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谈谈党员干部的人格魅力

 冬歌文苑 2023-07-21 发布于北京

谈谈党员干部的人格魅力

孙明||吉林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很吸引人的力量。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员干部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和骨干,是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人格魅力如何,关系到党的各项事业,直接关系稳定和集中统一,关系到各项任务的完成。

坚守初心,看信仰魅力。“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这是我们曾经面对鲜红党旗,郑重举起右手,作出的庄严承诺。那一刻相信很多人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思绪万千、倍感自豪,这种自豪来自内心的坚定选择,来自扣人心弦的誓词,来自无上荣光的称谓,这种自豪也赋予了党员干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力量、勇气和激情。然而,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有的党员干部让金钱束缚了理想、低俗改变了初心、浮躁干扰了动力,面对花花世界总有一种吃亏心理、攀比心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感叹:“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近些年,这种信仰在个别党员干部心中弱化了,他们思想上是不是完全入了党?行动上是不是自觉为了党?灵魂上是不是始终跟随党?对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身后留什么是不是真正清楚还要划上一个问号。答案就是忘记了出发的“原点”,信仰信念的初心必然渐行渐远。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始终是全民敬仰的精神丰碑,要想赢得全社会尊崇,就要像 “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问问自己,在前行的路上,面对鲜花和掌声、艰难与困苦、利益与诱惑,曾经庄重承诺的时刻,曾经铿锵有力的宣誓,是否已变得模糊和久远?那颗坚守信仰的初心是否也因岁月的冲刷而斑驳失色?

敬畏法纪,看操守魅力。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臣万钢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活。”党纪国法不仅是开展工作的依据、规范言行的标尺,更是约束权力的枷锁、惩治腐败的利器,不敬畏法纪就会胆大妄为。俗话说,要让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疯狂之后带来的就是灭亡。党员干部如果不敬畏法纪,最终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些党员干部自认为就是法的化身,不赞同自己、意见不和的就是“违法”,听不了别的“声音”,以权压法,狂妄至极。黑格尔告诫我们:“世间一切荣誉财富皆有其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会毁灭。”历数那些涉案金额巨大的大案,贪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轨迹:什么党纪国法?在我的地盘上我就是“老大”,我就是“法”,“县官不如现管”,为所欲为,随心所欲,无限放大自己的权力。越过“底线”的胆子越来越大,栽跟头的危险越来越高。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列出一个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说的是一个人幸福与否,效用是分子,欲望是分母,欲望越小,幸福指数就越高。新形势下,党中央改进作风和惩贪治腐的决心更加坚定,“打虎拍蝇”将成为常态,各种诱惑也会更加隐蔽、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党员干部只有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坚定人格操守,多看前车之鉴、多思警示之言、时刻把心管住,不贪不占立身纯正,“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守住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升华人生境界,永葆操守本色。

直面困难,看担当魅力。清朝后期,道光皇帝面对烟毒肆虐,下决心禁烟,但28份奏议只有8份表示赞同。在这些王公大臣中,湖广总督林则徐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支持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关头最见人之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向来就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光荣传统,它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不弘毅”,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岳飞所说的“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魏徵不顾个人安危敢于进谏,换来的是政治清明,谭嗣同为求变法视死如归,换来的是国人的觉醒;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英勇就义,换来的是革命者的前赴后继。担当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也是 新一代党员干部的殷切希望。战争年代领兵打仗,为什么干部手臂一挥,战士们就拼命打冲锋?根子在于对战士肝胆相照、生死相随的情感信任。革命先辈用豪情和热血,创下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业;作为党员干部更应用自己的赤诚和本领,托起强国梦想,要有传好单位接力棒,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时间和群众检验的业绩;要有直面歪风邪气的正气,敢于较真碰硬,身心充满正能量,形成担当光荣、避事可耻的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要有敢于担责的大气,敢于对失误负责,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不断提升能力和修养。宽以待人看胸怀魅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看他人长处,就会照见自己的短处,有“思齐”之参照,能够取长补短,用人所长。多看人长处,就能发现和调动积极因素,做到宽容待人,虚心对己。

提升修养,看道德魅力。 党员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以严格的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现实中,有这样一些党员干部:他们道德标准或水平不高,自我感觉却很好。在各自的岗位上,几乎没有表现出与身份相匹配的道德感召力,多见鲁迅讽刺的“劣根性”。道德是心灵之锁、灵魂之绳,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底线,那就什么事都敢做,什么格都敢破;如果一个党员没有良好的德性,就会是非不分、善恶混淆,谈何党性。《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栽秧。”一个人呢如果没有与职位相匹配的德行,结果不言而喻。养大德方可成大业。道德的攀登,是精神的历险、灵魂的壮游、内心的反省、意志的砥砺,是西西里弗斯推石上山的苦修。“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惊涛骇浪的海洋,时刻与外在的诱惑和内心的欲望作斗争。加强品德修养是一辈子的事,谁都没有豁免权。党员干部必须澡身浴德,以滴滴泥沙垒成道德高山,切实当好精神向导和道德模范。以德立威。大量事实说明,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往往是从思想蜕化、道德变质开始的。突破这个底线,就从心理上拆除了道德的篱笆。不仅内心备受折磨,也是一种难以摆脱的惩罚,更是一场殃及子孙的灾难。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以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孙明,80后,原海军东海舰队某部教导员,现就职于某物业公司,业余时间爱好文学创作,擅长散文、议论文,曾有多篇文章被全军政工网,人民海军报,政工学刊,政工导刊,海军杂志转发。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