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散文)也许我命中注定忙碌

 山东刘福新 2023-07-21 发布于山东
       (散文)也许我命中注定忙碌 
         图片来自本县文友路来森博客)      

        

 

                也许我命中注定忙碌

                            ——近来文事之八

 

                             文 

 

    本来呢,为县政协撰写的文史书籍业已完毕,11月份也由“中国文史出版社”顺利出版了,这些日子当是自由支配的时间,我早就想着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看看本地文友送来的以及网友寄来的大作,然后凝神静气写点读后感,也算对关心着我甚或期待着我的朋友的一个交代。

 

    除此以外,要写的实在太多了,譬如我的《聊斋志异艰涩字词浅解》、《近来文事活动札记》,待整理的两篇中篇小说,还有四五位纸质报刊编辑朋友的约稿。另外,我的《宴会轶事系列》、《文革时期小人物系列》、《办公室里的故事系列》、《撰写文史资料拾零系列》都亟待撰写。而最急着整理的是在博客和“榕树下”为网友写的古诗词(大部分属于评论中的即兴发挥,得费功夫逐一到博友文章评论栏里寻找),想把它们集中起来修改一下,然后发到博客或者“榕树下”,同时为我的《雕虫斋诗词选集》的出版做准备。还有,我的几篇旅游散文也亟待整理出来,譬如今年五月黄金周携家人游览了青云山、青云湖,迄今还未能形成文字。

 

    可是鄙人写作速度越来越慢了,究其原因,琐事缠身是其一,但主要原因是加强了责任心,不愿意把浅陋的东西拿出来,所以不瞒诸位,真觉得举步维艰。每每在书房坐定,刚写个开头就卡壳了。即使多年积累的有信心的稿子,写起来还是把握不住,即使其中的大段已定,而辞气疾徐、份量轻重、角度正侧、文理疏密、色泽华素、神情温萧之间,处处有毫厘千里的困惑,只能反复掂量打磨,这样自然只能写得极慢极慢了。

 

    最近,在“榕树下”的“雀之巢”社团论坛里看到了一条跟帖,就提到了对博客文章的质疑,他说:“这博客那空间的,多半是写出来显示给众人看的,目的性太强,加上时间本来就仓促,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华而不实滥竽充数,要么夸夸其谈云里雾里。”“心态浮躁是通病,也是软肋。”这真是一语中的,老朽深然其说。

 

    令老朽喟叹不已的还有博客文章评论的几大怪,譬如“评论条数比阅读次数多”,究其原因,圈主或管理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根本不用读作者的文章,仅仅凭着主观臆断甚至人情面子就“加精推荐”了。这种鬼现象,如其说是尊敬作者还不如说是戏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不读作者的文章,你凭什么加精推荐?所以,我在给《中国作协》等几个圈子的作者推荐文章时莫不认真批阅稿子,真正做到评论有的放矢,推荐理由充分。但令我十分失望的是,有的管理员根本不理睬作者的反应,更不去看别人的信息反馈,即使人家批评他甚至叱骂他,他也茫然不知。在鄙人的文章评论栏里,就有老朽好多学生强烈指责某些管理员的事,譬如有个圈子预先将“推荐语”制作的十分卑鄙粗俗,让人看了都脸红,简直把圈子的脸面丢尽了,可那个圈子的圈主与管理员照常大放厥词,如同无头苍蝇似地满天飞,细菌遍地撒,劣话到处放,还自以为得意,真不知道他是“失了家教”还是天生的无耻透顶?另外,有的作者也令人生厌,或者不知道知恩图报,或者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或者干脆耍泼皮无赖,凡此种种,都说明网络的极端浮躁。

 

    近来,几位纸质报刊的编辑朋友屡屡催稿,可我不想粗制滥造,贻误读者,只能一拖再拖;即使是自己说了算的博客文章,也不好意思随随便便地发出来。

 

    自从去年4月上网以来,先后在《红袖添香》、《榕树下》、《池塘边》发了不下四百篇网络文章,被网友赞为“多产作家”,但是“有得必有失”,我的读书时间被无情地剥夺了。读书少了,必然会心虚。原来还以为整天在网络上奔走,好的网络文章读的不少,给人家评论的也不少,凭着自己多年来的文学积淀,“老本”吃个十年八年也不在话下。但,我的想法大错特错了,网络是十分浮躁的,一年多的经历使我的体会太深了。因此萌发了一个愿望,想利用这个空隙,定下心来,认真地读几本书。于是郑重其事地列了一个表,列在首位的是今年夏天购买的《容斋随笔》,此书由宋朝洪迈所著,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既有宋代典章制度,更有历史事实、政治风云与文坛趣话,它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卓然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之上,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为历代皇家必藏的珍贵书籍,千百年来一直为学界津津乐道。就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临近故世时,枕边亦由此书相伴随。

 

    谁知刚赋闲不几天,诗友范永来打电话说是来我家,原来他要出版一部诗集,要我给他修改一下。范与我都是中华诗词学会的,是上世纪80年代就要好的朋友,我痛快地答应了,并且主动承担了打一部分字的任务。不几天,文友朱彬占也来了电话,“您在县政协的活儿完成了吧?我有一事相求呢。”原来,他要出一本散文集,要我为其校正、修改书稿。朱彬占是从政协秘书长任上退居二线的,可他却是个典型的农村文人气质,因为他在农村的阅历很深,以前出版的几本散文集散发着浓厚的农村气息。他的为人十分随和与诚恳,深得文友敬重。我更不能推辞,也爽快地答应了。

 

    更何况我与他们居于城里,交契苔岑,艺趣相投,时相砥砺,不时造访,早成莫逆。既然受人之托,那就忠人之事,岂可儿戏?这样一来,我不得不把博客暂时关停了二十天。原来推断完成朋友所托必得一月有余,可我谢绝许多应酬,下大决心,从朝到暮,埋头苦干,即使腰再酸背再痛,也不停息。

 

    今天大儿子从新加坡打来越洋电话,问我最近为何没有更新博客文章,我说“给你范伯伯和朱叔叔校对、修改即将出版的书稿呢”,儿子心疼地频频嘱咐我“不要累着”,我连声答着“你放心,累不着”,可是心里想,不受累是假的,但既然许诺了的事,就当尽心竭力,总而言之,我得对得起朋友!当然了,若想对得起朋友,只有忙碌。

 

    也许,我的命里注定——要忙碌一辈子!

 

                              完稿于2007年12月23日22:30

 

       (散文)也许我命中注定忙碌             (散文)也许我命中注定忙碌

              

                右图:《陶庵梦忆》为明朝张岱所著。亦为案头枕边珍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