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设下空城计,无奈司马不识趣

 品质公共生活 2023-07-20 发布于浙江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面对司马懿的大军,诸葛亮斗胆设下空城计,利用司马懿的狐疑,化险为夷。
孔明的空城计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对方是司马懿,司马懿过于谨慎,深怕中计,于是错失良机。换句话说,孔明发出的“危险”信息,司马懿接收到了。当然,孔明因其长期和司马懿打交道,有这个自信。如果换成别的敌将,孔明的空城计,不一定唱得下去。
概况来说,就是:发出的“电波”,对方要一定能够接收到。要有识情知趣的对手,戏才好演下去。否则,如同林妹妹碰到焦大,互相对不上眼,大概率鸡同鸭讲,出现政策误判。
手头正好找到一本旧书,作者是美国学者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罗斯不了解,安德鲁·内森,可以说是美国的第二代”中国通“,第一代是费正清,安德鲁也正是费正清的学生。安德鲁长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提起他的中文名字,估计知道的人会更多。他的中文名字是黎安友,他培养了一大批美国的中国研究者,也帮助和培养了很多中国学生。海外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也受惠于他。
《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是新华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属于国际问题参考译丛的一本。这本书是写给美国人的,介绍中国在国内外安全事务中的角色和对安全的追求,并对此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在书中,内森和罗斯首先对中国长期以来对安全的追求进行了回顾。他们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国家安全。从古代的长城防御到现代的军事建设,中国一直在努力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
然后,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国内外安全事务中的角色和对安全的追求。内森和罗斯认为,中国在国内安全方面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上。在国际安全方面,中国则更加注重保护自身的利益和维护地区稳定。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中国的安全战略和政策。内森和罗斯认为,中国采取了一种“空城计”的战略,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决心来遏制潜在的敌人。
总体来说,两位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对中国外交的观察是准确的。“长城”是缺乏安全的隐喻,“空城计”则是某种程度的震慑和“虚张声势”。换言之,二位专家对美国人说:真不用担心中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他们周边环境复杂,有迫切的安全需求,很多做法,只不过是以各种形式重现”长城“;同时,很多做法,看似有危险性,但也是“虚张声势”而已,如果城楼抚琴的诸葛亮,掩盖的是文化心理上的“不安全”。
当然,对于今天的年轻朋友们来说,无论是“长城”的安全匮乏,还是“空城计”的不得已的“吓阻”策略,都过时了。我们要自信地“设计”未来的世界新秩序。
然而,满腔的豪情与冷冰冰的现实并存,是世界的常态。当掀了桌子、撞了南墙后,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什么“心想事成”。认清楚自己在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然后游戏才能继续玩。
于是,向“老朋友”发出信号,想重续前缘。52年前那个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被邀请上了城楼观礼台,领袖希望向世界传递一个中美和好的信号。无奈尼克松不懂中国文化,理解不了中国人的“微言大义”!
也有一种说法,斯诺当时在美国社会,影响力约等于零,所以根本没人把他上了某门城楼当回事,更不用说去解码背后的“信息”。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明明收到了“信号”,但估计装傻,如同司马懿变成了莽张飞,不管不顾,没有博弈精神,只会蛮干到底。
会不会还有一种状况:司马懿明知道诸葛亮在“虚张声势”,明知道是“吓阻”,却偏偏要“配合演出”,非要将“空城计”说成是“十面埋伏”?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可以说:今天的美国决策者们,大概率已经不再相信安德鲁和罗斯的劝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