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超控大脑,你需要学会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闲庭落 2023-07-20 发布于河北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却也是一个让人变懒的时代。

吃喝拉撒全部可以通过网购来解决,娱乐活动也可以通过五花八门的APP来搞定,即便只有一台电脑也可以搞定所有的工作,连家门都不用出,这看似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带给我们的便利,却在无形中耗费了我们的时间与精力。

随便打开一个短视频APP,各种符合你兴趣的视频不停地播放;随便一个游戏,一局结束的时间越来越短,每一个进级都会给你各种各样的奖励;随便一个购物网站,在你买了一件东西之后,开始给你推送各种各样的周边或者不停地发送优惠券。

生活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却被大数据偷走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甚至于拖延症、焦虑症、抑郁症上身。

卡罗琳·威廉姆斯生活在英国,是一名科学记者,她为《新科学家》杂志定期撰写文章,还是英国广播公司电台的制作人。在这个信息繁杂的时代,卡罗琳与我们一样被各种APP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很难保持注意力的专注,经常焦虑,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却总是拖延。为此,她求助于哈佛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实验室,没想到,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实验与训练后,不仅注意力问题得到了改善,焦虑感、创意力、方向感、时间感知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提升。心智控制能力和认知技能上的变化,让卡罗琳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

卡罗琳将自己参与实验以及改变的过程全部记录下来,汇成了这本《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从注意力、控制焦虑、创造力、导航力、时间感知、数字感六方面,分别讲述了大脑是如何运行的,我们想要改善这些功能具体需要做哪方面的训练,以及这些能力提升后,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借助于实验室的力量,或者科技产品的功用,去改善大脑的运作方式,不过,只要掌握一些方法,我们还是能够摆脱焦虑、抑郁、拖延打造一个超强大脑的。

弹窗密集的年代,我们如何保持注意力集中?

处于大数据时代,我们买过的奶茶,去过的饭店,住过的酒店,坐过的飞机,全部被记录下来,经过分析后,开始给我们推送基于兴趣的内容。电脑一被打开,各种弹窗就被触动,你喜欢的社会新闻、你买过的睡衣、新出的游戏、电影介绍、饭店打折信息等等。

即使你只想去订一家饭店,也会弹出一些热门菜推介、过往记录、附近停车场……只要你不关闭页面,弹窗会不停地引导你去阅读内容或者去消费,不知不觉间,只需要两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你花费了半个小时。

2000年,微软加拿大公司报告称,普通人的注意力幅度仅为12秒,到了智能手机、社交网络飞速发展的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8秒。5年过去了,如今我们的注意力幅度还能剩下多少呢?

从理论上讲,大脑的前额叶负责注意力,只是大脑也不是能一直不停歇运转的机器。想要保持专注,就要允许前额叶时不时地去放空自己,也就是走神。只有前额叶在走神与专注两种状态中循环往复,我们才能保持更久地专注。

一项研究表明,小睡26分钟让美国宇航局飞行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4%

同时,在研究领域中,还有这样的说法:大脑的警觉周期。大脑最高可以保持90分钟的警觉,超过90分钟,大脑就需要休息了,走神几分钟,再进入下一个90分钟的循环。如此一来,每天需要休息五六次。就像我们上学时,每节课45分钟,而后休息10分钟。如果是大课的话,就上90分钟,然后休息半个小时。给大脑放空的时间,大脑才会更加专注。

基于大脑的运转方式,在时间管理中,常常教我们要用番茄工作法。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期间要专注于工作,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直到番茄钟响起后,休息五分钟,接着继续下一个番茄钟时间。

经常写作的人,还知道一个小黑屋软件,软件非常简单,只要你设定了时间或者字数后,只能在小黑屋里写作,如果中途想去看看新闻或者查点资料,抱歉不允许的。只有当时间或者字数达到后,你才能退出软件,做你想做的事情。

其实,无论是番茄工作法还是小黑屋软件都是一种强迫性的专注法,如果背逆了大脑的运行规律,即使你完成了设定的任务,也不会是高质量的。只有当大脑高度专注的时候,我们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驾驭注意力,让它保持专注呢?

1.抛弃压力,进行户外锻炼

周润发曾说:“我处理压力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做运动、爬山。出出汗就好了。”

在实验室研究中,想要解决注意力不足的问题时,就通过观察自然景观的照片来恢复专注。同样的,观看城市景观的照片时,就没有这个效果。所以,大自然有着神奇的效果。只要时间允许,我们不妨走到户外,散步、打球或者做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大脑也得到了放松,为进入更专注的工作提前进行储备。

2.找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者爱好


说是具有挑战性,其实就是能更好地专注于其中。当然不包括煲剧、看抖音、玩游戏。可以是摄影、写作、画画、做饭、做手工等等。只要能专注地投入进去,忽视了时间的流逝,也能让人保持专注。

3.正念冥想

做瑜珈,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总会有几分钟的冥想时间。

谷歌公司提倡员工每天进行20分钟的冥想,英特尔公司从2012年就开始为员工提供正念冥想。研究发现,参加正念冥想的人在压力与挫败感方面减少了2点(110的等级),总体的开心和幸福程度上增加了3点。

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还发现,每天进行30分钟的冥想会显著减少焦虑及抑郁症状。

4.任由思绪飘飞,重置大脑

既然,大脑习惯于走神,那么就要给大脑放空的时间。如果大脑想要走神,而你硬要扭转大脑保持专注,这样只会让大脑更加叛逆。

《认知迭代》一书中说:“想要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长时间保持专注,最佳的方法就是适时将注意力关闭——在大脑需要走神的时候,任其随意漫游,并在它没有走得太远时及时恢复到正常状态。”

5.坚持

无论做什么事情,想要达到效果,就要持之以恒。

想要专注,先让大脑走走神。就像我们在锻炼前需要先热热身。

压力重重的年代,如何轻松对抗焦虑?

在这个压力无处不在的年代,我们一醒来,焦虑也就随之苏醒,担心写的方案通不过,担心房子的贷款还不上、担心被裁员、担心孩子上不了好的学校、担心父母疾病缠身……

在大脑中,焦虑的产生是由于终纹床核的作怪。终纹床核主要处理来自于记忆和其他类型的认知,它最擅长的就是因为大脑中的一些想法而大惊小怪。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就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同时,人们在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做出判断时,很容易先入为主,也就是第一印象造成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锚定效应。

基于这样的认知偏差,让我们在焦虑的路上越走越远。公司里一有风吹草动,就想到自己是不是要被裁员。隔壁小区发生了煤气罐爆炸,就整天担心自己家的煤气罐安全。看到飞机出了事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以后再不能坐飞机。

卡罗琳在《认知迭代》一书中说:“焦虑对任何形式的思考都不利,它不仅束缚我们的注意力,还会削弱我们的冲动控制,耗费本可以更好地用在其他方面的大脑处理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虑会造成海马体收缩,而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记忆的重要区域。”

既然焦虑对我们无一好处,那么如何才能赶走焦虑,让大脑轻松上阵呢?

1.认知偏差的修正训练

认知偏差是我们在无意识下做出的假设。既然是假设,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将假设清除出去。

卡罗琳告诉我们,最简单的训练方法便是,在闪现各种人面孔的屏幕上,以最快的速度点击那个开心的面孔。

这种训练会让注意力从紧锁眉头的面孔上移开,转而去寻找微笑的面孔,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不仅忽略负面情绪的面孔,同时在心理范围内同样开始忽略那些负面情绪。

如果这种游戏不好找的话,我们平时也可以多积累那些微笑的照片,让自己多看看对处理负面情绪也有一定的好处。

2.工作记忆训练法

工作记忆就是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比如,我看了一个做蛋糕的视频,我记住了每一个步骤,但是打发蛋白的程度,我不知道如何能达到标准,做出的蛋糕有可能开裂,松软度达不到。即使我做出来的蛋糕实在是一言难尽,但是下一次做蛋糕时,我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提升。这就是工作记忆法。

工作记忆是在短时记忆的基础上,又强化了一下。

焦虑不是我们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大脑有了故障。既然是故障,我们就要排除。

创意无限的年代,如何持续地保持脑洞大开?

很多人觉得创意与我无关,我又不做设计,也不当画家、作家。其实,创意与每个人都相关,在每周的会议上,领导会问,对于这个选题,你有什么想法?新的一年,对于公司的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航空航天局在第一次把宇航员送入太空时,发现圆珠笔无法在零重力下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的科学家们用了10年时间,耗资120亿美元开发了一支能在零重力下使用的圆珠笔。而苏联人选择用铅笔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人们总是用这个故事来嘲笑美国的小题大作,其实,二者殊途同归,都是创意,只是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不同而已。

创意的产生,在大脑里是由于额叶皮层活动偏低造成的。前额网络是大脑发育最晚的部分。所以儿童看到一个圆形,会觉得是足球、太阳、镜子、面具、杯子、西瓜等等,而成年人觉得不过是一个圆形而已。

一说到创意,我们就会想到头脑风暴,其实这就是大脑在专注思维与发散思维之间进行切换。所以大脑的走神更有助于创意的产生。

那么如何才能脑洞大开,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意呢?

1.去工作

清朝诗人袁守定曾说:“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创意好像是刹那之间产生的,比如一觉醒来,散步时,与朋友聊天后,看到一个奇怪的人……都是前期积累的知识的爆发,如果没有积累,散步再多也没有用。

所以想保持创意的源源不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个领域里不停地工作。

2.给大脑走神的机会

莫言在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一只壮硕的黑色秋田狗蹲在潭边的一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热水。”他就想到了高密东北乡的狗,从而写出了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的开头,“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

既然大脑爱走神,那就让它随便走。坐地铁时,可以想象一下若是地铁发生脱轨,你该怎么办?外星人突然降临到身边,你会不会跟他走?任由大脑去做各种各样的梦,这样更能促进创意的源源不断。

3.保持良好的心情

卡罗琳在《认知迭代》中说:“情绪会影响大脑中的前扣带皮层,当心情愉悦时,前扣带皮层就会更活跃;当人们通过灵感顿悟而非逻辑解决问题时,前扣带皮层通常会处于活跃状态。”

有研究发现,与难过的情绪相比,愉快的想法对前额皮层有着更多的抑制作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在快乐时更容易进入创意状态。

一直以来,人类都在积极地探索着大脑的运行模式,希求着大脑能够为我所用。其实,从制造工具到科技的日新月异,人脑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不同的环境里,人对大脑的期许是不同的。原始社会,人类希望自己可以轻松辨别出猎物的位置,获取更多的食物,同时躲避各种危险。如今,人类希望自己可以创意无限,同时摆脱各种焦虑与压力。

《认知迭代》告诉我们,想要拥有一个超控大脑,并不难,放下电子产品,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的力量,同时学会控制大脑在不同的状态之间的切换。就像我们放风筝,我们的思维就是那根线,大脑就是那个风筝,大脑想飞远一点,我们要适时地控制线的长度,当飞到一定高度时,再将它拉回来。掌握好这个灵活度,不仅焦虑、拖延、抑郁不再上身,在迈向超控大脑方面,你也已经比别人领先一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