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化南名中医运用三物备急丸的经验荟萃

 德寿堂图书馆 2023-07-21 发布于黑龙江

       三物备急丸出自于《金匮要略·杂疗方》,原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必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方中巴豆辛热峻下,开通闭塞,为主药,配以干姜温中祛寒,而大黄既能通便,又兼制巴豆之辛热,三药合用,药力峻猛,攻下甚捷。凡寒积食滞阻结肠胃,气机痞塞不通,以致卒然腹痛、速投本方,可获捷效。

       赵化南教授,于七十年代在山西某医院工作,期间从事过一段时间急诊工作,在临床中他将三物备急丸改为胶囊剂,治疗肠梗阻等急腹症,效果很好,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备受当地人民欢迎。具体制法:取优质大黄、干姜饮片晒干,(药分量相等),研细过筛为粉剂;另将巴豆去壳用多层吸油纸包裹(无吸油纸可用草纸代替)反复数次压榨去油为巴豆霜;再将巴豆霜与大黄、干姜粉一起研匀,装入胶囊,每粒胶囊含药约0.3g,成人每次服2粒(约含巴豆霜200mg),温开水送下,如两小时后大便不通再服2粒,一日总剂量一般不超过6粒。服后一般会大便次数增多,有轻度脱水者可饮冷开水或冷米汤,并可补液。

适应症

       三物备急胶囊的适应症以单纯性肠梗阻为主,如食物粪团性梗阻、部分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等,患者形实、脉实,舌苔白腻而垢者效果较好。赵老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除了肠梗阻外,其他一些胆系疾患的实证腹痛,甚至是实热证的腹痛,用之得下,腹痛即大减。

典型案例

案例一

       张某,男,57岁,企业职员,1976年12月29日因腹痛明显、恶心欲吐,停止排便排气两天就诊。外科医生予以行腹部X线检查,发现腹部可见数个气液平面,诊为“肠梗阻”,拟行手术处理。患者闻后拒绝手术治疗,要求中医中药治疗。赵老询问病史,发现患者发病前一天进食较多冷的熟红薯,以致寒邪食积阻结肠胃,气机闭塞不通所致,诊脉弦滑,舌苔白腻,治宜攻逐寒积,即予以三物备急胶囊2粒,温开水送服;两小时后大便未通又服2粒,不久开始矢气,后连续排便数次而愈。

案例二

       刘某,男,45岁,工人,1978年10月16日,因胃切除术后两次粘连性肠梗阻,在普外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腹痛,便秘,高热,神靡,脉细数,舌质红绛,苔黄燥毫无津液,病情重笃,赵老先予黄龙汤、增液承气汤加减,扶正攻下,服一剂不应,第二天拟原方加0.3g巴豆霜冲服,两小时后泻出大量稀水便而转危为安。由此可知,此丸不独用于寒实证的腹痛,实热证的腹痛,用之得下,腹痛亦大减。可见该方主药巴豆虽系辛热之品,但以通下泻实为主,实去则热亦无所依。 

       临床中本方亦有禁忌之处,如绞窄性肠梗阻,年高体弱,有心、肝、肾等疾患者,婴幼儿、孕妇、三岁以下儿童。1976年2月赵老曾治一例4岁刘姓男童,因多食不熟的红薯引起肠梗阻,服一粒三物备急胶囊,3小时后即大便5次而愈。由此可见该方在临床中运用灵活,用之恰当,如为仙药,可获神效。

赵化南简介

图片

      赵化南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从著名吴门曹氏医派传人曹鸣高教授。历任连云港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院长15年;赵老坚持弘扬仲景学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倡导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参编著作有《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新编中医临床备要》、《方药心悟》、《江苏当代名中医临证精萃》。发表论文有《曹鸣高老师学术经验简介》、《急腹症中应用下法的几点体会》、《略论慢性肾病湿热证的治疗》等9篇。其中《温胆汤的临床应用》一文,被日本《中医临床》杂志全文刊载。

图片

文稿 | 陈波  连云港市中医院肾内科

编排 | 史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