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弗兰克尔,一个被恐惧催生出来的心理学家(读书笔记形式领读稿)

 两针见血 2023-07-21 发布于湖南

大家好,我是本期共读营助教两针见血,很高兴和大家共读这本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所著的《面对的勇气:做无惧无畏的自己》

按照共读营进程,我们今天共读的内容包括本书的第二章:恐惧和恐惧症从何而来;第三章:恐惧和恐惧症的机制。

第二章在50页“有关恐惧症来源的总结”,已经很好地为我们总结了这一章的内容,所以不做过多领读,但是要注意最后一段的这句话:“最重要的是不要用不妥善的行为加重易感因素”。

那么“不妥善的行为”是指什么?答案就在第三章:恐惧和恐惧症的机制。这一章在开头引言部分即指出:恐惧之所以总是存在,只是因为自己被恐惧支配。那么想要不被支配,就要知己知彼。

如果说第二章是“知彼”,第三章就是“知己”,具体就是恐惧症的3个构成部分:行为、心理、情绪。对应开头的“被支配”,作者在最后一节“勇气和判断力”这里,提出了3个必须:有勇气、有精神力量、有判断力。总结起来就是拥有主动性,才能让自己处于支配地位。

以上是一个简单总结。下面才是重点。让我们来实践一下,面对恐惧,如何掌握主动。我知道很多小伙伴对于写读书笔记很恐惧,其实我也恐惧,尤其还要作为领读内容。但是逃避有用吗?只会让我越来越失去写作能力。

如果我开始行动呢?事实上,当我拿起笔,哦不,当我开始打字,我发现恐惧这个东西正在一步步后退。不只如此,慢慢地,我还发现,我已经完全掌控了恐惧,把这份对笔记的恐惧变成了一篇笔记。

弗兰克尔,一个被恐惧催生出来的心理学家

我们的恐惧之所以总是存在,只是因为自己被恐惧支配。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面对的勇气:做无惧无畏的自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的是什么呢?并不是蛇,而是由此产生的恐惧心理。相反,“杯弓蛇影”看起来虽然是一个贬义词,实际上,却是一种我们可以借鉴的,应对恐惧的方法。因为,我们在思考:杯子里可能是一条蛇。有了思考,就有主动性。

心理学先驱弗兰克尔,讲过一个在二战集中营的故事。弗兰克尔的前号长是一位艺术家。2月中旬,他做了一个梦,有人告诉他:3月30日能被解救。3月下旬,号长越来越沮丧。3月29日,他开始发烧。3月30日,他失去意识。3月31日,他离开了人世。

面对“不被解救”的恐惧,老号长行为上只是数日子:从做梦了就开始等待。心理上只看到危险,30日不能被解救。情绪上只剩下痛苦焦虑。这正是恐惧的3个特点,也是“恐惧专家”的拿手好戏:提前准备,负面理解,夸大恐惧。从没思考,面对恐惧,可以做些什么。

表面看来,老号长死于伤寒,但真正打垮他的,并非“不被解救”这一事实,而是彻底陷进了自己挖的“恐惧”这一坑里。其实就身体来说,弗兰克尔当时被公认是“唯一一个目前可能会被选中的人。“选中”意味着死亡。因为只有适合劳动的健康人,才会幸存。

于是弗兰克尔每天自己做工具,比如用玻璃碎片刮胡子,甚至用最后一块面包换取刮脸用具。让自己看起来面色红润一点儿,健康一点儿,精神一点儿。同样是面临牢狱、疾病、死亡,身体最弱、病情更重的弗兰克尔,却能自我解救,并开创了“意义”疗法。

“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给我力量承受无法改变的。”恐惧人人都有,但只要你敢于面对,主动行动,你会发现:恐惧被你拿捏得刚刚好!

(全文692字)

好的,小伙伴们,笔记应该看完了吧。是不是还是有人恐惧:我还是不会写呀?那么,我分享一下我掌控恐惧的过程。

《弗兰克尔,一个被恐惧催生出来的心理学家》写作思路

结构:标题+金句三要素+2W1H+结尾

1、标题

标题是笔记写好后再拟的。有三个考虑:一是切合主题“恐惧”。二是延伸主题,从恐惧到成功。三是反常规,博眼球。

2、金句

为什么选这一章?因为本次创作是基于领读的需要,所以金句选自重点章节第三章:恐惧和恐惧症的机制。为什么说第三章是重点?因为整本书强调挖掘恐惧的来源病因不重要,如何面对,才是人们的诉求。而了解恐惧的机制,正是知己知彼的开始。

为什么选这一句?这一句出自第三章的引言部分。《写作公式》认为:金句能一针见血地点透问题的本质。所以,金句是具有总结性质的句子,是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思想,是关键句。基于“结论先行”的原则,通常一篇文章的关键句会出现在开篇,一个段落的关键句是第一句。(当然这绝对不是绝对!)

3、2W1H

是什么:第1段。找出金句的关键词“支配”。借鉴释若老师“阴阳”解读法,变支配为反支配,变被动为主动。恐蛇是生活中(我)常见的恐惧,所以很自然地想到用这两个成语来对照复述原文,表明战胜恐惧需要掌握主动这一观点。

为什么:第2、3段。用老号长的故事作为反面案例,结合书中知识(恐惧的3个构成部分:行为、心理、情绪)进行解读,说明被恐惧支配的后果。

怎么办:第4、5段。用弗兰克尔的故事作为正面案例,形成对比,结合书中知识(勇气和判断力)进行解读,面对不能改变的事实,如何改变自己。说明主动行动的人,不但能掌握恐惧,还能掌控人生。

4、结尾

引用名言,回到主题,总结核心:对恐惧最好的处理,是用行动“支配”恐惧。

好的,我的“恐惧”分享给你了,顿时轻松好多,至于你的“恐惧”怎么办,那就要靠你自己了。今天的领读就到这里,最后再次谢谢大家分享我的恐惧,也期待大家的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