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一湖南老汉塞给毛主席一张纸条,使得北京和平解放

 草草菇凉 2023-07-19 发布于四川

1948年,大西南解放时,一伙衣衫褴褛的农民拦住解放军的马头,大喊:“同志,我们是红军,在等周恩来的命令!”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林立,中国大地饱受战火。曾经的文明摇摇欲坠,在于敌人的交战中,红军屡屡突破围剿,扎根新的根据地,为百姓带了新生活。而蒋介石也在和红军的交手中摸清了规律,开展屡次的围剿。
无奈之下,毛主席调遣100名精锐战士,组成游击队,前去骚扰蒋介石部队的视线。彭德怀见状,也点出300精兵,由徐策带领,掩护队伍转移。在两个月的游击中,这两支部队合二为一,汇总成一支部队。

这时传来毛主席的指示:令这四百人的游击队前往川南,以诱饵之态,继续干扰敌军视线。

周恩来负责这次指示队派遣,他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现在战争时期,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红军牺牲。对此,他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同志们,靠你们了。”

徐策心里明白任务的艰险,但他还是向周恩来保证任务一定会成功。至此,川南游击队成立了。

没有多余的话,川南游击队即日启程。
在路上,徐策一直想着扩充队伍。虽然游击队人数少行动起来方便有利,但四百人的队伍着实太少了。他希望能够再吸纳一些新人来到游击队,壮大队伍才好打仗。行至泸县,一伙绿林好汉闯入游击队视野。他们早闻红军大名,一听说可以收编,迫不及待加入其中。

对待新来的伙伴,红军战士门展现了极强的包容性。不仅吃喝一起,徐策还教给他们游击战术,形势分析。这支游击队扩充到了六百人,大家都很高兴。但谁都没想到,好心之举却埋下了祸根。

祸根在这帮好汉的头目王涛逸。王涛逸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后加入红军,但因故退出,现在成为这一帮绿林好汉的头目。王涛逸有一定的军事基础,学起战术理论很快,总是能发表独特的见解。由此可见,王涛逸对红军内部战术了如指掌,甚至能洞悉漏洞。

这样优秀的士兵自然得徐策青睐,二人总是一起探讨战术战略,不时还引发对新中国的畅想。

但这天王涛逸却不见踪影,找了很久都不见人影,徐策意识到出事了。他立刻命令部队撤退,谁料阵阵枪响,他们被包围了。

和徐策心里想的一样,王涛逸叛逃了。起因是王涛逸妻子被国民党抓住,得知王涛逸在川南游击队后,威胁他出卖队伍。几次抉择下,王涛逸选择叛逃。凭借对游击队战术的纯熟理解,游击队遭到重创。为了掩护队伍撤退,徐策也光荣牺牲了。
此次事件后,游击队由副书记余泽鸿继续带领开展游击事业。无论是作战还是吸纳新人,每项工作都变得更加谨慎。

但在国民党军持续地打击下,游击队人数一度锐减。余泽鸿死后,由新司令员刘复初继续带领。随着国民党围剿的松懈,游击队趁机壮大自己,最多的时候有一千余人。

每一位游击队队员都如此向往和平,所以他们奋战在一线。敌人继续加大围剿力度,虽然游击队损失惨重,但每个人都没有退缩。至此,游击队第一批队员全部牺牲。新队员们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甚至加入地方游击队,这样既有利于开展游击队,同时也给国民党的围剿加大了难度。

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云贵川被顺利解放,周总理派人来寻找川南游击队。很快,老乡中口口相传的“百姓军”,就让总理找到了。

原来这些年,川南游击队不仅打鬼子,还帮助当地百姓。群众都看在心里,互相帮忙打掩护,人人都知道这支百姓军,却没一个人给日本人通风报信。
终于,这支川南游击队重新收编回大部队,他们坚守了12年,成为了一段军中传奇。

革命先烈的事迹振奋人心,我们应该铭记先辈精神,以昂扬姿态继续向前发展!

一 END 一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