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教授的拐杖 2023-07-21 发布于北京

尼康2021年12月发布尼克尔 Z 28-75mm f/2.8,去年9月又推出尼克尔 Z 17-28mm f/2.8,再加上线路图上的“70-180mm”,尼康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试图在Z卡口上重新定义“小三元”,将小巧轻便和f/2.8大光圈兼而有之。今年6月该系列最后一位成员尼克尔 Z 70-180mm f/2.8 正式亮相。

“70-180mm f/2.8”这一规格并不常见,而类似规格的“70-200mm f/2.8”则是各家“大三元”主力产品。在无反系统中同规格仅有腾龙2020年推出的70-180mm F/2.8 Di III VXD。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尼克尔 Z 70-180mm f/2.8重新定义了“小三元”长焦特性

- 01 -

外观设计:采用外变焦设计,体积较为轻巧

设计上尼克尔 Z 70-180mm f/2.8 与尼克尔 Z 28-75mm f/2.8类似,如同后者拉长版,镜身采用光滑的缎面涂层,型号上方配有尼克尔标识,非“S-Line”系列镜头的双环设计几乎没配有开关按键。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这支镜头比尼克尔 Z 28-75mm f/2.8更长一些,与尼克尔 Z 70-200mm f/2.8 VR S相比短了7cm。由于采用外变焦设计,在变焦时镜筒会伸出或缩回。重量上,尼克尔 Z 70-180mm f/2.8仅为795g,比同规的70-180mm F/2.8 Di III VXD更轻,与尼克尔 Z 70-200mm f/2.8 VR S相比,更是轻了约565g。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180mm端镜筒会伸出

镀膜方面,镜头采用是的SIC尼康综合镀膜。另外,这款镜头前端带有防污氟涂层,易于擦拭油污。

尼克尔 Z 70-180mm f/2.8采用67mm的滤镜尺寸,与尼克尔 Z 28-75mm f/2.8、尼克尔 Z 17-28mm f/2.8相同。这对于长焦镜头来说尺寸相对较小,并且三款f/2.8变焦镜头可共享镜头盖和多种滤镜,让用户能尽量减少拍摄时携带的器材。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这款镜头采用“双环”设计,变焦环更宽采用条棱,控制环(对焦环)则是十字纹纹理的滚花,不同的纹理有助于加以区分,而且控件之间被分隔开,以防止意外误操作。这一变化是自尼克尔 Z 微距 105mm f/2.8 VR S开始的新设计。细节上,变焦环的橡胶部分与镜头前镜筒之间具有微小的但很重要的间距,消除了在焦距缩小至70mm时手指被夹在中间的风险。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控制环默认起到对焦环作用,可以进行手动对焦,相机还可以分配给控制环其他功能,包括ISO感光度、光圈和曝光补偿,从而提供更直观的操作。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尼克尔 Z 70-180mm f/2.8采用步进马达 (STM),无论是拍摄照片还是视频,都可以快速、安静的对焦于移动主体。需要注意的是这款镜头并没有对焦(M/A)开关,需要手动对焦时需要用户在机身界面上设置,这对于经常切换AF/MF的拍摄工作并不够便捷。这款镜头70mm端,最近对焦距离可达约0.27m。安装增距镜TC-2.0x时,这款最大复制比率约为0.96倍,提供接近实物大小的还原。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 02 -

镜头锐度表现:全开光圈中心锐度不错

一下面我们看一下尼克尔 Z 70-180mm f/2.8的光学素质:笔者测试使用尼康Z 8作为机身。拍摄使用RAW+JPG、AWB设置、ISO 100。

为了测试这款镜头的解析力,我们采用中距离拍摄地图的方法,该拍摄距离常被用于拍摄人像和特写。(图左为中心位置,图右为边缘位置)

70mm端中心和边缘锐度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2.8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4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5.6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8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11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16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22

70mm端在全开光圈下,中心锐度不错,而最边缘画面则明显肉一些;光圈收到f/4时中心锐度小幅提升,边缘暗角减轻,锐度稍有改善;在f/5.6-f/8.0两档光圈上中心依旧出色,边缘锐度明显提升,达到最佳光圈范围;f/11-f/16时,画面锐度有轻微下降,但还可以接受;f/22时整个画面已经比较肉了。

180mm端中心和边缘锐度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2.8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4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5.6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8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11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16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22

镜头180mm焦距在全开光圈下中心锐度不错,画面最边缘锐度尚可,比中心稍差;光圈收到f/4时中心锐度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出地图纸面纹理),边缘画面由于暗角明显减轻,画面有一定改善,但锐度提升并不明显;f/5.6-f/8之间中心依然保持高锐度,边缘画面明显提升,这两档光圈边缘锐度较好;当光圈收到f/11-f/16时,镜头锐度开始出现轻微下降,但还在接受范围内;f/22时,该镜头受到衍射影响锐度有些差,但表现比70mm端更好。

- 03 -

畸变表现:镜头变形非常轻微,可忽略不计

畸变是五种基本像差之一,不影响镜头成像精细度。在摄影中,一般广角镜头容易产生桶形畸变。长焦镜头容易产生枕形畸变。畸变与物像点离光轴的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像四角的畸变比物像的四边的畸变程度大。我们本次测试的镜头焦距为70-180mm,中长变焦镜头易出现枕形畸变。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70mm端畸变控制效果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180mm端畸变控制效果

这款镜头无论70mm端还是180mm畸变都非常小,完全可以忽略。这款镜头机内畸变控制开关为灰色,RAW文件已内置镜头配置文件,均为校正后效果。

- 04 -

色差表现:整体紫边控制较好

我们用镜头拍室外树梢,由于树枝与天空形成大光比,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树叶树枝边缘,来判断色散程度。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70mm端光圈F2.8/F3.2/F3.5/F4紫边情况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180mm端光圈F2.8/F3.2/F3.5/F4紫边情况

在70mm端f/2.8下个别树叶边缘有轻微紫边,光圈收缩紫边会逐步减轻,f/4.0之后紫边已经比较轻微,可以忽略;再看180mm端,f/2.8全开下有轻微紫边,光圈收缩f/4.0时紫边可以完全消除。总的来说,这款镜头采用的5枚ED镜片、1枚加强型ED镜片,确实明显可以减轻色差。

- 05 -

抗眩光表现:抗眩光能力一般

70mm端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2.8抗眩光效果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8抗眩光效果

180mm端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2.8抗眩光效果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光圈F8抗眩光效果

官方并未强调尼克尔 Z 70-180mm f/2.8的防反射镀膜技术。笔者用70mm端和180mm端分别拍摄从树叶中透出的阳光,光圈分别设为f/2.8和f/8。从实拍来看70mm端全开存在较为明显鬼影,光圈收缩鬼影进一步外扩;180mm端,全开有较明显鬼影,而收缩光圈(f/8)眩光和鬼影会进一步加重。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实际抗眩光效果比较一般,建议用户还是带上遮光罩,尽量减少杂光的影响。

- 06 -

星芒表现:星芒效果比较一般

星芒效果,属于光线绕射的特殊现象,一般导因于镜头光圈缩的太小。星芒的形状对称与否,完全取决于镜头的光圈叶片形状,而芒数的多寡则取决于叶片的片数。奇数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是叶片数的两倍,也就是说光芒会向两个方向延伸,而偶数光圈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和叶片数相等,有一个方向延伸的光芒和相对的重合了。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70mm端星芒表现效果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180mm端星芒表现效果

使用这支镜头的f/11小光圈拍摄远处路灯时,可以看到它会产生18条星芒线,如果深究星芒形态,光芒偏短有些发散。

- 07 -

背景虚化:虚化效果明显,但焦外成像比较生硬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70mm端光圈F2.8虚化效果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180mm端光圈F2.8虚化效果

全开f/2.8光圈下,70mm端虚化较强,但光斑有些散乱存在二线性;而180mm端由于焦距更长,在f/2.8下虚化程度明显增强,焦外光斑有所增大,但仍有些偏硬。

- 08 -

镜头呼吸效应:整体控制良好

尼康强调尼克尔 Z 70-180mm f/2.8通过减轻对焦呼吸的影响,用户可以在视角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将焦点从前景切换到背景。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演示视频中,尼克尔 Z 70-180mm f/2.8的70mm和180mm端全开光圈MF过程中对焦位置在远近不同变化,70mm端和180mm端画面视角变化并不明显,这款镜头较低的呼吸效应有助于视频录制视角稳定。

    实拍样片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测评 | 重新定义“小三元”长焦标准:尼克尔 Z 70-180mm f/2.8

    测评总结

    尼克尔 Z 70-180mm f/2.8整体素质出色,只是在个别项目上与“S-Line”的尼克尔 Z 70-200mm f/2.8 VR S存在差距,比如焦外柔和度、星芒形态等。考虑到两者差价,尼克尔 Z 70-180mm f/2.8拥有出色的中心锐度、低呼吸效应以及近摄能力,虽然镜头采用外变焦设计,但换来了更加轻便小巧的机身。

    开篇笔者曾谈到尼康试图在“大三元”之下打造一套“新小三元”或者叫“中三元”,尼克尔 Z 70-180mm f/2.8正是尼克尔 Z 28-75mm f/2.8、尼克尔 Z 17-28mm f/2.8之后最后一环。以往“小三元”相对“大三元”,追求轻便小巧,厂商只能牺牲光圈,f/4即是“小三元”标志性规格,也是妥协之举。进入无反时代,尼康显然希望在Z镜头群上做出改变,这三款f/2.8变焦镜头,重新定义了“小三元”,在保持“小”的同时拥有和“大三元”一样的f/2.8大光圈,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目前尼克尔 Z 70-180mm f/2.8官方定价8,899元,同规格的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XD售价7780元(京东),两者有一千余元差价,但我们必须要清楚,腾龙是E卡口,在尼康相机上使用需要购买第三方自动对焦转接环,这在对焦、曝光稳定性上难以保障,且不支持机内校正。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XD在E卡口系统中是“副厂”待遇,不支持索尼增距镜,且限制连拍速度,而尼克尔 Z 70-180mm f/2.8在Z系统是“嫡系”,支持增距镜且没有任何限制,笔者认为两者差价还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考虑到尼康这三款f/2.8变焦镜头主打性价比,如果能控制在“大三元”50%的售价内将更受欢迎。

    - end -

    编辑 | 毕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