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自喻

 hab图书馆 2023-07-22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我们一定很想知道,一个优秀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从一些名师的自喻中,我们可窥见一斑。

王天有:一块踏脚板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天有说:“我是一名普通教师,甘愿做一块踏脚板,希望我的学生通过这块踏脚板,跳得更高、更远。”

梅贻琦:一个搬放凳子的人

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梅贻琦还自喻道:“校长就是一个带着职工为教授们开会搬放凳子的人。”此话实则蕴涵着我们今天所说的“服务精神”。

章开沅:一只忙碌的老鸡

  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章开沅说:“我欢喜教师这个职业,我欢喜学生,学生也欢喜我,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从来不敢以人梯自喻,因为我缺乏应有的学术高度……至于我个人的志愿,无非是甘当铺路石子,让青年学子成长的道路稍为平坦一点,可以比我们前进得更快更远。我更愿把自己比喻为一只忙忙碌碌的老鸡,成天到处啄啄扒扒,如发现什么谷粒、昆虫之类,便招呼小鸡前来'会餐’。”

袁亚湘:一个扶车后座的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博士生导师袁亚湘说:“'手把手地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止或扼杀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老师手把手教太多,就好比教人骑车一直紧紧扶着后座不肯松手;一旦松手,学生很可能会摔跟头。好的方法是巧妙地松手,在学车者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松手,让学生领悟到骑车的真谛。作为导师,我就是一个扶车后座的人。”

刘彭芝:一个领跑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九任校长刘彭芝说:“我对'校长’含义的理解,最深切之处就在于,校长是个'领跑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领着全校的老师们不停地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不停地奔跑。做一个'领跑人’,首先自己得跑;做一个优秀的'领跑人’,必须跑得比别人快,跑得比别人远。”

这些名师可以说是为师有道,也充分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特点。他们的种种自喻,贴切形象,质朴率真,或明志向,或示高洁,或抒情怀,或言节操……无论哪一种,都是富含哲理,意味深长,启人心智,催人向学。(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年7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