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凉:老年人忙着处理邮品,年轻一代与集邮渐行渐远!

 小戳爱收藏 2023-08-02 发布于北京

邮市的凄凉景象令人心痛。截至2023年7月中旬,13套新邮上市,其中只有3套没有打折,其他都打折。

市场已经缺乏信心,邮人纷纷离去,使得邮市人气萧条,行情惨淡。

伴随着邮市的悲凉,很多老年人处理邮品的场景也令人唏嘘。如今,不少老年人都在通过变卖、馈赠、捐赠等方式处理自己的藏品,让人觉得悲哀和感伤。

集邮已经后继无人,许多老年集邮爱好者一辈子的心血最后被儿孙当做废品处理,这样的场景非常令人难过。

年轻一代与集邮渐行渐远,这让集邮界陷入深深的忧虑。年轻人对集邮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有很多方面。



首先,邮票的选题和内容往往脱离了年轻人的兴趣,他们更喜欢现代文化和时尚元素,而传统的邮票选题显得有些陈旧。

其次,集邮的营销模式相对落后,没有有效地吸引到年轻人的眼球。

再者,邮票的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景相对受限,年轻人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集邮的乐趣。

此外,集邮圈子也显得封闭,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同时,集邮文化的推广力度也不够,导致年轻人对于集邮的了解相对匮乏。



我们不能坐视不管,集邮文化的落寞与老龄化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主管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集邮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首先,需要调整邮票的选题和内容,更贴近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让集邮重新焕发生机。

其次,要创新集邮的营销模式,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同时,应该加强邮票的使用场景,让邮票不再只是单纯的收藏品,而是在生活中发挥更多实用价值。

此外,集邮文化的推广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让更多人了解集邮的魅力和价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将目前天量的发行量降低到300万以下,才能让现在打折的问题彻底解决。



集邮不应成为老年人的专属领域,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集邮事业后继有人。

只有这样,集邮文化才能融入更多年轻人的生活,焕发新的活力,不再让老年人忙着处理邮品的场景成为常态。愿我们共同见证集邮文化的新篇章。



最后,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编年票交流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