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曲霉素会致癌吗?哪些食物含有黄曲霉素?检查看看家里有没有

 我爱你文摘 2023-07-19 发布于安徽

黄曲霉素一般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可以污染粮油等食材。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十分巨大,除了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症状外,中毒者甚至会有导致癌症的风险。黄曲霉素在这4种食物中含量较多,在生活中应当注意避免误食。

一、黄曲霉素是致癌物吗?
1、致癌几率大
严格意义上讲,黄曲霉自身不属于致癌物质,但是其产物黄曲霉毒素却是公认的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当人食用了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在肾脏、肝脏、血液等多处可检测到微量毒素滞留。长期食用的情况下,可导致器官纤维化,最终发展为癌症的病灶。
2、急性中毒
黄曲霉素的毒性远远超过有机农药和氰化物等有毒化学物质。对于体重70千克左右的成年人来说,当人体在较短时间内摄入超过20毫克左右的黄曲霉毒素,就可导致死亡。
3、慢性中毒
人体如果长期摄入黄曲霉素,可导致慢性中毒症状。其中主要的表现为肝脏细胞受到损伤,具体包括肝硬化等等。另外还可出现体重下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二、4种食物中黄曲霉素含量较多
1、变质的花生
黄曲霉菌在一定的适宜条件下可大量增殖,尤其是高淀粉含量的食材中容易滋生。日常生活中的花生、玉米等食物含有大量淀粉,因此,只要环境湿度和温度达到霉菌的适应条件,就会导致黄曲霉含量超标。
2、发霉的馒头
刚制作完成的馒头较为柔软、潮湿、水分含量多,很容易滋生黄曲霉和其他细菌,放久了就会长霉。并且,即便是长期放置于冰箱的馒头,也会存在黄曲霉素的风险,不可食用。
3、久泡的木耳
木耳一般置于常温的开放环境下浸泡1小时左右即可,泡久了的木耳容易遭受各种霉菌和细菌的侵犯。当有害菌群的数量打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大量毒素。患者在吃了含毒素的木耳后往往会出现腹泻、晕厥、脏器衰竭等症状。
4、发苦的坚果
坚果类食物如果有异常的苦涩味道,除了考虑是虫蛀了的原因之外,还可能是保存不当导致黄曲霉毒素超标。如果尝到坚果有异常的味道,应当及时吐出,不宜继续使用。
三、黄曲霉素中毒后怎么办?
1、立即停止接触有毒物质
由于食物导致的黄曲霉素中毒,应当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并马上对口鼻、双手等部位进行反复清洁,然后尽快就医治疗。
2、彻底清除残留毒素
在医生指导下,早期的轻症患者可通过洗胃、催吐、灌肠等方式帮助毒素的排出。而对于急性中毒较重的患者,应当给予药物治疗手段,保护肝脏功能。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