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tjboyue 2023-07-20 发布于四川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民国祁县妙空散人调查笔记

众所周知,我们收集到了大量清代民国民间心意形意抄本拳谱,包括发现了河北邯郸光绪元年心意拳谱抄本为底本的民国出版物,并有许多学人、同好提供拳谱信息。

其中山西祁县戴家所传心意相关拳谱,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就记载了戴家心意拳为河南鲁山南门外李祯(抄本中为李祯的同音字)所传的历史。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至于戴氏父子为何时之人,李祯究竟传了戴家何人?缺乏明确记载。而传人的说法,各有不同。学人的研究,也矛盾重重。

今河南鲁山李祯后裔及李氏家传心意拳的发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

证明了:

1、山西祁县戴氏传人拳谱的记载真实性。

2、河南鲁山南门外李祯传心意拳的历史属实。

这是武学界对心意拳历史、李祯先生相关历史研究的一个基础。如果河南鲁山李祯后裔这一前提有问题,其他免谈。

自李祯后裔发现之后,许多学人对此有不同看法、怀疑、质疑。而今日河南鲁山李祯大师的四子后裔大家族,以及李买氏后裔、李买氏墓,及其李氏传人,均旁证了这一真实性。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李祯几支部分后裔,爷孙三辈人会聚一堂,首次正式录像取证会议。(李胜利先生为李祯第三子的后裔)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李祯第二子李永禄的后裔,为其祖所立之碑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李胜利先生祖父所传弟子赵先生

李胜利先生祖父所传弟子梁先生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在洛阳的李买氏后裔媳妇,近百岁的丁先生的李氏家传心意拳拳照

既然李祯有四子,这位心意拳巨匠将其高超心意拳传其子孙,也在情理之中。同理,李胜利先生祖父能传外姓弟子们,李氏家族内部如有自己的传授,也是正常。

有了上述基础,我们再看李祯大师与山西祁县戴家的具体关系。

戴家心意拳与李祯大师

关于山西祁县戴氏心意拳与李祯(政、珍、桢、榛等同音字)的关系,在祁县戴家心意拳传人中流传的拳谱《盘根捷要》、戴魁先生传弟子程殿卿的《心意拳谱》拳谱,以及河南买壮图先生光绪年间,传给其山西祁县弟子范万明家的心意拳谱《守洞尘技》等许多拳谱中,都有相关反映。

一般认为李祯传心意拳于戴龙邦子之子戴文量、戴文熊(雄或其他同音字),如高降衡先生著作的记载、戴魁传史雄霸拳谱、河南买壮图先生传给山西祁县弟子范氏的《守洞尘技》。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详见《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 卷十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戴魁先生弟子史雄霸捐献国家拳谱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买壮图传山西祁县范氏拳谱

而戴魁传郭映田谱、太谷等地形意拳传人拳谱,有的认为李祯传戴龙邦,还有的拳谱则认为戴龙邦就是一般认为的戴二闾(文雄或文熊等同音字)。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戴魁弟子郭映田《心意拳术学》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山西太谷传人心意拳谱

尤其民国年间高降衡先生著作,不仅记录了民间关于李祯传戴二闾等的说法,而且专门就上述最后一种,戴氏父子合并为一人的错误说法,予以纠正。

《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
……
自序
余幼时最喜运动,读书之暇,尝习国术以自娱,然以派别悬殊,无所适从。十五岁时,有乡人贾翁大俊者,好道貌岸然学,精形意拳,声望素著,远近闻名,余仰其 道,以师事之,赖翁耳提面命,历十数寒暑,而行功未敢可断,其所讲之理论及应用,至理名言,所谓集思广益,精通艺术者也。其后游学苏州,得遇长隆镖局左炳兴君(晋文水人),时蒙君指导之,余于是益信国术之精奥玄妙,绝非旦夕可立待而成,是以益不敢自信,而愈觉不足。乙 亥之春游并门,正值本省盛倡国术之际,务以发扬武德,健身强国为目的,各地各流,一时云集,诚可谓武术中兴,千载佳会,硕宿高隐,献艺社会,绝不敢饶舌以 误世,然慨世之国术名家,偶有心得,必珍藏之陋习相演,今古皆然,而衣钵于是失真传焉。余有感于斯,就余师所传之形意拳基本行功之方法,及各路姿势之原 意,和盘托出,间有参以已意者,亦为实际上所应有,断乎不度察也。愿作初学者入门之途径,及研究期巡者之一参考书可耳。何受海内外方家以指正,实所企章。
……

迨道光十八年,龙邦子文量(大闾)、文薰(二闾)及妻侄郭维汉皆至十家店邦执旅店业,兼讲学武艺(俗传李政曾为三人之教师)。……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高降衡先生《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


附识:1.迄今流传各地者,因为详缺,故从略。2.文薰即二闾,世以龙邦为二闾,误矣。盖乃二闾之父也。

凡事都有其原因。戴氏父子被误为一人的混乱现象,真实地反映出,戴氏父子距离清末民国时期的山西当地人,在时间及地理上的距离,在远不在近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李祯去世后不久,李祯四子分家合同的发现,给了我们明确的时间坐标——李祯先生去世时间。

李祯后裔保存的乾隆五十七年分家合同

至于李祯去世后分家合同的真实性,有李氏大家族后裔互证,并非其中某人可以随意伪造。

这一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以往学界学人对戴氏父子,包括郭维翰、李洛能生卒时间的推测,以及他们与李祯的真实关系等等。即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这一确定的坐标看,也将纠正学人之前关于李洛能、郭维翰学艺于李祯等说法。因为就目前学界所知,李洛能、郭维翰二人的出生时间,与心意巨匠李祯先生衔接不上。

那么民国时期高降衡先生在其著作中所记,错在何处?其恩师贾大俊所言为何有如此偏差?原来民国时期妙空散人调查报告,有答案!

中国文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 妙空散人志 崔虎刚 六合武学

注:

1、合同一词,中国明代以前已有使用;简体字也是如此。

2、二十多年前,笔者《李洛能师承之谜及形意拳发源地》一文在网络公开后,学界逐重视国二十四年山西高降衡先生《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也有人拿去发表),今日来看,笔者之前以高文记载为基础的相关论证,也需要做出相应修正。

3、高降衡,祁县东高堡人,游学苏州,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任并州学院会计长,山西国术促进会秘书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