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励,表扬,也得有方法!尽快学习这些理念方法,让自己的孩子赢!

 厚朴百合中医 2023-07-22 发布于陕西
中考、高考结束了,高分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一如既往的不如人意。
很多人失落,甚至怨恨。但可否想过,自己,曾为孩子做了哪些?
孩子,是夸出来的。你怎么夸奖,孩子最后就成了什么样子。
夸孩子,谁不会?
哪个父母没有夸奖过自己的孩子,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还是亲戚朋友。往往是从很小就开始夸。
夸这孩子聪明,脑袋瓜聪明,反应灵敏,夸孩子考试得了100分,夸这孩子团结同学,夸这孩子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等等等等。
各种各样的夸。
但,为什么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最后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呢?很多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 孩子,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最后进入城里幼儿园,就难以适应?
不只是普通话难以适应,还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风格,也是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就连幼儿园老师都直皱眉头。打人,骂人,抢夺玩具。自私,自利,缺乏礼貌,缺乏同情心,实际上是内心贫穷的表现。这和爷爷奶奶一生的贫困有没有关系?
而父母带的孩子往往自信,富有爱心,有礼貌,关爱他人,有礼貌。
很多爷爷奶奶教给孩子的是聪明,但没有教给孩子智慧。很多父母教给孩子的也是如此。
同样是兄弟姐妹的孩子,但10多年之后,距离越来越大,同样是考试,有的考的很好,有的名落孙山。没人跟你争,跟你抢,为什么有的连高中分数线都不够?有的却超过100多分?
是因为聪明、智力的差距吗?只要和他们去聊,你说的话,他们都能听得懂,都能理解,可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单纯从他们父母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就可以泾渭分明,差距巨大。
夸奖,鼓励,人人都需要,孩子尤其很需要。会教育,一定是会鼓励。
为什么要鼓励?鼓励可以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可以树立自信心。塑造孩子未来的品格和行为。
会不会夸,是大有差异。
如何鼓励?
1.及时表扬。不要拖。越早鼓励,越能激发继续优秀的信心。
2.讲清楚为什么表扬。
同样是考了100分,爷爷奶奶也许就是鼓励我孙子真聪明。殊不知聪明是天资禀赋,这些虽然孩子们是有差异,但不可改变。会给孩子造成也许凭借自己天赋异禀就可以不用努力的错误逻辑。
相反,老师鼓励:你很棒,这是你前期努力的结果。好好加油,再接再厉。只要持续努力,你会做的更好。
这样的鼓励,就会让孩子明白:努力是非常值得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不会白费。
知道了这样的逻辑,才能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得到了表扬鼓励。知道如何进一步改善加强。形成一种内在的人格和价值观。
3.鼓励一定要持续。
唯有持续,才能形成一种习惯,精神和人格。成功的时候需要鼓励,失败气馁的时候,更需要鼓励。父母的鼓励,应当不计回报,不在乎成败,永远都在,而不是你好,我就鼓励,你不好,我就不鼓励,甚至批评,打压,批判。那会让孩子对父母的品行,以及鼓励的出发点产生怀疑。
会怀疑你是选择性的爱我,还是爱分数。爱面子?
如果你爱面子,那你找你的面子去吧。我才不会为了你的面子而多努力。我只为我自己努力。
4.奖励不是交易
你好好学习,考好了我给你买个你心爱的手机,你好好学习,考好了,你可以去海南旅游。
这些看似很好的奖励,往往被孩子认为是交易。
最后起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因为交易不可持续,奖励带来的精神鼓励,是持续的。
孩子没啥鼓励的,怎么办?
1.是自己缺乏对孩子的爱
2.是自己缺乏眼光
3.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优点
4.在缺点中培养优势
5.在缺点中设计假优势,培养对学习的亲切感。
6.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处理好就行。
结合案例,生动形象的讲解,让我们深入轻松的掌握鼓励的方法。
这是今天晚上智慧父母课堂,王老师的讲课笔记,一场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让人头脑一下子清晰的课程。让人受益良多。
很多人只想孩子成绩好,却不曾想自己应当为孩子做些什么,或者不知道应当做些什么,不知道怎么做。
那么,尽快的来学习这些理念方法,好好践行,让自己的孩子先受益。谦虚的态度,虚心学习,就一定能让自己的孩子率先受益。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