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心理咨询的5个误解

 昵称hmqPRevT 2023-07-20 发布于北京

将本公众号设为星标,不错过每日精彩文章

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并非是一种能针对心理问题快速起效的方式,即便是可以更快解决问题的CBT,至少也需要4-6次才能开始产生作用。

为何会这样呢?

其实很多原因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个性特点、生活事件、教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心理问题的根源,而这些因素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不仅如此,一些现实问题、重大生活转变、严重的生活危机、家庭的变故、不适的身体状态或是让你疲惫的人际关系,想要学会和提高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并不是靠一两次咨询就能解决的。

同时,咨询师或治疗师也需要花时间为来访者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其可以更加舒适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探索内心世界,以及处理自身的感受与担忧。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咨询师会鼓励来访者进行坦诚和开放的对话,通过对话找到引发自身心理问题、痛苦的根源,理解这些根源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之后再进行相应调整,这是大致的工作思路。

关于心理咨询的误解还有很多,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常见的5个误解。

1.心理咨询只是一次付费的情绪发泄

这可以说是关于心理咨询的最常见误解之一。

很多人会觉得,心理咨询其实就是付费倾诉,不过就是自己随便说一说,对方随便听一听,即使只花上一两百块钱,也是非常昂贵和不值当的。

所谓谈话治疗,谈话是形式,治疗才是目的,而且谈话和情绪发泄也并不是咨询过程中的唯一内容。在会谈中,咨询师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经过训练的咨询师能够在谈话中捕捉到对来访者来说重要的信息,以及那些不合理的认知、期待。

此外,咨询师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来访者,你所有的情绪表达在他们看来都是合理的,他们也会不带评判地和你探讨这些情绪背后可能的原因,并且基于咨询技术帮你做出改变。

这些,都是谈话背后的东西,也不是普通闲聊可以获取到的。顺便回想一下,你平时和周围人说话的时候,有多少次会变成无谓的辩论?又有多少次,你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一直被打断的?而这些都不会在咨询过程中发生。

2.心理咨询只适用于严重心理障碍

很多人会认为,只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才需要心理咨询或是心理治疗,比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但其实任何人都可能(不是一定)从心理咨询或是心理治疗中获益,从理论上来讲它适合所有人。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管理负面情绪、疗愈创伤,还能够帮助我们完善人际关系、个体的自尊水平、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等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去做心理咨询会被鄙视

这一条不能算是完全的误解,因为的确存在一些真实的“鄙视”,其根源有一部分就在于上面的第二条,有人会天然地认为“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有病”。

还有一些人,他们基于这种真实存在或是假想出来的结论,怕自己受到鄙视,于是不敢迈出心理咨询这一步。

还有一种“鄙视”,是说你花钱去找人“聊天”这件事本身,就是要被鄙视的。

不过随着心理咨询领域的兴起,虽然它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人们对于心理咨询的态度其实已经有很大变化了,有色眼镜也没那么多。

现在提起做心理咨询,身边多少还是会有支持的声音,况且你也没必要和所有人说你正在做心理咨询的事。

还有一点,害怕被鄙视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个人议题。

4.心理咨询对我所有的问题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心理咨询并不像我们看生理疾病那样,有一套或者多套解决方案,而是因人而异,所以它不存在现成的解决方案,也不可能针对某种问题直接处理,尤其是你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会针对你的个人问题单独确定咨询方案,按照双方都认可的节奏推进咨询工作,这会取决于你们的咨访关系、你问题的主要原因和严重程度等等。

不同的咨询师掌握的技术也有差异,不同技术在解决同样的问题时也有着些许不同,这些特性决定了心理咨询不会有适合所有人的现成方案。

5.我的信息会被泄露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毕竟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屡见不鲜,因此很多本来想做心理咨询的人,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就放弃了。

还有的人担心被身边人知晓自己生活中的七零八碎,害怕咨询师真的给自己的紧急联系人打电话,于是非常抗拒心理咨询。

当然,这种担心虽然有道理,但就心理咨询来说却是一种误解。

任何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会接受完整的伦理培训,对治疗过程严格保密是职业道德准则,不仅是出于对个人隐私的尊重,还因为这也是让咨询产生作用的一部分,因为来访者只有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才会更容易被疗愈。

关于心理咨询,你还听说过哪些误解?你对心理咨询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