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正确理解“死亡”,一堂生命教育课

 布丁妈妈私享会 2023-07-21 发布于山东

“请记住我

虽然再见必须说

请记住我

不要为此哭泣

我虽然要离你远去

你住在我心底

在每个分离的夜里

为你唱一首歌”

——《请记住我》

这首歌是由迪士尼与皮克斯动画联合出品的《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曲《remember me》的中文版歌词。这首歌贯穿于整个电影,充满了温情,很有代入感。

这部电影,我带着孩子一起刷了至少不下5遍,就因为它真的是太太太有意义了。整部电影充满了家庭氛围,曾父母、父母与孩子三代,再加上逝去的曾曾曾父母这些。

电影没有任何的恐怖或谈“死”色变的地方,反而是不管是现实还是在另一个世界中,孩子看起来都很融合。

我们的孩子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生命教育,对于“死亡”不再是恐惧和害怕,而是接受,内心真正的接受。

记得大约是两年前的某天,一个出租车叔叔送给了他一条小龙虾,就是市场上卖的那种小龙虾,他拿回家放水里想要养着,然后孩子睡醒了起来发现,小龙虾已经over了,哭的那个伤心,真的是哭了整整两个多小时,怎么劝都不行。

还有一次,不知道聊天聊到了什么,说到了“死亡”,孩子就又哇哇的哭,不让说“死亡”,自此,我家说“死亡”成了禁忌,怕引起孩子的这种不适感。

但我也知道,一直这样肯定不好,还是想要想办法解决这种问题。

除了我们观看了这部经典的家庭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我还选择看了一本《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

书中提到,对于死亡的感受和思考,是必然地、或迟或早要来到每一颗颖悟、敏感的心灵的。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是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先生写给孩子的生命启蒙书,他认为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过对于死亡的恐惧或害怕,所以他专门的将这种思考写下来进行答疑。

书中选择的都是小故事的形式,在小故事中充满了对于生命真谛的解答,慢慢的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让孩子们对于生命的感受更加真诚。

第一,生命的幸运

“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相信很多的孩子都在成长后,询问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但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是怎么跟孩子讲述的呢?

我跟孩子讲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孩子原来是天上的天使宝宝,等到它们慢慢的成熟以后,天使老爷爷让天使宝宝选择自己的父母来到人间,而宝宝就透过云层看到世界上的爸爸妈妈,选择与自己有缘的那一对父母作为自己的父母。

而我们很幸运就被天使宝宝选中,最终诞生。我们成为了这些可爱宝宝们的爸爸妈妈。

自从我讲过这个故事以后,我家孩子就天天追着我给他讲,一遍遍的讲,他一遍遍的听,一点都不厌倦。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的点在哪里,但并不妨碍我每次给他讲了一遍又一遍,与他一起重复这种温馨的家庭时刻。

书中说,生命是一个幸运,甚至是一个奇迹。

孩子从小长到大,他们每一天都在经历各种的“危险”,比如很小的时候,父母给孩子盖被子就要注意不要掩盖到他们的口鼻,比如长大一些,带孩子要注意室外的安全,又比如孩子运动的时候,要戴上护具避免遭到伤害,等等。

就像书中那个故事,每一个孩子的长大绝对不是单一的长大,而是众人维护成长的长大,这不得不说是生命的幸运,当然也是我们自己的幸运,我们的生命由此而延伸。

第二,成长的自己

书中提到了一个小男孩独自远行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刚满六周岁的谛谛,他需要自己乘飞机从美国回到中国。当这个决定定好了以后,小男孩不说害怕,也不说拒绝,反而是一直在询问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是否可以换路线,比如飞机的安全性保证等等。

但小朋友最后登上飞机一直到降落,都表现得很自然,很淡定,甚至下了飞机,还与爸爸妈妈进行了“躲猫猫”的小游戏。

作者在书里写着,父母真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有几次做这样可以让他骄傲的事情的机会。

这就是一种勇敢的成长,对于生命的一种认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突破。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来,在寒暑假的时候,一些旅行机构就会组织类似于夏令营、冬令营这类的研学项目,项目很多的要求就是孩子一个人而不是亲子的陪伴。

这种就是一种变相的让孩子认识自己并且让自己慢慢变得成熟的方式,比如做好行程前的策划,比如做好行程中如何保证自己的东西都收回箱子中,等等。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表现得不是像成人想象中的那么好,但并不妨碍他们真的在努力想要让自己成长,只有多次的练习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命释放。

第三,生命的无常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知道生命会于哪一个时间终止,更不知道哪一个时刻会发生什么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到底哪一个先来,所以我们需要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来珍惜。

很多小朋友都看过那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每天吃啊喝啊,一点点的长大,慢慢的让自己钻进一个茧中,直到有一天突破了茧,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毛毛虫从茧中飞出来,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并不是外界的能力,所以它美丽绚烂。

但如果换成在破茧之前,人为进行干预,毛毛虫想要变成蝴蝶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可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什么呢?

书中说,这些困苦对我们来说是自然而然地,是人生题中应有之义。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中会承受很多的困苦,但我们不要屈服,而是想办法的在这种艰难之下进行对抗,磨炼生命,改变我们的自然生命进程,让我们的生命更有韧性。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这么美好且单纯地一次生命,如何让自己发光发热更好的渡过呢?必然是接受生命带来的馈赠,同时也要磨砺个人的成长之路,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坚韧自己的生命里程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