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村百年道观老道士解惑,为何社会不大力提倡道德经老庄思想?

 昵称10851117 2023-07-21 发布于江西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神秘的白胡子老道长,他给我讲少不读老庄的原因。说的很有道理。
有一次,我在浙江湖州出差,差不多住了一个多月,没事我就喜欢去附近的小山村小山上游玩。浙江是个很美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小山村。
内容图片
有一次我去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那个小山村很小,靠着一座山,整个村子都是满满的翠绿,村民也淳朴。我游玩了一阵,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山下面居然有一座很古老的道观。
这道观名叫“天真观”。石墙斑驳青苔留痕、翠竹掩映疏影迷离,青砖木殿道气沉积。我很喜欢游玩道观寺庙,因此赶忙走进去,发现这座道观很有年代感,有个小道士在前面,一问才知道有五六百年历史了。
我在里面礼拜完,慢慢看,走到旁边有个太岁殿,里面供奉着所有的太岁供人拜。走到角落,发现一位白胡子老道士,正坐在椅子上打瞌睡。桌子上放着一本《道德经》。
我走过去惊动了这位白胡子老道长,他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说道,拜太岁不,8块钱。
我轻蔑的说:无量天尊,老道长,你怎么不看你们道教的符箓经书,要看道德经呢,道德经这么深奥你看地懂吗?
老道长笑着说:哈哈哈道德经是装门面的,当然看不懂。
我说:老道长你还是很谦虚啊。不如这样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能够回答,那我就拜太岁。
他说:拜不拜太岁都可以回答你嘛。
我说:我想问为什么道德经这么多人很重视,总说他好,老子庄子的思想好多人都说他们好。可是咱们学校教科书里面却不放呢。社会上也不提倡老庄思想的,你能回答吗?告诉我为什么?
过早看这些书,既看不懂也容易影响头脑。因此教科书不放这些东西也是有原因的
我说:依我所见道德经这种书,只不过是普通的哲学思想,并没有什么修行悟道的东西,难道看了还能成仙吗?
老道长笑起来说:把这本书搞通了,还怕成不了仙吗?
我说:难道人真的能成仙吗?
内容图片
他说:那就要看你是怎么定义神仙?你要觉得神仙像电视电影里面那样飞来飞去,拿手一指就有光,能变化无穷。那就没办法了。
真正说仙,其实是说啊,一个人的身心内外全部转换了那个生命的模式。
其实道德经这种书,它不是一个固化的东西,每个人去看都有各自的收获和见解,你不能说谁错谁对。你既不能给他定义为哲学,因为他超越了哲学,你也不能给他定义为思想,因为他并非单纯的思想。他只不过是告诉我们怎么溯本还原,改变自己的生命模式。
我说:像你们道教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五花八门,很是繁复的体系,这个和道德经又有什么关系?
他说:道德经里面有基本的道理,有初始的道理,有原则,有规律。不管是道家还是什么家,所有的技术上的东西,修行方法上的东西都可以回归到道上。
这就是我们道家讲的皈依。真正的皈依就是把一切的一切都能够回溯。返璞归真,归于道体。而不是说你要拜哪位天师为师傅,归到哪一个门派上。皈依道才是真正的皈依。
所以说,道德经虽然大道至简,但是相对于世俗学说来讲是非常深奥的。年纪小的人一般读不懂,他就算能背下来也不能理解。
就算有老师一句一句给他翻译,他也没办法去体悟,也理解不到。所以说,尤其是现代的小学生小孩子或年轻人他读不懂,你去强迫他读或者是灌输给他,就会扰乱他的自然成长,这和道德经讲的东西就背道而驰了。
古人讲少不读老庄,这个用意是非常好的。
一个年轻人本来应该去闯荡一番,应该血气方刚,应该有理想有梦想,好好的去干一番事业,或者说追求自己喜爱的事情,
可是一看道德经,老子庄子,看懂了就挺好,没看懂,一肚子的成见偏见,结果少年搞得老成老气昏昏的。做事没有动力。在竞争中,还没有面对困难就开始放弃。
这样搞下去,社会就会变质,社会就变得毫无生气,生产力也推动不了。这个危害不能怪老子,也不能怪这本书,也不能怪庄子。
内容图片
而是因为人的自然发展,就是这样。
太阳正当中午的时候,就应该是爆裂的,炽热的。年轻人有许多的莽撞,许多的不理智,有时甚至很荒唐,这些也只不过是我们用一个老气的观点去看待,
真正年轻的时候你就没有这种感觉。因为这是生命的本能。花开的时候,本来就是怒放的。而道德经正是要我们遵循这种自然,他要我们不要去干涉这种自然,
一个生命的成长是需要引导,可是更需要的是尊重自然。他是一株向日葵,他就一定会侧着脑袋向着太阳,他是稻田里的稻子,他就一定会低着脑袋向着大地,这都是自然决定的。
他是少年,他就会根据他自己的特性。呈现出他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因为一般人看了这本书就认为道德经是要我们的消极怠惰摆烂,是要我们什么都不要争什么都不要管,什么都要放下。然后啥也不做了,混吃等死,等待命运的裁判。
因为这样的误解,就会害人。所以为了避免大部分人去误解。而产生弊端,所以从古至今,都是不提倡年轻人或孩子,过分研读老庄思想。
可是时代也不同了,原来的时代,忧郁抑郁的人比较少,现在的时代,年轻人很早就开始忧郁,很早就开始烦恼不断,心情很糟糕,在社会的重压下,很多人都撑不住了。
这个时候反而年轻人看看道德经就有效果,看看老庄思想就有好的影响。
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来当道士,体验一把。其实也是挺好的。在工作中烦恼不断。很多事想不通钻牛角尖,把道袍一穿上到山里面住一阵子,马上就想通了。当一个年轻人把执著放下,把偏见放下,把自己那个拧巴的心放松开。他不用看道德经,他就和道德经在一起了
大家都是在红尘中的人,红尘中的人。只有极少数会对道德经,这种东西会对老庄这种东西有兴趣,为什么因为红尘中的欲望太重,诱惑太多,事情太杂,说话多吃东西太浑浊,整个人的社会的气是不清晰的,气不清,杂念就多,欲望就更加重,烦恼就更加重。
它是一个恶性循环,当一个人在恶性循环里能够煎熬下去,那还差不多,如果熬不下去,他自然就会走向寻求心的解脱。那么他不是走向道道家,就是走向佛家,总之他要走向一个寻找解脱的办法。
内容图片
不管你道有多厉害,道有多奥妙,社会时代他总是有他的呈现方式,人大部分也都是活在红尘俗世里。
这是一个必然的经历。我们喜欢去分别,把道德经和世俗学说截然分开,把修道修行和生活工作也截然分开。
所以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智慧。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心性转变的机缘和方法,有的人可能是看的庄子,有的人可能是看了基督,有的人可能是看了佛法,有的人可能看的道德经。
不管你是从什么地方走进心的觉醒,你都要知道这些东西并不是一种学习,你不要抱着学习知识的态度,因为道德经老庄思想这一类智慧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要你亲自在生活中对生命去进行非常实际的感悟。
老庄的东西本来就是写给少数人看的,他不像孔子说东西是说给大多数人听的。从社会角度,大多数人都是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而来往。哪有心思去寻道求道呢,更加没有心思去搞清楚这种,他们认为没有实际作用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道德经》讲的东西没有一个字是消极的,是退步的,全部都是积极的,正能量的。
只不过这个正能量和积极也不是俗世社会理解的正能量和积极。说来说去越说越乱,又怎么能够说得清呢,当然就只能把它放在一个高高的地方。
等到这些人活得差不多年纪了,该忙活的也忙活的差不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要来看看《道德经》去看看《庄子》。
物质上的东西追求的差不多,一定是会去追求精神和心理,追求灵魂的解脱,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老子也是很清楚的。说到底他也是过来人嘛?
实际上啊,烦恼啊痛苦啊内心的迷茫啊,这些就是清净的门票,你没有长大被这些东西折磨的要死,没有困惑,不会买张门票进来找清静。
不清静就没有办法虚无,不虚无就没有办法博大。所以道德经上讲:渊兮,似万物之宗。
现在大家压力很大,烦恼很多,很多人想求清静。想找个环境让自己清静。清静最重要的是先放松自己,
你不要说放下,放下很难。先放松,放松是第1步,放松都做不到就不要说放下了。
你能遇事先放松,不要紧张,不要揪着一颗心。你就已经很成功了。你在工作中一天到晚很忙,要应对很多人,要解决很多事。压力很大,这个时候如果你懂得放松随时放松,遇事先放松,那你可能工作会比以前搞得更好。
你慢慢的放松久了,就可以放下了。放下久了就成清静了。清静并不是学来的,也不是找到的,而是让自己回到自然状态,它自然呈现出来的。
所以就算看不懂全部的道德经能看懂一点点,其实对现实的生活是很有作用。
听到这,我果断起身,给老道长鞠躬,然后掏钱拜太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