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飘带岁月”散记系列⑥:校练场上忆阅兵

 京都闻道阁 2023-07-21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文丨彭化义

在老虎尾南山的北坡下,有一片宽敞的草坪,上面耸立着一座高高的拱形大门,这便是当年清代阅兵的场地——校练场。
清晨,旭日的阳光跃过东边黄金山,穿过山下的出港水道,伸出长长的手掌,为山顶炮台涂上一层金黄色盛装。山坡下的清代校练场遗址,静静倚靠着山体,周边长满了青草。青草上闪耀着晶莹剔透的露珠。
站在校练场遗址的草地上,放眼军港内,看到的是一派安谧。那历经沧桑的百年船坞,那历久弥新的舰艇码头,那常年不眨眼的导航灯塔,仿佛都在述说军港的辉煌与悲伤。在这种辉煌与悲伤的交织中,清廷海军对这个军港倾注的深情,似乎也格外耀眼。为这一光环倾注大量心血的,在朝中莫过于号称“北洋海军董事长”的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了。150多年前的 1886年5月,醇亲王亲临旅顺老虎尾校练场校阅驻守的清兵,他不辞辛苦,飞舟跨海,前来这里阅兵视察,规划海军远景。陪同醇亲王那次检阅的,有北洋海军衙门帮办李鸿章,海军衙门几乎出动全体高级官员陪同。对此,中外报刊竞相报道,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出10艘和6艘军舰参加观礼。

那可是一次场面宏大、气势空前、对清军影响甚远的阅兵!
5月5日这天,天高云淡,海宽水阔,李鸿章命天津机器制造局总办潘俊德、水师营官郑崇义、总哨黄春元带舢板船23只、长龙座船3只,从天津沿运河北上通州迎候。那时,京津之间尚无铁路相连,所以,相比骑马或乘轿,水师木船显然更为舒适。
5月14日,醇亲王动身出京,先骑马至通州换长龙座船,在马头村和杨村分别过了一夜。醇亲王乘坐的这艘长龙船上,一幅巨大的“帅”字帆挂在船体上部,迎风招展。
16日下午,醇亲王一行到达天津,先是入住海光寺行辕,接见直隶文武官员。海光寺原是津门名刹,1858年《天津条约》在此签订,在后来的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

17日,醇亲王在海光寺会见各国驻津领事。期间,还与李鸿章及随行的帮办海军事务大臣善庆拍摄了一张合影。这天中午,他在海河畔乘“快马”小轮船赴大沽,文武官肃立岸上恭送,上万百姓扶老携幼围观如堵。醇亲王见状甚喜,命随行德国摄影师来兴克“以照相法影之”。而后,行60里到海河下游,率领护卫、太监等人登上“海晏”轮,海军衙门、神机营人等人员登上“保大轮”,顺江而下夜泊大沽口炮台下。有官员留下日记描述:舟过新城时,军队在两岸跪迎,“旌旗迤逦二十余里”。
18日凌晨丑时,醇亲王一行正式乘船出海。丑刻时间为凌晨1点到3点。这一天是阴历十五,月明潮涨,海风拂面。醇亲王的船队,从天津大沽口入海,由10余艘铁甲军舰护航,“海晏”在前,保大轮随后,在北洋军舰护航下,前往旅顺。在船上,醇亲王看着海上的战船,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劈波前行,豪迈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于是奋笔疾书,写下《航海放歌》:“危坐入东海,飘飘心迹真仙宰。沧波万叠涌艨艟,又疑云烟出没笼崴嵬。西送月无痕,东瞻日初浴,除却升沈赤白丸,惟有滉漾一色连天绿!醇王的豪迈之情,恰如当时新生的北洋舰队,龙旗猎猎游于大海之上。北洋舰队主力铁甲舰“定远”、“镇远”,巡洋舰“济远”、'超勇”、“扬威”,和南洋海军的巡洋舰“南琛”、“南瑞”、“开济”为醇亲王乘坐的“海晏”号列队护航。“海晏”之后,又有“镇东”等6艘炮艇。可以想见,海面旭日东升,在朝阳的辉映下,一艘艘披着金色霞光的战舰,在波光粼粼中昂首前进,身边白浪如花,头顶天云伴随,是多么的壮观和令人心旷神怡啊!最令醇亲王感到震撼的,还有那两艘7300吨的主力舰“定远”、“镇远”,更让他心生震撼,神情飞扬。
20日,醇亲王亲自来到设在旅顺老虎尾的校阅场,检阅驻防辽东的朝廷守军。这一夜,旅顺下了小雨,老虎尾的雨似乎下得更大一些,山坡上的草丛都是湿的,人马驶过的校练场上,辗出道道辙印儿,但是,老虎尾的天空格外晴朗,不远处的海上,风平浪静。

这天上午,阅兵中的醇亲王还接见了英国驻烟台领事官宝士德,以及前来观摩北洋水师阅兵的英国海军提督哈密敦及各军舰舰长共11人。会见结束,在李鸿章提议下,他们用洋法照相,“英提督甚喜,遂聚立照焉”。虽然这张照片没有传世,但根据这张照片制成的版画却在海外得以流传,通过这张版画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盛景。醇亲王在《唔英国水师提督哈密敦》一诗中的注释描绘到:“会毕留照一相,余与(李)相国、(善)都统中立,丁汝昌于左,哈密敦于右,其余各大员官弁兵丁洋人以此分立。”客人离去后,醇亲王传谕:“在事文武,上至提镇道府,下讫护卫队长,人各照一相。”当时,醇亲王还为此另赋一诗:《照相得句(粤人梁时泰洋人来兴克)》:“衣冠共是军中侣,形貌共联海上缘。朂尔同人须自勉,汉家麟阁冀他年。”这批照片中,包括了李鸿章麾下主要洋务干将,如直隶候补道盛宣怀、津海关道周馥、直隶候补道袁宝龄(袁世凯的叔叔)等。同时,还有后来领导甲午陆战的宋庆、徐邦道、左宝贵、叶志超等将领,很多人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留下影像照片。
在老虎尾检阅之后,奕譞又登上黄金山炮台,8艘战舰会集黄金山以南水深处,表演布阵与射击。浅水区又有5艘鱼雷艇冲出,施放鱼雷演练。醇亲王看后,极为高兴,与观者击掌喝彩。

21日,醇亲王特地参观旅顺鱼雷厂,见到了现代化的机械。工厂里,奕譞和那些见到他“惊惧下拜”、“不敢仰视”的学堂学生说笑谈天,全然没有一点大清王爷的官架子。醇亲王传下命令,除了李鸿章安排的饭菜,别的军营、工厂准备的酒食一概拒绝。看来,地位显赫的醇亲王,还颇有几分“体恤下情”的风范呢。
这次检阅结束后,醇亲王在上奏的章折中提出了几个建议:一是南北洋海军舰艇数量少,需继续引进,北洋军舰的数量需要加强;二是海军要专设提督、并制定章程,形成定制。
奕譞的奏折直接影响了朝廷的决策,促成了1888年北洋海军的完整成军。
1891年元旦醇亲王病逝。病危之际,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前往探视。醇亲王解下戴在身上的一块如意交与光绪帝,这块如意是当年醇亲王巡阅北洋海防后慈禧所赐的。醇亲王特地嘱咐光绪:“勿忘海军。” 听闻醇亲王去世后,北洋海军各舰以西式海军礼节降半旗10日,表达了对这位大力支持海军建设的亲王的敬重之情。醇亲王去世后,北洋舰队和李鸿章失去了最理解和支持他们的人,北洋舰队未能再进行扩充,直到甲午海战全军覆没。
历史已远去,山河依旧在;巍巍西鸡冠,无语低徘徊。校练场的残砖碎片尚在,但昔日大清海军的影子早已荡然无存。与之对比的是,山峦之下,海岸之边,一艘艘威武的新型战艇要么静卧待旦,要么鸣笛出航,正在演绎着一场场生动的时代活剧和强军大剧……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彭化义,退役海军大校,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现居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