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果 图:网络 第1周 1.虽然孕周从这时候开始算,但实际上,这时候的她,肚子里还没有小宝宝。 2.去医院咨询医生,做一次全面的检查,把身体里可能存在的疾病找出来。比如贫血,如果没有纠正就怀孕,可能会影响孕期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胎儿发育畸形。 3.戒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熬夜等,确认处于最佳的怀孕状态。 4.开始服用叶酸,每天400微克,并多吃富含叶酸的食品,如樱桃、桃、李、杏、山楂等。 第2周 5.这一周是排卵期,如果成功受孕,小宝宝就开始在她的肚子里生根发芽了。 6.谨慎用药,很多药物都会对胎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孕妈妈一直在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怀孕前要咨询医生,何时停药怀孕比较安全。 7.如果在服药期间意外怀孕,应立即将情况告知医生,医生可以根据综合分析是不是要终止妊娠。 8.每天运动30分钟,体操、瑜伽、有氧运动都可以。 第3周 9.肚子里已经有小宝宝了,但是很小很小,小到孕妈妈都没有任何感觉和症状。 10.避免噪音和振动:太强的噪音和震动,可能会增加流产的机会,还会引起胎宝宝低体重、新生儿生命力低下、听力受损害、听觉发育差等。 11.避免有放射线的空间:如医院放射科、单位的计算机房等。 12.避免接触宠物:动物常携带有病菌,可通过你感染胎宝宝,导致胎宝宝发育异常。 13.避免高强度的流水线工作:需频繁上下攀爬、弯腰下蹲等动作的工作,过度的疲劳也会导致流产。 14.避免感冒:孕妈妈发烧39度以上可能引起胎宝宝神经系统畸形,各种病毒也会对胎宝宝造成不可逆反的终生伤害。 第4周 15.胚胎开始着床了,也可以通过检测查出她是否怀孕了。 16.此时,大多数孕妈妈还感觉不到任何异常,但是有些孕妈妈会因为着床而出现轻微出血,会误以为自己月经不调。 17.开始准备合适的内衣。 第5周 18.大多数孕妈妈出现恶心、孕吐、乳房胀痛、疲劳以及尿频等症状。嗅觉会变得更加灵敏,讨厌烟、酒精或含咖啡因的饮料。情绪容易改变,易焦虑不安。 19.孕妈妈的心情会影响胎儿的性格,保持心情愉悦,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焦躁失落和负面的情绪中,多看一些有关怀孕与分娩方面的书。 第6周 20.妊娠反应开始明显起来,开始恶心呕吐。胸部感到胀痛、乳房增大变软、乳晕有小结节突出,孕妈妈会时常疲劳、犯困而且排尿频繁。 21.现在最好不要外出旅行,过量的运动有可能引起流产。 第7周 22.孕妈妈醒来会感到恶心,嘴里有一种说不清的难闻味道。随时可能有饥饿的感觉,体态很快会改变。 23.不要过多考虑体形,这几周是胎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注意营养。在早孕6-10周是胚胎腭部发育的关键时期,情绪过分不安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并导致腭裂或唇裂。 第8周 24.孕妈妈小便的次数可能会超过平时,容易感到恶心,胃变得敏感,对气味也越来越敏感。 25.尽量吃有营养的食物来保证胎儿的发育,避免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过剩的热量,要控制体重增长。 ![]() 第9周 26.将室内温度降低:激素导致孕妇体温略微增高,这样会影响睡眠质量。降低室温可以使人心平气和,易于入睡。 27.想睡就睡,避免熬夜,可以选择让自己舒服的睡觉姿势,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 第10周 28.孕妈妈身体开始变形了,体重快速增加。 29.警惕宫外孕:如果发生阴道不规则出血,并伴腹痛等情况,就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警惕宫外孕。 第11周 30.早孕反应减轻,腹部可能开始出现一条深色的竖线,就是妊娠纹,面部可能会出现褐色的斑块,这些是怀孕的特征,分娩结束后斑块会逐渐变淡或消失。 31.做家务要以缓慢为原则,以不直接压迫到肚子的姿势作为最基本的原则。不要长时间站立,在做了15-20分钟家务后,休息10分钟左右。 第12周 32.到了12周,孕妈妈需要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第一次产检项目:询问病史、进行妇科检查,确定妊娠,查B超、心电 图,量体重和血压、胎心、验尿、抽血。 第13周 33.虽然肚子还不凸显,但是要开始准备孕妇服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选择穿脱方便、感觉宽松、易于活动的衣服。 第14周 34.晨起定时排便。重要的是蹲厕时间不能过长,不仅使腹压升高,还给下肢回流带来困难。 35.适当增加身体的活动量。多活动可增强胃肠蠕动,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精神压力得到缓解等都是减轻便秘的好方法。 36.安排合理的饮食。禁辛辣食物,多吃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苹果、萝卜等蔬菜、香蕉等水果、蜂蜜、豆类等。 第15周 37.如果产检有异常,可考虑在15周至18周做羊膜穿刺。 第16周 38.如果是第一次怀孕,可能会在16~20周左右时,第一次感觉到胎动。 38.怀孕16周要做的检查:第二次产检 唐氏筛查 孕中期B超 第17周 39:偶尔会感到腹部一阵阵的剧痛,这是腹部韧带拉伸造成的,还可能会因此而背疼。如果疼痛一直持续,就要向医生咨询了。 40.孕期中孕妈妈要注意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C、维生素D的食物。 41.补钙不可过量,孕期钙过量,会造成胎儿分娩困难。 42.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和奶制品、鱼松、小虾米、豆类以及豆制品、核桃仁、榛子仁、南瓜子等。 43.孕妈妈要注意多增加户外运动,接受紫外线的照射,使体内产生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 第18周 44.大部分孕妈妈都会受到痔疮的困扰。腿、尾骨和其它肌肉会有些疼痛。起身太快会让你感到有点眩晕。有些孕妈妈会出现鼻塞、鼻粘膜充血和鼻出血。 45.如果鼻出血非常严重,要考虑是否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可能性。 第19周 46.孕妈妈可能会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的情况。整天都很疲倦,比较嗜睡,胃口也很好。 47.孕妈妈如果有出现暗色斑块要尽量避免受到阳光的暴晒。 48.开始做乳头护理,对产后泌乳、哺乳有重要作用。 乳头护理护理步骤: 01.清洁乳头,孕后5个月开始,每天用肥皂水和软毛巾轻轻揉搓乳头约1-2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02.防皲裂护理,用25%酒精擦洗,每日1-2次,这样乳头的皮肤逐渐增厚,变得坚韧,也就经得起婴儿的吸吮,而不易发生乳头皲裂。 03. 做乳头按摩操,经常进行乳头按摩使乳头能够适应外部的刺激,可以预防因哺乳而造成的乳头龟裂等疾病。 第1节:用食指和中指,稍微用力按压乳头的根部,移动手指,转圈按压乳头。 第2节:揉搓按摩:用食指和中指,移动手指,像搓绳一样向左右方向均匀按摩乳头。 第20周 49.孕妈妈易感疲劳,有时候会有腰痛。睡觉偶尔出现腿部痉挛。双腿水肿,下午和晚上水肿加重,晨起减轻。 第21周 50:孕妈妈容易气喘吁吁。由于孕激素的作用,手指,脚趾和全身关节韧带变得松弛,行动变得有点迟缓和笨重。双腿水肿可能会加重,要避免长时间的站立。 51.孕期如厕切勿蹲太久,上厕所如果蹲太久,会影响宝宝在子宫里的自由活动,甚至会引起宝宝缺氧。 52.小便的话,有了尿意就入厕,不要刻意憋尿。大便,有了强烈的意识入厕,不要久蹲。 53.肚子大了,下床会有困难。孕妈妈先把自己滚到左侧位,接着让自己斜着下床,脚先下,等双脚着地后,就用胳膊把自己撑起来,坐在床上。然后,只要站起来就行了。 54.一般来说,左侧卧是孕妇最佳睡姿。因为左侧卧能增加流向胎盘的血液和营养物质,会减轻脚踝、脚和手等部位的水肿。 第22周 55.由于子宫日益增高压迫肺,孕妈妈在上楼的时候会感到呼吸有点儿困难。 56.八大步骤预防孕期牙龈出血: 01 换一个软毛质地的儿童牙刷。 02 选择含有氟化物的牙膏,但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厘米。 03 采用竖刷刷牙法,刷牙时要轻柔而彻底,不要用力过猛,太使劲会损害脆弱的牙龈,引起牙龈出血。 04 尽量每顿饭后都刷牙,最好是在吃完或喝完东西20分钟内刷牙。如果做不到,一天也至少要刷两次牙。 05 如果刷牙后有牙龈出血现象,可在温水中溶入一些海盐来漱口。 06 尽量少用牙签。孕妈妈的牙周组织本就是脆弱,如果所用的牙签质料太粗或者使用的方法不当,就容易对牙龈造成损伤,引起出血和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 07 注意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和钙质。 08 定期接受牙齿护理。 第23周 57.这时的胎动更加明显,在医院做检查时可以听到强有力的胎心跳的胎心音。 58.每天散步:步行可以预防静脉曲张和痔疮的发生,并且有利于顺利分娩。 59.孕妈妈如果自己开车最好不要采用前倾姿势,这样子宫易受压迫,产生腹部压力,易导致流产或早产。 第24周 60.由于子宫增大、加重,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脊椎向后仰、身体重心向前移,别人一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是个孕妇了。 61.怀孕24周你要做的检查:听胎心 血常规 尿常规 彩超 第25周 62.有的孕妈妈因血压升高或贫血加重会引发头痛和头晕,心理负担和精神因素也会造成头痛,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63.可以开始准备待产包了。 第26周 64.孕妈妈洗澡要采取立位进行淋浴,不可盆浴或坐浴。热水不要长时间冲淋腹部,以减少对胚胎的不良影响。 65.在怀孕的中后期,你的肚子较大、重心不稳,容易滑倒,所以必须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淋浴,以避免跌倒。 第27周 66.孕妈妈会觉得气短,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有些孕妈妈在这时会发现乳房偶尔会分泌出少量乳汁,这是正常的。 67.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糖筛检查应该提前到怀孕20周左右进行。其他的孕妈妈应在怀孕24~28周进行糖筛检查。 第28周 68.偶尔觉得肚子一阵阵发硬发紧,这是假宫缩,不必紧张。 69.开始数胎动。 70.练习拉梅兹分娩呼吸法。 第29周 71.警惕早产的四个征兆:子宫收缩、下腹部发硬、阴道出血、破水。 第30周 72.有些孕妈妈会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贫血、静脉曲张等症状,如有症状应及时就医。一旦发生不规律宫缩应立刻停下来休息。 第31周 73.孕期气短:在孕妇中很常见,如果症状很明显,请及时就诊。 74.孕期烧心:很多孕妈妈怀孕的后半期,开始感到烧心和其他肠胃不适。这种不适感通常会在分娩前时断时续地出现。而缓解烧心的方法是少辛辣和酸味的食物。 第32周 75.怀孕7~8个月后,每天中午最好保证有1小时的午睡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小时。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76.怀孕时血量增加,心脏会跳动得比平常快。如果跳动次数超过100次、跳动频率不规则,既有可能心悸,可以到医院检查。如果心悸伴有手颤抖,要特别留意,可能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症状。 第33周 77.此期间准妈妈可能会有胎膜早破的情况发生,尤其是睡觉时。 78.平时工作也要避免长时间地坐着,适当站起来活动一下,并且注意休息。 第34周 79.孕妈妈的脚、脸、手肿得更厉害了,脚踝部更是肿得老高,这时不要限制水分的摄入量,因为母体和胎儿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如果手或脸突然严重肿胀,一定去看医生。 第35周 80.因胎儿增大并逐渐下降,很多孕妇会觉得腹坠腰酸,骨盆后部肌肉和韧带变得麻木,有一种牵拉式的疼痛,使行动变得更为艰难。 第36周 81.随着宝宝的继续增长和她对你内脏的挤压,可能不像以前几周那么容易饿了。这个时候要少食多餐。 82.如果出现规律宫缩,可能是临产征兆,需要去医院。 83.如果出现破水,不管有没有宫缩,也需要去医院,因为羊膜破裂后有感染的危险。 84、如果出现见红,先别太着急,可以等腹部或背部出现有规律的疼痛时再去医院。 第37周 85.本周宫缩比上周更加频繁,这只是正常的宫缩并不是临产宫缩。只有当正常宫缩时断时续一整天或一整晚后才成为临产宫缩。 86.子宫分泌物增多,有些孕妈妈的子宫口会提前张开。这时胎儿在母腹中的位置在不断下降,下腹坠胀,不规则宫缩频率增加。 87.其实只有5%的孕妇在预产期分娩。多数孕妇都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出生,都是正常的。 第38周 88.本周开始会感到上腹部的闷胀有所缓解,食欲变得逐渐好起来。充分休息,适当活动,密切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第39周 89.临近生产,准妈妈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糖等高能量的食物。 第40周 90.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
|
来自: 昵称8298240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