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持彩练当空舞(5)

 宜昌石头书屋 2023-07-21 发布于湖北

  

翻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党史,曾经产生过若干个“之最”和“第一”,长阳乐园村诞生的新中国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就从这里走向全国,影响世界,并被列入新中国70个“第一”之列;在建党百年之际,国家卫健委党校出版的《百年卫生,红色传承》一书中,被誉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农村合作医疗创始人之一、家住原杜家村的覃祥官(1933-1978)的名字与付连璋、屠呦呦、钟南山等赫然同列。

1964年春天,长阳县乐园公社党委把仅仅只读过3年私塾的覃祥官送到县中医进修班学习。一年后学成归来,成了乐园公社卫生院的一名医生。据史料记载,1966年3月,乐园公社大面积爆发麻疹、脑膜炎和百日咳疫情,全公社4337人,染病倒床的达1000多人,占总人口的33%,于是县里积极组织力量扑灭疫情,但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还是有两户人家的孩子去世。

出生贫困的覃祥官,对农民的病痛寄于深深的同情。用他自己的话说:“过去,我们组织起来办信用社,农民摆脱了高利贷的剥削;组织起来办供销合作社,摆脱了奸商的剥削……我们为什么不能组织起来,实行合作医疗,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和疾病作斗争呢?”

没过多久,覃祥官就通过深入各生产队调查摸底,拿出了《关于乐园公社杜家村大队试行农民合作看病的草案》。他的想法和草案,得到了乐园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重视与支持。1966年8月10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乐园公社杜家村大队卫生室”挂牌了。覃祥官主动辞去公社卫生所医生的“铁饭碗”,在大队卫生室当起了记工分、吃农村口粮的“赤脚医生”。

经长阳县委办公室调研员李茂清主任介绍,现任乐园村医生李发从早就在纪念馆门前恭候宜昌炎黄经济专委会的老师们。他给我们介绍说,当年按照乐园公社合作医疗有关规定,生产队社员每人每年只需交一元钱,每次挂号费5分钱,就可以保证享受一年的免费看病吃药,当地人戏称是“151”项目。同时,以“三土”(土医、土药、土药房)、“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为特点,各大队都下拨了田地开辟成药园,栽种了大量经济实用的常用易植药物。与此同时,还号召群众上山采药,用于交药付钱或记工分。这样不仅减少了合作医疗经费的开支,也减轻了农民负担;不仅做到了“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体现了“出钱不多,治疗便利;小病不出寨,大病不出队”的好处,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发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1968年秋,一份反映乐园公社合作医疗情况的调查报告,几经辗转送进了中南海。主席在看过相关报告后,亲笔写下了4个字的批示:“此件照办”。1968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长篇调查报告,专题报道了覃祥官创办农村合作医院卫生室的事迹。高度赞扬“合作医疗是医疗战线的一场大革命”“它解决了农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困难……” “值得在全国推广”。

1974年秋,覃祥官作为“全国赤脚医生代表”,随同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访问日本,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主席当面对覃祥官说:“你搞的那个合作医疗,很好嘛!它使贫下中农的健康有了保障,人民群众欢迎啊。”乐园首创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时轰动海内外,覃祥官先后应邀出访日本、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被西方国家誉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典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