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思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甲骨文字典说字——尸

 赵文耕 2023-07-23 发布于北京


【甲骨文字典,尸】

今天学习分享的是尸,尸体,行尸走肉,古时有一种刑法叫五马分尸,尸的繁体字是尸下边是一个死字合起来为屍。以前有提到简体字和繁体字,也有人提议要恢复繁体字,那我们一起来了解简体尸字与繁体屍它们在古文字中又表示什么含义呢?

甲骨文字典解释:与人字形相近,以其下肢较弯曲为二者之別。尸的甲骨文象屈膝蹲踞之形。蹲踞与箕踞不同,《説文》:居,蹲也。段注:……凡令人蹲踞字古衹作居……足底着地,而下臀从其厀曰蹲……原壤夷俟,谓蹲踞而待不出迎也。若箕踞则臀着席而伸其脚于前。夷人多为蹲居与中原之跪坐启处不同,故称之为尸人,尸復假夷为之,故蹲踞之夷或作跠、或尸加一个夷,《广雅释诂三》,而尸则借为屍。


【甲骨文字典,夷和尸同源】

从尸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它与甲骨文人的字形相近,不同的是下部分腿的区别,甲骨文人的腿部分象一条竖线,像我们平时站立的样子。尸的甲骨文字形在人腿位置象弯曲的样子。甲骨文字典中解释说象屈膝蹲踞之形,蹲就是屈膝往下呈现坐的姿态但臀部不着地。踞,指古人席地分开两腿屈膝而坐。蹲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弯腰屈膝蹲下后臀部着地坐着。蹲踞和箕踞不一样,古人跽与踞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跽跪就是两膝着地,上身挺直。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膝盖着地,臀部轻坐在后脚跟上,双手放在膝前就叫跽坐。如果臀部坐在席上,双腿分开曲双膝而坐,或者两腿分开向前伸直,这个样子像簸箕,所以在古时人们把这种姿态称为箕踞。我们看电视时也能看到古时的人们在地上先铺一张大席,然后席地而坐,坐的姿态与跪的姿态是相似的,但两者也有区别:以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压在后脚跟上为坐;两膝着地,上身挺直臀不接触脚跟为跪。


【甲骨文,人,不同写法】


【甲骨文,尸,不同写法】

字典中解释夷人多为蹲居,与中原之跪坐不同。所以把蹲踞的人称为尸人。也就是夷人。夷人引申指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也指少数民族的一种。古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春秋时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

箕踞在古时被视作失礼的坐姿。在典籍中多作夷。比如,在《论语·宪问》中有: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夷是曲膝而坐,俟是等待,原壤是一个人名,现在的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惬意放松的坐姿,而在古时认为这种坐姿不象样,有失形态,原壤大概以这样坐姿方式在等待孔子,然后孔子来了看到他的这个样子就说了原壤,一生之中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到老了还没有什么作为,说完孔子还用手杖轻敲他的后腿,从这个场景来看,孔子可能是原壤的老朋友,所以说他时还轻敲了他。


【在古代,蹲坐很不礼貌】

尸的本义指一个人屈双膝蹲坐,后来这个字的本义被夷替代了,甲骨文金文多借尸为夷,夷或用足字旁加一个夷为跠,或者是上边是一个尸,下边是夷,而尸假借为屍,也就是繁体的屍,就是人死之后身体被称为尸体,所以今天看到的尸与繁体字屍之前是两种字义,简体尸甲骨文就有,它在古时指的是一种蹲坐姿式,尸比繁体屍先有,从这个字来看,简体字与繁体字同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说恢复繁体字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尸字从甲骨文、经西周金文、一直都没有很大的变化,经过隶书和楷书成现在的尸。


【尸,演变,汉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日、月、风、雨、祖先等等都是人们祭祀的对象。殷商时期或更早,氏族成员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后,会选一个人化妆后充任尸主,也就是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称为尸,后来,逐渐被陈列的木刻牌位或画像所替代。

商周时期尤其是周代的祭祀仪式中,要由尸来充当或者扮演被祭祀的对象,所以这种祭祀形式也被称之为尸祭。古时有"祭必有尸","尸"在古代祭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代替受祭的神灵或死者接受人们的膜拜并享用祭品。尸的扮演者有特定的人选,在宗庙祭祀中或祭祀死去的亲人鬼神时,为尸者必须是死者之孙或孙辈。


【祀,不同甲骨文写法】

祭祀的祀甲骨文就是一个甲骨文子的象形,有从示从子的,还有的字形象一个正面的人,双手把一个子高高举起。字典中解释这个子为祭祀时象征神主的小孩,也就是指那个尸人,祭祀时用小孩子代表神主或祭祀对象接受祭祀。《礼记·曲礼上》:“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指祖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就是那个代替死者受祭的人必须是孙,没有孙就选族中属孙辈的人。古代祭祀祝迎尸时为立尸,就是把那个接受祭祀对象的子也就是尸举于成人的颈上,表示祭祀的意思。后来为区别小孩的子形,就把甲骨文祀的那个子的省形下部分线条稍微弯曲象人跽跪的样子,专表示祭祀,这是祀的解释。还有异,大同小异的异,它的初字与祀同源,后来才分为两个不同的字,说文说异,分也,指的是后起义。

有一个词叫尸位素餐,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位:像尸那样居于主位光受祭不干事。素餐:不做事,白吃饭。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光领薪水,不做事情。

说到尸位素餐,我们人的身体就好比一个国,心为君主,肝为将军,胆为总参谋。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我们每天通过饮食消化后,通过运化输送到自己身体的各个地方,那身体如果不能运作或者是影响运作,那是不是也与尸位素餐有相似的道理呢?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因为那里不舒服最先是自己知道,而如果总是被外界干扰,比如生活,方面,工作方面的,心总往外越,时间久了身体某个部位生病了,只想着动手术切除就好了,那切除了某个部位就如果撤了它的职位。

在自然卫生理念中说到名后国,我们每个人相当于一个国,心是一国之君,以前也分享过,我们身体五脏六腑以及所有的细胞都是心君下面的臣民,当身体某个部件不运作出现了懈怠。那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没有正常发挥它的功能。身体出现亚健康或者是疾病的状况,这一切都与身体这个国的国君有关,那如果身体的国君能够勤政,安抚臣民,就是自然卫生理念中说到的随时随地采风,做到与民同心,上下同浴,那身体的每个部位,比如说肝将军胆参谋,让他们得以修复能够发挥最好的状态,身体的每个脏腑也相当于臣,在其位那就要各司其职,我们身体这个国能身心健康和谐。

以上是对尸的学习理解,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