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

 神医圣手 2023-07-21 发布于四川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

▲“明清小冰期”同期的印度饥民

01

崇祯三年(1630年)旱;四年,旱;五年,大旱;六年,郑州大水,黄河冰坚如石;七年,夏旱蝗;八年,夏旱蝗;九年,夏旱蝗......

这是明末文人郑廉,在《豫变纪略》中记载的河南七年大旱。

河南不是孤例。

事实上,崇祯年间,明帝国的华北、西北等地区,都在遭受连年旱灾。

干旱程度之深、受灾范围之广,触目惊心。

崇祯十二年(1639),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又是旱灾伴随蝗灾,百年一遇。

崇祯十三年(1640),百姓还没从连年天灾打击中恢复,千年一遇的大旱又来了,这也是自汉代以来,中国最严重的干旱事件。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

久旱之下,别说丰收,就连收成都难,饥荒也随之而来。

灾情最严重的山东西部,饥民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就吃腐尸活命。

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公开的人肉市场。身体被当成肉卖的的人,称之为“菜人”。

纪晓岚曾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一段骇人“菜人”听闻:

崇祯年间,山东、河南大旱蝗,妇女小孩被绑到市场去卖,这叫做菜人。屠夫对待菜人,就像杀猪宰羊一样。屠夫招呼客人:“让您久等了,我去先砍个蹄膀来。”客人还没弄明白咋回事,就听到一声惨叫。只见厨房里,一个女菜人的右臂已落地,疼得在地上打滚。另一个菜人吓得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她们看到客人过来,就一起哀叫,一个求快点死,一个求救命。

02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崇祯年间,大江南北都爆发了规模巨大的瘟疫,西北地区尤甚。

崇祯六年,山西首先爆发大规模瘟疫,紧接着,传到了陕西和蒙古南部。

崇祯十四年,瘟疫传到北京大名府。没多久,又传到了天津,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死了,“排门逐户,无一保全”。

崇祯十六年,疫情进一步加剧,北京及周边地区同时大爆发。

“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北京城中每天死亡人数超过万人,运送棺材出城的队伍把城门都堵了。

当时的记录里,“瘟蝗沴厉,尸山血海,万死一生”,“绝户”“灭门”之语,不断出现。

据统计,明清之际华北三省的死亡人口中,至少有5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于瘟疫。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

03

明中后期频发旱灾、蝗灾、瘟疫,跟当时处于“小冰期”有关。

在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就进入到一个比较寒冷的时期,直到20世纪初期结束,这个阶段被称之为小冰期。因为这一时期跨中国明、清两朝,所以被称之为“明清小冰期”。

'明清小冰期”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冷暖变化和干湿变化异常,冬季十分寒冷,而夏季十分干旱,且洪涝灾害频发。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

▲两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明末小冰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有记载以来最冷的一段时期。

频繁的极端天气,对大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农作物减产,百姓成饥民,但明朝廷并不抚恤百姓,反而进一步对百姓敲骨吸髓,搜刮掠夺。普通百姓根本无法生存,于是又产生了大量的流民。

流民和饥民一结合,农民起义就会如火如荼地发展开来。

李自成就是其中代表。

李自成的青年时代,是在连绵的旱灾中度过。好不容易干了一个驿卒的工作,又赶上大明饥荒严重,税收不足,财政收紧,裁撤驿站,李自成下岗失去活路,于是落草为寇,揭竿而起。

李自成抄没权贵粮仓后,动辄就大手一挥,“令饥者远近就食”。再加上“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诱惑,饥民流民 “竟德之,竟多归附”。

一个失业公务员的造反,转眼就成星火燎原之势,跟极端天气造成了大饥荒,密不可分。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

▲李自成画像

04

'明清小冰期”还造成北方边境的各游牧民族,不断侵犯中原王朝,深刻影响晚明战局,最终实现明清易代。

在北方,蒙古和女真等民族靠牧草来维持生计,当气候进入寒冷周期,湿度降低,连年旱灾,导致牧草生长受到很大影响,草原沙漠化现象严重。

草原上活不下去,游牧民族就必须南下掳掠才能获得生存机会,于是战争一触即发。

事实上,努尔哈赤对明朝发动战争,就是因为女真人出现粮食危机,南下以掠夺资源,度过饥荒。

皇太极也曾主动向崇祯提出和谈,希望恢复通商,以和平方式获取中原物产。他两次对朝鲜发动战争,也是为了将朝鲜纳入管辖,获取更多粮食。

而且,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还利用天灾,继续拉拢争取蒙古贵族,坚持“恩威并施、利益诱惑、情感笼络”的政策,使得蒙古诸部逐渐归附,转而联合一道攻打明朝。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

▲努尔哈赤画像

05

再来看看明帝国的主人崇祯和权贵大臣们,这个时候都在干什么。

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

这段记录同样出自明末的《豫变纪略》。

连年饥荒,崇祯却只想让百姓勒紧裤腰带,把银子拿出来,支援中央打仗。

王朝将倾,崇祯还是刚愎多疑,多少名臣名将最终被他猜忌,以致最后无人可用。

至于大臣们,面对起义军,不说怎么应对,第一反应都是先甩锅。李自成的起义军都打到北京城下了,还舍不得捐银筹军饷。等真见了李自成,又秒投降,转头就做了带路党,钱银也都被搜刮去。

天灾难以避免,但如何应对天灾,则是人力可以左右的。

正如张文木先生在《气候变迁与中华国运》中说的:“天有冷暖,人有祸福,人定兮胜天,人不定兮天胜,其间的差别是政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