但都无伤大雅,再不能威胁到苏轼的人身安全。
 
而苏轼有了弟弟的帮助,游山玩水不亦乐乎。常常游历在外,就有当地官员送来生活费。家里的钱从来不用担心,都是弟弟出钱;出去旅游也是由弟弟操办。这个哥哥当的,活似个活神仙!
 
也正是有了苏辙有求必应的帮助,苏轼才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弟弟苏辙的文学造诣其实不输苏轼,但奈何忙于朝中政务和扶持家人,才使得苏辙少有文章。
 
苏轼过得像弟弟,苏辙忙得像哥哥。但其实兄弟俩情深潭水,才能有这样和谐的画面。相信亲人永远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实的后盾,为我们默默付出,不计较得失,也不在意回报!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