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阙

 倦鸟依林 2023-07-23 发布于山西

阙(拼音:què、quē)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 。此字最古形体为篆文,但也见于《诗经》《左传》等先秦著作。"阙"本指建在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后转指帝王的住所,即宫殿。又指陵墓、祠庙前两边的石牌坊,即墓阙。"阙"又指缺点、缺失,通"缺",读quē。

文字源流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形声字。"阙"字甲骨文、金文未见,小篆作图1或图2。外部是""字,作形旁;内部用"欮(jué)"字作声旁表音。"阙"字既从"门",推测其义当与门有关。阙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面的高大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阙是大门前的装饰,是大门的附属物,故字从门。隶书、楷书承袭小篆而定型。《简化字总表》规定"门"作偏旁简化为"门",所以"阙"简化为"阙"。

据考察,最早在西周时中国已有阙这种建筑出现。最初的门阙之制是有严格限定的,它只能建在宫门之外。据《古今注》上的说法:"阙,观也,古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用阙来"标表宫门",除了显示威严之外,还可登临"远观",这就是阙的原始功能。"宫阙"一词就是这种宫门立阙的历史凝固。从汉代开始,阙已非宫门专用,不仅宫殿、宗庙、陵墓建阙,许多贵族官僚的宅第也可建阙,但仍然具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其功能也由最初的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从而具有了很深的文化底蕴。

双阙之间没有连接,与门相比,是空缺的,所以"阙"也可以有"空缺""残缺""不完善"的意义。如"拾遗补阙""付之阙如"之"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