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官的自我修养》成书记

 红发橙子 2023-07-23 发布于天津

上期内容:疫情下的法院

2023年新年伊始,我的《法官的自我修养》一书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络平台上线发售,很多朋友不仅购买本书还特别热情地向自己的亲友推荐,真的让我特别感动,谢谢大家。

好多朋友见到我都向我表示祝贺,并调侃说等书到货让我签名,也会询问这本书出版的过程,我在这里讲一讲。

我是从2017年开始写公众号的,期间很多朋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也有朋友建议我将文章整理出版。对于这个建议我虽心动但也没有付诸实施,一方面是对自己文章的质量有所怀疑,不知道是否真的符合出版的条件,另一方面自己对于图书的出版也是一无所知,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2021年底,中国法制出版社的赵宏主任联系我,对我的文章表示赞赏,说可以考虑出版。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莫不是遇到骗子了吧......

没办法,法律人的疑心病就是这么重。

我特意去中国法制出版社的网站查了赵宏主任的信息,发现确实有这位主任,但是还是觉得有点不敢相信。直到后来我发现,我的一位在司法部工作的朋友和赵宏主任是微信好友,这才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开始和赵宏主任接触,我对自己文章的质量不是很有信,赵宏主任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她说她正策划一套法律职业丛书,我之前的文章恰好符合她的构想。看到我信心不足,她鼓励我说,我是有眼光的,联系您证明您已经从众多内容中脱颖而出。我听罢顿时有了信心,开始按照她的指导着手工作。

首先我按照要求提交了一份提纲和个人简介,交由出版社进行讨论。大概一个月后,赵宏主任通知我选题通过,可以和出版社签合同了。

这期间,我还购买了赵宏主任出版的《一本书的诞生》,对于图书的出版有了粗浅的了解。我发现赵宏主任工作之余一直笔耕不辍,让我既尊重又很亲切。

按照合同约定我应该在2022年3月上交初稿,所以2022年初我就开始整理之前撰写过的文章。我是2017年开始在公众号撰写文章的,对于选题也没有规划,一直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几年下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写了多少文章,正好着这个机会对文章进行梳理。结果发现,不知不觉之间自己都写了二十多万字了,真是既惊讶又自豪。

我将之前的文章按照几大主题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校对,形成了初稿。之后和我直接联系的是出版社的冯运编辑,她工作非常细致认真,花了大量的时间对我提交的文稿进行了细致的审校,并反复和我进行探讨,我在这一过程中受益良多,也对文章中存在的不通顺的语句和反复出现的错别字而感到汗颜。

出版社的流程严格而规范,冯运编辑告诉我出版社内部要进行三轮审查,大约到了2022年7月,初审基本完成,随后的二审和三审相对较快,期间负责审查的编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就此对文章的顺序重新进行了编排。

9月,我们对于本书的书名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我不想书名太过严肃,但也不愿太过活泼,自己想了又想也没想出自己满意的书名,最后还是按照出版社同志的建议取名《法官的自我修养》,嗯,专业人士的水平确实高。

到了10月底,编辑把书稿的PDF版发给我,让我再进行校对,当时恰逢年底结案,为了方便阅读我找到一家文印店把书稿打印出来,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又把文稿校对了一遍,终于在12月把文稿敲定。

开始预想12月图书就能印刷出来,结果疫情不期而至,京津是重灾区,直到12月底,冯运编辑通知我图书很快就能印刷出来,我长舒了一口气,一年的时间,这本书终于完成了出版。

文章的最后,表达我的感谢吧。

首先要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的厚爱,给了我出版的机会,感谢赵宏主任和冯运编辑的指导和付出,没有她们这本书真的不知道何时才能出版。

感谢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这本书的文章都来源于我进入法院后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你们就不可能有这些文章。

感谢公众号的读者们,以一人之力开设公众号并坚持写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当我想懈怠退缩的时候,我都告诫自己不要辜负那些喜爱你文章的读者们。

最后以这本书后记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

法治路上,携手同行,后会有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