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 ▼ 霉菌的代谢产物,其滋生的温度为 28-38° 喜潮湿,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 但它能导致肝癌 1mg的黄曲霉素就可以导致癌症发生 一次性摄入20mg黄曲霉素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280°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易隐藏在生活区域 一项研究统计发现,全球约45-55亿的人口处于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中。每年全球约有55-60万左右的肝癌新发患者,而且80%的肝癌患者,集中在亚洲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所有肝癌患者中,大约有25200-155000万(4.6%-28.2%)可能是归因于黄曲霉素!WHO早在1993年就将黄曲霉素列为1级致癌物! 100℃烫20小时都杀不死的致癌物 电子显微镜下的黄曲霉毒素 ▼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M1、M2等二十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在天然变质的食品中最常见,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即使用100℃的温度进行20个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将其彻底去除,还不易溶解于水中。 黄曲霉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而一旦在温度25℃~32℃、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就能分泌毒素。所以在温度高又非常潮湿的地方黄曲霉菌极易滋生。 摄入过多黄曲霉毒素导致的临床表现 其毒性目前一般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无论对任何动物,都具有毒害作用,主要作用于肝脏,变现症状为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也会引起脾脏和胰脏的轻度病变。 ![]() 其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动物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母畜不孕或产仔少等一系列症状。 ![]()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可诱发多种癌。主要诱发肝癌、胃癌、肾癌、泪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还可出现畸胎。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癌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中,黄曲霉毒素无处不在 以下食物一定要引起注意。 ![]() 发霉的花生 黄曲霉毒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花生。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最容易滋生。 注意:如果有一颗花生霉变,整包花生都要扔掉。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 ![]() 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杏仁等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食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建议: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 久泡的木耳 浙江瑞安一名消费者,因吃了泡了三天的黑木耳致食物中毒,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这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后续严重后果。木耳在泡发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 建议:木耳吃多少泡多少,不要浸泡好几天。 ![]() 没洗净的筷子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平时用筷子吃玉米、花生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里易藏淀粉。时间长了导致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裸筷子、漆筷子,极易开裂藏食物残渣,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建议:最佳选择是铁筷子,很难出裂痕,也就不会有食物残渣;平时洗筷子的时候,要记得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 发霉的玉米 黄曲霉毒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花生、玉米、豆类等食物。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毒素。 建议:每次少买点,不要“存”,以免霉变;家里有食物残渣的边边角角,也要清洗干净。 ![]() 小作坊自榨油 一般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没有除去有害物质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所以对去壳的外表正常、内部已出现黄曲霉毒素的花生,是挑不出来的。原料发霉,榨的油中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 建议:去大超市购买知名品牌。 4招远离最强致癌物 不能清除那就从预防做起吧。 不要购买包装已破损、不清洁或发霉的食物; 坚果类食品应尽量选择小包装; 尽量不要买小作坊自榨油。 ![]() 尽可能不要囤积食品; 食物最好放在低温、通风、干燥处; 花生、核桃等最好买带壳的,晒干后用保鲜盒等密闭储存。 烹饪花生、玉米等食物前要淘洗干净。 对筷子、菜板等厨具,清洗时应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洗后要沥一下水,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 筷子要头朝上放,菜板可悬挂或立起来,不要贴墙放置或平放在台面上,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冲洗一次。 ![]() 吃到霉变的坚果零食一定不要偷懒,吐掉再用清水漱口。 生花生最好先用水浸泡、漂洗,再煮熟吃; 人们平时最常吃的油炸花生米,应吃多少炸多少,不宜久存。 平时可多吃些新鲜的绿叶蔬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