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瘙痒症,烦躁不安,夜不能寐,消风散症消人安。

 钱首相小泉 2023-07-20 发布于江苏

刘某某,女,42岁,2022年3月12日。患者全身皮肤阵发性瘙痒1年余。症状时轻时重,遇热加重,曾在多处寻医用中西药治疗,瘙痒一直无明显改善。刻下症见:全身瘙痒,遇热加重,皮肤灼热,烦躁不安,夜不能寐,食纳可,二便调。查体:皮肤散在红色抓痕,血痂,无原发皮损。舌红,苔黄,脉数。

诊断:皮肤瘙痒症。

证属:血热风热。

治法:清热养阴,凉血疏风。

拟方:消风散加减。

处方:当归10g,生地15g,防风10g,蝉蜕10g,去头足,知母15g,苦参10g,胡麻仁10g,荆芥10g,苍术10g,牛蒡子20g,石膏10g,先煎十分钟,生甘草6g,木通6g,夜交藤30g,合欢皮10g,丹皮10g,7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诉瘙痒稍有缓解,睡眠转佳。效不更方,稍加减又7剂,瘙痒消失,夜寐佳,疾病痊愈。

体会:本案乃血热内蕴,化热生风而致,属血热风热证,治宜疏风凉血,清热养阴。消风散,是治疗皮肤瘙痒的一个著名方剂。可以消除皮肤之风邪,效果较好,而得名。方中荆芥、防风性味偏辛温,重在开泄腠理,疏解卫气,用量不宜过重,否则反而助热伤营;蝉蜕又名蝉衣,蝉性好动,蝉衣源于蝉,故取其轻清之意,以量小取效;牛蒡子清热疏风,因风疹、湿疹等皮肤病病性大多偏热证,故宜酌大于荆芥防风之类;上诸味,重在疏表和卫,开泄卫气,使风邪有出路。胡麻仁、生地黄、当归是和营养血之品必不能少,营血和,风自息。皮肤病多为外象,其里不解,三焦不畅,气液阻滞,玄府不得疏通,不可谓“治病求本”。方中石膏、知母清泄阳明,解阳明肌表之邪热,有治未病的作用。脾胃在五行属土,分属阳明燥土与太阴湿土,一喜燥,二喜润,湿热之邪于此胶着难解,故用苦参苦以燥湿,寒以清热,苍术燥湿之余,助升太阴脾气,加之木通利下焦,给湿邪出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