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认识情绪: 微表情来识别别人内心靠谱吗?

 渡心人 2023-07-23 发布于陕西

(通过表情、动作可以判断一个情绪?神经科学已经推翻这种情绪指纹理论,那情绪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管理自己情绪呢?)

2018年《BBC聚焦》杂志讲述到当你充分了解自己的情绪,你就知道该如何塑造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未来的样子。

“情绪指纹”不靠谱

有部美剧《别对我撒谎》,剧中的主人公可以通过一个的微表情来判断TA是否在撒谎。

那么,你真的相信微表情能够判断一个人情绪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是的。

因为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从弗洛伊德到达尔文,他们都认为么一种情绪都自己专属配套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心律、出汗等等。尤其达尔文《人类和动物情感的表达》中,这个观点早就被人认同了。

心理学家丽萨·芭蕾特研究情绪30多年,出了本书《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她颠覆前人的观点。

为什么表情不靠谱?

以前我们恩威表情可以判断情绪,那是以达尔文代表的这些大神都是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每一组情绪都有对应的一条标准动作,这就是情绪的一种经典假说。这种假说流传几个世纪。

芭蕾是运用脑部成像技术对于大脑活动进行验证,从而验证情绪假说。研究者发现两点,1.情绪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就说情绪指纹不存在;2.不同文化背景中,对于情绪的理解和表现不同。

比如说害怕,有人害怕会眼睛睁大,有人会紧闭双眼,有人会说不出话,也有人大哭、呼喊,还有人会忍不住笑。根据研究,人们在开心的时候只有12%的人会笑,生气的时候只有28%会表现出不高兴的表情,这样看来难以有同一标准。

第二点是不同文化对于相同情绪的也有不同程度的划分。拿咱们来说,对于吃惊,就有目瞪口呆——惊讶的说不出话;惊喜交加——有惊喜又高兴;惊慌失措——太吃惊而不知道干什么。

所以在不同文化中,对于情绪的理解和表现不同,由此得出情绪指纹不存在

情绪本质是大脑对身体反应的解释

要明白情绪就是大脑对于身体反应的解释。就要先明白情绪的创造者,大脑运行方式。研究显示6080%的能量都是用来预测的。

预测从哪儿?从过往的经验来。比如说你曾经被蛇咬过,所以看见井绳就被吓的半死,所以才有“一朝被蛇蛟,十年怕井绳。”

大脑无时无刻不做预测,你走路抬起一只脚,你的大脑马上预测第二只脚如何落地,另外一只脚该如何抬起。按如果预测错了呢?比如你前面突然出现一个大坑,但是你的大脑没有预测到,那你必会身陷坑中。

大脑不仅对你自己行为预测,对遇到的人也会预测,比如你见到陌生人,你的大脑会对这些人进行预测,如果他们表情和你预测相符,比如:对你微笑或跟你说法,你就会更快的喜欢、信任他们。

但对大脑最重要工作是保证你健康活着。大脑会根据预测向身体各个部分分配资源。大脑预测什么时候你的心跳会加速或减慢,什么时候血浆会升高等等。

当然我们能意识到的就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也就是情绪。可以说情绪即使大脑对你当前的情绪下,对身体赋予的意义。

同样是脸红:是因为喝酒脸红,还是因为初吻脸红或者因为公众场合没有拉裤链而脸红。

三种方法管理好自己情绪。

情绪其实有三部分构成:身体能量、当下情景以及大脑的预设。三个实用方法。

方法一:照顾好自己身体,就是稳定情绪的有效办法,给身体充电,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你的大脑在分配能量的时候,因为能量不足而产生负面的感受几率就会更低。

要知道疲劳、饿或者生病,它们能让你产生情绪信号,和生命、愤怒、焦虑是一样的,身体好,情绪会更好。参加能让你舒服的或主动,比如推拿,可以减少身体疲劳,保持良好的愉悦情绪。

方法二:通过改变环境来调整情绪,比如出门散步、跑步,不能出门的话,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会有效果。

方法三:过往经验,也是最难改变的,因为人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换个角度,现在就是过去的未来。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莫名其妙的疲惫,想法消极,觉得自己很差,大家都讨厌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这种状态被称为情绪流感。

你需要把情绪流感当成感冒来看待,睡一会儿,散个步,做点儿锻炼,做任何能让你感受好的事情,来解除这些症状。

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就可以改变大脑处理这种情况的经验,以前是很难过的承受,现在是可以积极处理、消解。

 你可能喜欢:迟到的2017总结

                         自 我 安 抚——一 种 简 洁 的 情 绪 调 节 方 法

                         情绪急救

                         大脑的情绪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