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分知识 | 空分装置重大危险源,了解一下

 福田书屋 2023-07-20 发布于河南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The standard of major hazard source identification)是一种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以及计算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和最大量的方法。我国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GB 18218-2018。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气站两个液氧储槽容积都为500立方米,最大储存量为350吨,且相隔间距小于30米,根据《GB 20579-200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氧化性气体》、《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液氧储存临界量超过200吨的,即为重大危险源。

关键装置是指在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条件下进行工艺生产操作的装置。

重点部位是指制造、储运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的罐区、装卸台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

液体储槽区域及氧防爆墙属重点监控部位。

空分现场危险源责任分工

图片

安全管理控制方案

管理人员

  1. 主管直接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2. 具体管理措施应依照《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重大危险检测、监控、管理规定》等公司规定执行实施;

  3. 严格对消防系统统进检查,定期维护保养;

  4. 根据公司要求和工作计划,对重大危险源紧急事故进行抢险救灾及日常演练;

  5. 每周进行一次安全、设备等综合性检查,对检查出项目督促整改;

  6. 管理人员对生产装置每天进行一次巡检;

  7. 对员工抓好安全、工艺操作培训工作。

    班组

  • 严格按照公司和公司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巡检,发现隐患应及时上报,做好记录,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 班组每周进行一次班组安全学习,并做好记录,建立学习台账;

  • 在重大危险源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外来人员必须有公司或公司员工陪同方可进入生产区域(并配备防护用品);

  • 设备维修和动火等项目施工,必须持检修安全作业票和动火证,经现场查看,工艺处理并验收分析合格,方可进行维修和动火,工艺做好监护工作;

  • 班组应每天对生产区域内的消防、防护器材进行定期检查,每周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

  • 对生产区域内的固定报警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出现有失灵和损坏应及时联系维修,保持其灵敏可靠。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分析

氧气特性

图片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肺型:见于在氧分压100~200kPa条件下,时间超过6~12小时,开始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脑型:见于氧分压超过300kPa连续2~3小时时,先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眼型: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引起储罐及其附属设备和管道泄漏的主要原因

(1)储罐及其附属管道长期受到腐蚀引起泄漏;
(2)低温液体泵、阀门等密封不严引起的泄漏;
(3)人为破坏造成的设备泄漏;
(4)法兰连接处的垫片受损或螺栓松动引起的泄漏;
(5)其它原因引起的产品泄漏。

产生明火的原因

(1)操作工吸烟、自带打火机等火种;
(2)电器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引起电火花;
(3)铁器撞击引起的火花;
(4)配电线路老化、潮湿、超负荷运行引起短路、混电与泄漏的液氧接触造成火灾;
(5)防爆等级不够,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6)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雷电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引起储罐管道阀门损毁造成泄漏,以致火灾爆炸等;
(7)各种原因造成的静电积聚、放电引起静电火花等。

针对上述情况,本预案确定2台储罐为危险目标,鉴于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在厂区平面布置上按照《氧气站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了足够的安全距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事故的预防措施

  1.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操作规程。

  2. 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遇有隐患及时处理。

  3. 重点部位、危险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 发生事故时,立即通知邻近工厂(或单位)和居民做好事故的防范和疏散工作。

事故处理

  1. 液氧储罐泄漏量大,依靠本厂应急救援力量不足以消除危险时,必须向外部请求救援。

  2. 液氧产品小量泄漏,依靠本厂应急救援力量可以消除危险,不对周围产生影响。

  3. 危险化学品小量泄漏在5分钟内可以处理控制。

  4. 应急响应。

1)进入启动准备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①立即向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情况;收集事故有关信息,从公司安全部搜集事故相关化学品基本数据与信息;
②密切关注、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
③通知有关专家、队伍、有关成员、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
④向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提出事故救援指导意见;
⑤派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⑥提供相关的预案、专家、队伍、装备、物资等信息,组织专家咨询。

2)进入启动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①通知指挥小组,收集事故有关信息,从安全部采集事故相关化学品基本数据与信息;
②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
③组织专家咨询,提出事故救援协调指挥方案,提供相关的预案、专家、队伍、装备、物资等信息;
④派有关领导赶赴现场进行指导协调、协助指挥;
⑤通知各部门做好交通、通信、气象、物资、财政、环保等支援工作;
⑥调动有关队伍、专家组参加现场救援工作,调动有关装备、物资支援现场救援;
⑦及时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掌握公众反映及舆论动态,回复有关质询;
⑧必要时,当地政府可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进行协调指挥。

事故处理原则

1)消除事故原因;
2)阻断泄漏;
3)把受伤人员抢救转移到安全区域;
4)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
5)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事故处理措施

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
2)危险区的隔离;
3)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
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
5)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如发生重大事故,指挥部成员通知自己所在处室,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部门和公安、安监、消防、环保、卫生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本单位抢险抢修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由指挥部立即向上级和邻近工厂(或单位)及居民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帮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由安环部人员联络,引导并告知注意事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