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战争的几个重要转折点(2)

 昵称21405352 2023-07-2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时间点5:1950年10月19日 中国军队渡过鸭绿江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前线总指挥麦克阿瑟和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间的矛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潜在到明显,越来越激烈。

作为美国总统,杜鲁门必须从全球角度看待朝鲜战争。显然,在当时美国的“重要性”列表中,欧洲远远重于朝鲜。杜鲁门不可能从欧洲抽调大量美军到朝鲜来打仗。为了防范苏联,美国必须保持在欧洲的兵力数量。因此,杜鲁门不希望朝鲜战争升级。

当麦克阿瑟鲁莽地指挥美军突过三八线,逼近中朝边境时,杜鲁门很担心中国和苏联因此介入朝鲜战争。到那时,美国就左右为难了。在朝鲜大打吧,必须从欧洲抽调兵力。那么,欧洲怎么办?不大打,兵力不够,美军在朝鲜被中国苏联打败,怎么办?

二人的矛盾在于:麦克阿瑟想的是在朝鲜取得一场辉煌彻底的胜利,造就他伟大将军的历史地位——他甚至想日后凭此功劳竞选美国总统,但杜鲁门关心的是,你这个老小子,别把事情给我闹大了。

电报打来打去,杜鲁门终究不放心,提出和麦克阿瑟当面好好谈谈。按说,杜鲁门是总统,也是美国三军总司令,一声令下,麦克阿瑟就应该从东京飞去华盛顿,当面向领导汇报。但杜鲁门这总统底子不硬。罗斯福死在任上,副总统杜鲁门“捡”了个总统。他不是竞选实打实上台的。

而麦克阿瑟呢,既是二战打败日本的大英雄,又刚刚在仁川登陆得了个大胜,眼看就要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在美国如日中天,是全民偶像级的人物。有鉴于此,杜鲁门摆出高姿态说,这样吧,我俩在夏威夷见面,等于是路途一人一半。但是,面对全民偶像,杜鲁门心里还是忐忑,又提出,别夏威夷了,在威克岛见面吧。去威克岛,杜鲁门要飞7500公里,麦克阿瑟只需要飞3000公里。

虽然杜鲁门如此谦卑,麦克阿瑟仍然哼哼唧唧很不满意。麦帅的意思是:远东这边,我就是皇帝嘛。我说了算就行了。你杜鲁门老老实实在华盛顿呆着得了。我这军务紧急日理万机的,还得陪你聊天,真烦人啊。

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在威克岛见面。此前,他们二人没有任何个人接触,也就是说,实际上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二人见面后,彼此印象都不好。麦克阿瑟居然都没向杜鲁门敬礼。别以为美国人不在乎礼节。杜鲁门为此耿耿于怀很多年。

见面时,杜鲁门反复追问的问题是:美军在北朝鲜大规模进军,中国会不会因此出兵?

麦克阿瑟拍胸脯保证,绝对不会!就凭中共军队那点儿武器,他们根本不敢出兵和美国打仗。如果他们胆敢出兵,我轻轻松松就把他们彻底消灭。

麦克阿瑟不知道,就他在向杜鲁门保证中国不会出兵以后几天,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38、39、40、42军和3个炮兵师,分别从三个渡口渡过鸭绿江。中国军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准备和美韩军开战。

威克岛会面有个关键细节。杜鲁门一行人和麦克阿瑟谈话时,屋里没有记录员,但隔壁房间有个速记秘书,记录下了谈话内容,其中就包括麦克阿瑟向总统保证中国不会出兵。这份谈话记录,后来成为杜鲁门打击麦克阿瑟的重要武器之一。

中国出兵朝鲜,让拍胸脯保证的麦克阿瑟很难堪。第二年被杜鲁门撤职以后,麦克阿瑟回到美国,想要模糊处理这一段历史,对外宣称自己并没有明确说过中国不会出兵。杜鲁门想起了这份谈话记录,下令把记录发给纽约时报。这份谈话记录在纽约时报公布以后,麦克阿瑟声望大跌,在美国政坛东山再起的愿望,就此破灭。


图片

 时间点6:1950年11月1日 中国军队和美军第8集团军首次正面交战 

1019日,中国军队进入朝鲜,并没有声张,而是在北朝鲜的重重大山里找地方隐蔽起来,准备给美军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中国军队的战场纪律和隐蔽能力很出色。10多万人的大部队,美国侦察飞机飞来飞去,硬是没发现。当时,美军挟着仁川登陆及随后的一系列胜利,很是志得意满。从麦克阿瑟到各级美军官兵,都不相信中国敢出兵。即使遇到一些零星部队,他们也认为是被打散的北朝鲜军队,根本不当回事。

10月底,中国军队冲出隐蔽地,开始作战。我军很聪明,先找战斗力较弱的韩军去打。韩国第2军很快被打败,四散溃逃。美军第1军因此侧翼暴露。111日,我军大举进攻对美军。美军遭到迎头痛击。在美国人还没明白对手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北朝鲜人时,稀里糊涂之中,他们就被击溃了。

随着双方作战越来越多,美军抓到一些中国军队俘虏。审问俘虏以后,美军确认,中国已经参战。但消息报到美军司令部,麦克阿瑟却不愿面对这个事实,坚持自欺欺人,说中国人不是大规模进攻,这不是啥大事,让前线侦查人员再探再报。

总统杜鲁门都主动跑到威克岛和麦克阿瑟见面,而不敢直接下令让麦克阿瑟来华盛顿汇报,美国政府和美军高层对麦克阿瑟更是不敢多言。“在麦克阿瑟面前,他们就像是校长面前的一群中学生”。于是,一方面麦克阿瑟自欺欺人,另一方面美国高层态度暧昧,美军陷入了情报混乱和不知所措的状态。在我军的强力攻击之下,美军步步后退。

就在美军大步后退时,打赢了第一次战役的中国军队,突然消失了。中国的几个军返回北朝鲜的大山深处,又隐蔽了起来。

这一下让美军彻底懵了。他们甚至怀疑,是不是麦克阿瑟说对了,中国其实没有出兵。和美国人打仗的,只是北朝鲜军或者一些中国小股地方部队。这时,中国对外宣称,出现在北朝鲜的中国军队是志愿军,目的是为了保护中朝边境的水电站,那些水电站对中国东北的工业很重要,所以,派出志愿部队加以保护。

这些烟雾弹很成功,美军陷入犹豫观望之中。

实际上,这正是中国军队惯用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游击战法。毕竟,我军和美军的武器装备差距很大,和美军正面直接大打,很不利。用各种办法把水搅浑,让美军摸不着头脑,才有利于中国军队伺机发动第二次战役。


图片

 时间点7:1950年12月15日 中朝军队打到三八线 

中国军队退回大山隐蔽起来以后,美军又趾高气扬起来。大家别怕,中国人只是虚晃一枪,他们不敢和我们真打的。

于是,美军收拢后撤的部队,重新向北进发,打算回到鸭绿江边。11月24日,麦克阿瑟从东京飞往朝鲜,得意洋洋地宣布,看,我说对了吧。中国人不会进入朝鲜。第8集团军的士兵们,继续向鸭绿江进发。我们这就要打赢这场战争了。到了圣诞节,小伙子们就可以回家了。

但是,就在麦克阿瑟说完这些话之后的第二天,11月25日,休息并补充了各种武器装备的中国军队,又从大山深处冲了出来,发动了第二次战役。

和第一次战役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同,第二次战役,中国军队完全拉开了阵势,和美韩军大打出手。为此,我军做了充分准备。

图片

整个朝鲜半岛大致是个矩形,但实际上北朝鲜是个蘑菇形,过了中间那一段再向北,迅速变宽很多。因此,当美军向北进发时,到了这一段,战线也就跟着拉长,兵力分散。

我军侦察部队在美军战线多次试探,找到了美军和韩军的结合处,也就是战线的薄弱处。11月25日,我军集中优势兵力从这个薄弱处冲了过去,然后来个迂回大包抄。韩军三个师瞬间土崩瓦解。

和韩军齐头并进的美军惊骇地发现,韩军部队突然不见了,而中国军队正在从侧面和背后冲过来,自己马上就要被包围了!

好在美军有火力优势,战斗力比韩军要强。美军官兵拼死冲杀,总算没被中国军队包围消灭。但第8集团军已经被打散。部队四分五裂,大家各自为战,抓紧掉头往回跑。

这时传来好消息,一个5千人的土耳其旅守住了阵地,消灭了大量中国军队,还抓了不少俘虏。美军派出军官去审讯俘虏,到了阵地一看,被气得暴跳如雷。被土耳其消灭的“中国军队”,其实是被打散以后到处乱跑误入土耳其阵地的韩军。

不过,厄运正在等着土耳其人。第二天,他们遇到了真正的中国军队。在中国军队的凌厉攻击之下,这个5千人的土耳其旅几乎被全歼,只有几个被重创的连跑了出来。

这时,美军已经没人想怎样继续向鸭绿江进军了。他们知道,现在要做的是赶紧撤退,想尽一切办法快往南跑。

长津湖战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打响的。关于长津湖战役,已有电影,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只简单说几句。

在长津湖战役中被中国军队包围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师。美国军队分成四部分: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陆海空三军各有分工,而海军陆战队其实是个小型美军,包含了陆海空三种军事力量,武器精良,能征惯战。

所以,当美军高层听说陆战一师被中国军队包围以后,他们的反应是:那些中国人真倒霉。意思就是,居然有人敢包围陆战队?这不是找死吗?

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自己想错了。面对中国军队的勇猛攻击,陆战一师想的可不是打胜仗,而是逃命。一位美军司令部的上校沮丧地说:我得去找一本参谋手册看看。我从没遇到过陆战队要撤退这种事。

长津湖战役中,美军成功架桥,陆战一师全身而退,确实很精彩。但无论怎么精彩,那也是撤退,是逃命。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从那天开始,美军的“主旋律”就是撤退。12月5日,中朝军队收复平壤。12月9日,陆战一师成功逃出中国军队的包围圈。

12月15日,美韩军撤至三八线以南。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冲过三八线,发动进攻。9月底,美韩军反攻越过三八线。到了12月15日,战线又回到了三八线。

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一共有五次大的战役。其中以第二次战役最为辉煌胜利。只有单兵轻武器、手榴弹和少量迫击炮的中国军队,把装备了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的世界最强军队美军打得落花流水仓皇败退。在战斗中,中国军队的士兵表现出丰富的战斗经验,他们行军迅速、果敢机敏,往往能用两条腿赶上并击溃美军的机械化部队。

有美军士兵战后回忆说,当他们乘坐卡车沿公路后撤时,两边大山山脊上中国士兵如鬼魅一般的身影,以及随时出现的手榴弹攻击,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噩梦。

美军承认,在第二次战役中,中国军队不是偷袭,不是取巧,而是堂堂正正的正面交战——“他们就是把我们打败了”。实际上,如果中国军队的武器和通讯设备更好一些,美国陆战一师都没有机会逃出生天。

可以说,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是人类轻步兵作战的登峰造极之作。

(未完待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