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食堂爆火!真能化解年轻人的健康焦虑吗

 登西峰看东海 2023-07-20 发布于山东

图源:kaiyan

近日,一则#传媒女硕士辞职开办社区食堂#的话题冲上热搜,该女子创办社区食堂,4菜1汤才15元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这位女硕士是中国传媒大学管理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她于武汉市开办了一家社区食堂。

年轻人“涌入”社区食堂

最近,确实有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打卡社区食堂。

外卖,又贵又容易踩雷;堂食,料理包命中率又很高;自己做便当又没时间每天做……吃饭难成为了年轻人的重大烦恼。而社区食堂出圈,让原本为老年人服务的便民助餐点,摇身一变成了网红餐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就餐。

口味清淡、食材新鲜、价格实惠、菜品丰富……人均十几块,就能吃到好几个菜,还能荤素搭配,这也难怪年轻人觉得“真香”。

为啥会火?会持久吗

近年来,“朋克养生”“消费式惜命”等年轻人的新型养生实践引发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新华网等近期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可见,年轻人越来越愿意为“健康消费”买单。

同时,调查显示,在营养食品信息获取渠道方面,超过半数的Z世代会通过健康类媒体、自媒体等推荐了解营养食品信息。打卡社区食堂后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贴图,自然也就滚雪球般地传播了出去。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健康焦虑笼罩下的青年人养生实践与心理样态主要包括:由于高标准的健康追求和对健康风险的认知提高等原因,造成了年轻人的健康焦虑;在养生消费中会产生自我提升的想象与感受;结果却因多种原因导致他们认知与行为的失衡,即朋克养生与消费式惜命。无论这些做法是否真的见效,行为实践本身就能够带来满足感与安全感。

社区食堂在年轻群体中的走红,也正是顺应了他们消费方式的改变和健康焦虑的现状。

然而很多“第一批”社区食堂已经倒闭了,具备公益属性的食堂,能否长期运营下去,活跃这个市场还需要多方发力来惠及民生。至于年轻人对社区食堂的“追捧”会持久,还是像其他“网红”餐厅一样最终被淡漠处理,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

性价比高的饮食还能如何获得

“如何用最少的钱获得最高的营养?”“怎么用最少的钱满足人一天的营养需求?”等问题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小的热度。如今,人们所追求的食物性价比=物美价廉+健康营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简单易得的食物中摄取到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据中国食品网资讯,以下7种食物性价比高:

  • 大白菜,富含抗氧化成分;

  • 橘子,富含维生素C;

  • 鸡蛋,优秀的蛋白质来源;

  • 大豆,既有优质蛋白质又富含人体所需的脂肪酸;

  • 胡萝卜,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且便于储存;

  • 鸡肉,在肉类里相对便宜,是优质蛋白质、富含硒、饱和脂肪较低;

  • 大米,能量主要靠大米来获取,温和无负担。

而像我们也同样熟悉的花生、毛豆可是营养丰富、性价高的美食,前提是要煮,而不是用煎炸等方式。西兰花、芝麻也是“明星食品”羽衣甘蓝和奇亚籽的“平替”。

吃,对于许多人来说,已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或满足口腹之欲的存在,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与日俱增。《2022年轻人膳食养生报告》显示,72.1%的年轻人认同“膳食养生”的必要性,并希望通过膳食养生增强免疫力、提升睡眠质量、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

其实,我们也不用过度焦虑,无论选择什么食物,除了要从正规渠道进行购买,更关键的是要均衡饮食。且健康的生活还需关注和调整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等,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拥有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