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酸枣情深

 冬歌文苑 2023-07-22 发布于北京

酸枣情深

母亲托人捎来了一瓶酸枣仁,一颗颗红棕色或紫褐色的枣仁椭圆而饱满,像一颗颗星星,透着柔光,带着母亲的体温和牵挂,挨挨挤挤密密匝匝被母亲封在一个小罐头瓶里,数不清有多少。

从小在黄土地上长大,看着这瓶枣仁,忍不住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我不知道,这一瓶酸枣仁,母亲用她的双脚丈量了多少家乡黄土圪梁梁的沟沟壑壑;不知道她顶着烈日仰望过多少棵酸枣树;不知道她那粗糙的双手被尖利的枣刺扎伤过多少回,挑刺的时候会有多疼;不知道为捣这些酸枣仁又有多少个夜晚母亲在灯光下喃喃许愿:酸枣仁治失眠,治心烦,让女儿女婿每天晚上吃几颗,好睡觉,一定把身体调理好……

泪眼朦胧中,耳畔萦绕起家乡那首不朽的民歌:就是这一溜溜沟沟,就是这一道道坎坎,就是这一片片黄土,就是这一座座秃山。就是这一星星绿,就是这一滴滴泉,就是这一眼眼风沙,就是这一声声嘶喊……

我仿佛看到了母亲一个人在黄土圪梁梁上艰辛劳作的景象,强劲的风掠过她的衣袖和头发,瘦弱的身影在尘土中飘摇;仿佛看到了母亲在村头切切的等待,家里准备好好吃的就等儿女回家;仿佛又回到生我养我的那个满坡圪塄上都是酸枣树的那片黄土地……

在我们北方地区,野生酸枣成丛莽。我的家乡村西坡地的地缘,圪梁梁上都生长着一排排一排排的野生酸枣树。没有庞大的树干,只有孱弱的枝干和弯曲回绕的枝条。属落叶灌木,枝上带刺,叶呈长椭圆形。初夏开花,果实大小不一,小如珍珠,大如葡萄,味酸甜。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耐碱、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涝,适应性强。无论山区、丘陵、平原,只要有扎根之处,都能生根、开花、结果。一般在陡峭的山坡上比较常见,树根能不断分蘖,繁殖很快,在干旱的丘陵和山区,是自然绿化的先锋树种。每年农历七月后果子逐渐成熟,八九月份熟透。熟透的酸枣,比黄豆大,外皮呈紫红色,光滑而没有皱纹,果肉薄而稀松,核大皮薄柔软细腻,味道以酸为主,偶有甜味加在其中。到了成熟的季节,沟沟壑壑的山崖峭壁上,那一片又一片的酸枣树。如同红色的玛瑙嵌满枝桠,在绿叶的映衬下闪闪发光。

酸枣酸中带甜的味道,让人一辈子难以忘记。只是吃到嘴里却不容易。因为它们多生长在沟沟坎坎的山坡上,或者是坡顶的悬崖峭壁上,向上攀爬难以够着,从上往下探摘危险重重,经常是看着一树红红的酸枣而望枣兴叹。偶尔能够得着的,冒着被坚硬的锐刺扎伤的危险才能得少量解馋。

小时候我们打红枣,一般是有人爬到枣树的树杈上,用力摇曳树干,熟透的红枣像冰雹一样纷纷落地,地面上的人将落下的红枣一一捡起放入筐内。但是打酸枣不能这样操作,一是因为其树小全身是刺不容易摇晃,二是其果实小且地面多在深沟或松散的土地里,落下了酸枣骨碌碌的滚地不知去向,所以只能采用原始的笨法,一颗颗的去采摘。

摘酸枣是一个细致活冒险活儿,先用一只手豁开旁边扎手的枝条,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摘取那诱人的小枣。枝蔓上到处都有锋利的尖刺,稍不留神立即扎破,疼痛难忍鲜血直流。小酸枣长得分散,只能一颗一颗地摘取,摘取一颗立即送入口中咀嚼,酸中有甜满口生津。边摘边吃也边往口袋里放。一个小时过去,虽然吃了不少,但是口袋内却薄薄的没见多少。为了有所收获,我们索性忍着不吃,不一会儿,两个口袋终于鼓了起来。再看看我们的双手,被刺扎了好几处,还留有鲜血的痕迹亦还有枣刺留在指头。但是我们特别兴奋,因为不仅仅只是两口袋酸枣的收获,而是我们亲身经历了摘酸枣的乐趣。然后我们就带到学校里,课余时间不时掏几颗和同学们分享,大家一边嚷着酸一边又抢着吃,往往一颗酸枣在嘴里停留好长时间一直用嘴舌不停的吸、啜,酸之若怡久久回味。大人们农忙间隙,也是抽空摘点酸枣装口袋里,回来凉到窗台上晒干,攒多了留着过年过节当稀罕果子吃,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把酸枣夹杂在炒货里,孩子们吃的时候,往往一把抓起来,有瓜子,有花生,有豆子,如果再有几颗酸枣,简直高兴地不得了。

枣花盛开的时节,也是养蜂人放蜂的最好时段,满山坡的枣花密密匝匝,满山坡的荆梢花开的正旺,紫紫的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成群结队的小蜜蜂嗡嗡嗡嗡一头扎进花芯进进出出忙碌个不停。母亲说这时候采的蜜最好喝,也就每年在养蜂人家里,点名就要枣花蜜给家里打点,自己舍不得喝,就等我们回去的时候拿。

冬天雪后,约几个玩伴偶尔上坡玩耍。经常幸运的是在白雪皑皑的野地里,突然遇到一棵甚至几棵叶子都掉了,树上挂满红红酸枣的酸枣树,红红的枣儿在太阳光和白雪的折射下,那么欣喜可爱,就像挂了一树的红灯笼,简直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这些过冬的酸枣经过吸收日月之精华,酸中带甜,甜中透酸,紫红的耀眼,在我们眼里越发是珍珠玛瑙,山珍美味。我们经常是兴奋地边摘边吃,一不小心就装满了口袋。这时候我们内心别提多高兴,还不能跑,一跑,兜里的酸枣就保不住了。但还是有止不住高兴撒开腿往坡下跑的,一跑,装满口袋的酸枣就会滚了出来。你要是低头去捡,口袋里的酸枣出来的更多。我们往往是一手捂着口袋,一手忙着捡满地沿着坡往下滚的酸枣,没想到酸枣顺着下坡的冰道滚得更快,一眨眼就跑没了,于是赶紧紧紧护着留着酸枣的口袋,小心翼翼预防人再滑倒酸枣就都不保了,真是狼狈得很,心里却是开心得不要不要的,像是中了彩一般自豪。

这种采摘酸枣的过程往往让人回味无穷。忽然发现,越是山崖坡陡的地方,酸枣树愈加长得繁多茂盛,越是峭壁危险的地方,酸枣的美味也越加诱人。本不抱有任何希望的,大自然却总能给人类无私的馈赠和惊喜。人生也一样,任何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逆境,都不要自我放弃,所谓绝处逢生,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所谓峰回路转,所谓只要你一直向善一定会有天助,这些道理都会在某一天某一刻得到事实印证。

庄稼人以地为生。在大生产年代,一片片土地给人解决了多少生存和饥饱问题。实行土地承包后,包产到户,每家每户良田和坡地搭配分配。母亲分得两块坡地,她就将一块种谷子一块栽培果树和蔬菜。准备种谷子的坡地地里满是野生的酸枣树,根本无法下锄下种,母亲就扛着一把镢头,硬是一镢头一镢头把酸枣树连根刨起来,把土里的杂草杂根捡干净了,摊平了,才收拾出一块像样的地来,终于可以种谷子了。不过酸枣树是不会被清除干净的,围着地圪塄一圈照样长的很旺,就像专门护谷子地的篱笆。我们也正好在每年收秋时顺便摘点酸枣解解馋。

母亲对酸枣的钟爱是源于她睡眠不好,从一个中医那里得知酸枣仁有安神补脑促眠功效,就自己采摘,自己加工成仁每晚睡前服用,效果挺好。后来我爱人也经常睡眠不好,为了改善她女婿的睡眠质量,每年秋天摘酸枣,成了母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她心里,只要有利于孩子们的事,她总是不辞劳苦,义无反顾地尽力。秋忙间隙,母亲总是抽专门时间上坡走一趟,到地头,到悬崖到沟壑,哪有就上哪摘。经常是衣服被撕扯破了,手胳膊都挂了彩,才摘得一些。回家后把酸枣晒干,然后有空了一颗颗的放砖头上捣仁。家里的小药瓶子都是她装酸枣仁的宝贝。我们每次回家,晚上睡觉前,母亲总是拿出一个小药瓶,给我们每人手心倒几颗酸枣仁,说吃了好睡觉。也不知是酸枣仁的关系还是回家的关系,只要一回家,守在母亲身边,心里就踏实,一定能睡个好觉。母亲就愈发相信是酸枣仁的功效。每次回家的时候,就准备一小瓶给我们带上以备所需。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凡有睡不着觉的睡眠不好的,母亲都把她自己实践的酸枣仁经验积极分享。如果遇到别人有求,她都毫不吝啬把她辛苦捣的酸枣仁很爽快地分享出去。她觉得分享给别人,给别人帮助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我也查了资料,证实酸枣仁确实是一种药材。其性味酸甘、平,归于心、肝、胆经。有安五脏、轻身延年作用。还适合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夜寐不安、面色潮红、耳鸣、头晕等症状。我把这些信息告给母亲的时候,母亲更加自豪和自信,更增添了她克服各种困难采酸枣的动力,愈发喜欢跟别人分享她的酸枣仁治疗各种睡眠不好的经。

但是近几年,到了酸枣成熟时节,母亲电话里十分遗憾的告给我,说这两年酸枣不容易得到了,自己吃的也不好找了,原因是酸枣的药用价值被推广,到村里上门收酸枣的小贩也越来越多。原本村里孩子们和城里人喜欢的酸枣成了村民的致富商品而被争抢采摘。各村村民们为了获利,常常一家人成群结队到坡上找酸枣,他们不是摘,而是把那些多年生的酸枣树连根砍了,堆在一起放地上打,于是一摊一摊的被打过酸枣的酸枣树像垃圾一样被扔的到处都是。等母亲忙完自家营生准备采酸枣的时候,原来满坡的酸枣树早成了一地的狼藉。幸免于难的,也是稀稀疏疏留有几颗更不好采摘了。从母亲的话语中,我似乎看见那记忆中郁郁葱葱的酸枣树在饱受蹂躏摧残和滴血。母亲安慰说,不用担心,酸枣是砍不完的,只要根在,酸枣树砍过之后还会再发芽,虽然来年挂果明显锐减,长大了照样会结的红红火火。听母亲说过后,我突然对酸枣树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它们小小的身躯,却无比坚韧、顽强,生生不息,把浑身的宝悉数奉献给人类,既能给人治病,又能给人增添经济收入,真是山中珍果。

母亲的酸枣仁,载着母亲的深情,载着家乡那片黄土地的深情。就像这首歌“哦……这一声声嘶喊……攥住我的心,扯着我的肝。记着我的忧虑,壮着我的胆……”有母爱陪伴,无论在哪里,前行的道路不再迷茫。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王素荣,山西省忻州市人,晋城兰花煤化工中层管理人员,喜爱文学,喜爱读书写字,喜爱运动,喜欢非遗剪纸,喜欢厨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个性直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喜欢用心感受生活,用心交朋友,用心工作,用心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热爱生活的每一天。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