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站:我们在阿坝的阿坝(上) 车子进入阿坝,意味着我们已经走了七个省,总行程达四千多公里。车子从高原的无人区,进入到阿坝之后,就看到了一栋栋土楼,后来才知道这些土楼相当于我们南方的别墅。后面,我会重点介绍这些藏族民屋。来到阿坝县珊瑚缘假日酒店,扎西校长已经在大厅等我们了。我们一到,扎西校长就给我们每一个人都献上了哈达。这种礼节对我们来说,既简单又隆重。儿子因为喜欢相声演员洛桑,看过他所有的作品,因此对于这种礼节还是蛮有熟悉感的。在青海时,他看到街上穿藏族服装的人,就说这些人好像洛桑呀。因此,他接受哈达时,没有特别陌生和拘束。与在温泉完全不一样,来到阿坝我就感觉特别安全,特别亲切。当然,这就是因为有扎西校长在这里的缘故。安排好家人入住之后,我与扎西校长就去他的学校——阿坝县四洼乡中心小学。他们学校的总务主任旦真老师开车,这是一个88年生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很能干,也很开朗,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感觉很熟悉。他开车带着我们,特地绕大圈才到他们学校。这一路上,我一边看风景,一边有问不完的问题需要问他们俩。道路两旁或是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或是一块块绿油油的青稞。我能想象再过两三个月,这些青稞也将变黄,那将是一幅丰收的画面。不一会儿,我们路过一座小山坡,坡上经幡随风飘动,还有一座类似于寺庙的小建筑。旦真告诉我,这是他们天葬的地方。我很好奇,要求上去看看。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一个山坡之中的坑,坑中有几块条石,就是天葬用的。藏族的天葬,我是早已耳闻过的。只不过,从来没有这样真正意义上了解和感受它。昨天我在朋友圈里发过这样一条信息:很多声音只有走近了才能更加用心听,有些故事只有走近了,才会更有震撼力。 (天葬之地)我很理解这种文化,也很敬畏这种文化。站在山坡上,看到刻满各种经文的石头,聆听了两位藏族老师的介绍,我对对藏族文化又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经幡、石刻等都是有文化的,都是有生命故事的。经幡随风而飘,经桶顺水而转,都在借自然之力为人而诵经。每一块石刻,就是一个生命,什么样的人符合什么样的经,那是不能随便刻下的。难怪,一路过来处处有经幡,处处盛行石刻。在来到阿坝的中途,我们下高速吃饭,看到了整条街都是石刻店。四洼乡中心校是一所距离县城很近的学校,小学六个班外加幼儿园,有二十几位老师。下学期,他们将启用新的校区,而老校区和新校区就百米之隔,我们新老校区都去看了。老校区接下来不知道作何用途,而新的校区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操场建设,内部装修都需要时间。但是学校的文化和理念已经上墙。扎西校长告诉我,他们的办学理念是一勤天下无难事,一净世界皆芳香。最终是为国育人,为党育才。边走边聊,我了解到阿坝县全县人口只有八万多,共有二十四所学校,其中三所中学在县城。所有的中学生读书要进县城寄宿求学,所有的小学生要就近入校寄宿读书。因此,这里的老师轮到晚自习和值日时,都是得住学校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一边要教藏语,一边要教汉语。只可惜,学校刚刚在7月10日放假,老师们各自回家,有的回外县,有的到山里挖贝母,没能看见他们正常教学的情景。从学校回城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一处泉水。他们俩说,这泉水是冬天不冻,夏天不干的神奇之水,一定得喝上一口。夏天不干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冬天大雪覆盖,这样一个小泉眼怎能就不被冻住呢?的确有些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