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月六快到了,别忘记“吃3宝,做3事”,遵循老传统,为家人招财纳福

 简食记 2023-07-21 发布于山东
农历六月的第一个节日——“半年节”。这独特的庆典名字源自于传统的农历系统,象征一年已过半。然而,具体日期并不像公历那样固定,而取决于是否有闰月的存在。无论如何,在老一辈的心中,半年即为农历六月份,因此定在了六月初一。
“半年节”虽然没有像新年那般隆重,但是,也是为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重要时刻,以祈愿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个值得庆贺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初六的“天贶节”。据传说,天贶节起源于宋代,相传在某一年的六月初六,宋真宗皇帝得到上天赐予的一部天书,于是定下这个节日。随后,这个节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传统庆典。
“天贶节”也被称为“姑姑节”、“洗晒节”、“回娘家节”等,因此人们留下了许多不同的说法。老一辈常说:“六月初六'天贶节’快到了,别忘吃“3宝,做3事”,遵循传统,为家人招财纳福!
“做3事”
1:回娘家,也就是“六月六,请姑姑”,是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的一个古老传统民俗。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家人们会邀请已经出嫁的姑娘回到自己的娘家,好好招待她们。
这个习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团聚的重视和尊重。对于已婚的女儿来说,结婚后通常会跟随丈夫的家庭生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娘家的亲人见面的机会可能会减少。因此,“回娘家”这个节日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时刻,使得姑娘们可以重返自己的亲生家庭,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共度欢乐的时光。
在“回娘家节”这天,娘家的亲人们会用心准备各种美食和款待,以犒赏姑娘们的归来。整个家庭都会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关心,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
2:晒衣服,在六月六的“天贶节”或“半年节”这个特殊日子,不仅是回娘家和庆祝的时刻,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晒衣服。这个习俗在农村地区尤为普遍。
对于僧人来说,六月六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他们会将经书拿出来晾晒,以示尊敬和庆祝这个节日。晒经书也有净化和祈福的寓意,希望通过阳光的照射,将经书中蕴含的智慧传承下去。
对于普通百姓,六月六是一个气温逐渐升高的时候,同时也是湿气较重的季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将冬衣和棉被等厚重的衣物拿出来晾晒。这样做晾晒除湿,将冬季存放的衣物和棉被在阳光下晾晒,有助于去除其中的湿气,防止霉运,避免衣物发霉和发臭。
防止生虫,夏季是虫害较多的季节,晾晒衣物可以有效地杀灭衣物中的虫卵,防止虫害滋生,保护衣物的质量。
3:赏荷花,看谷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月六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除了庆祝“天贶节”和“半年节”,还有一项与农耕息息相关的活动——“赏荷花,看谷秀”。
在六月初六这一天,正值夏季,荷花开始盛开,成为一道美丽的景观。许多人会选择前往湖泊、池塘或公园,欣赏荷花的绚丽和清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与此同时,对农民来说,这一天也是查看谷子生长状况的关键时刻。“看谷秀”指的是走入田间地头,查看正在生长的谷子。农民们会细心观察谷子的生长情况,如长势是否良好,是否受到病虫害侵扰,是否需要施肥浇水等等。通过仔细观察,农民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期望获得五谷丰登的好收成。
“吃3宝”
1:吃羊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月六是伏羊节的开始,也被认为是羊肉美食节。这一天,人们烹制各种美味的羊肉菜肴,享用丰盛的羊肉美食。
伏羊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它是农历六月的特定日子,因为这个时候正是羊肉最为嫩美的时候。据说,在伏羊节这天吃羊肉,可以补充体力,增强体魄。有句俗语说:“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形容羊肉的滋补作用,意味着吃了羊肉后,身体会得到很好的滋养,无需其他医药的帮助。
羊肉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北方地区,羊肉是冬季保暖补充能量的重要食材。而伏羊节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不仅品尝嫩滑的羊肉美食,还与亲朋好友一同庆祝,增进情谊,共享美食。
2:吃馄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月六也有吃馄饨的习俗。据说这一天,许多地方会用新的面粉制作馄饨,并在馄饨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特殊的寓意,以期祈求好运和平安。
馄饨形状似元宝,而元宝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财富和财源广进。因此,吃馄饨在这一天寓意着希望家庭财运兴旺,财源滚滚而来。
此外,馄饨在水中煮熟后,由于馄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等特性,它们会浮在水面上,而不会沉到水底。因此,吃馄饨还有一个祈祷孩子平安的意义。人们希望孩子们在暑天下水游玩时平安无事,顺利度过夏季。
3:吃鲜面条,在六月初六这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尝新节”,其中“尝新”指的是品尝新的食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准备一道特别的美食——用新麦制作的鲜面条。
鲜面条是以新鲜的麦子为原料制作的面食。由于在六月初六这个时候正值夏季,新麦刚刚收获,因此用新麦制作的面条尤为鲜嫩美味。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人们借此机会品尝新麦的香甜和面条的美味,感受农作物的丰收和自然的恩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