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可能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有没有帮助到别人

 渡心人 2023-07-23 发布于陕西

最近3周特别忙,家人生病住院进行手术,带孩子看病等事情去处理,感觉挺忙的,很多之前的课程也暂停了一段时间,包括原创文字,基本也是转发网络上的,没有写原创。

这段时间一直参加的团体督导也因为个人时间和状态被迫暂停下来,另外一个新组建的朋辈督导也因为个人状态无法深入进去。受到影响的还有心理咨询,因为个人时间的不能稳固,有时候也在调整心理咨询的时间,一直以来我基本不怎么调整这个时间,毕竟稳定的时间就是治疗的一部分。由于现实问题,也不得不去调整,而这样的调整,也对心理咨询的确产生了一些影响,影响到关系的稳定性。

事实回想起来,一直以来,我基本会把心理咨询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为了心理咨询放弃掉个人本身健身的时间,某种程度心理咨询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帮助会比健身更重要。有时候也会尽可能考虑来访者的时间,毕竟的确有国外的来访者以及只能上午或者比较晚的时间咨询的来访者,在评估本身的咨询动力和匹配性的前提下,我也会考虑是否自己真的愿意这样改变。

最近大半月尤其近一周,处在充满和焦虑之中,而事实上,这周是今年以来,咨询量最少的一周,有调整时间和结束咨询等因素,这周仅仅只有5个咨询个案,而之前基本都是8-11/周咨询个案量,所以很明显的个案数量在下降,甚至会让我有些担心,是不是自己水平在下降之类,不过慢慢开始稳定下来,毕竟还是有些存款,目前支出也不算太大,收入完全可以覆盖支出,当然主要也是自己消费也不高,所以想到这里,不由得心底逐渐安稳下来。

回到6年前,开始去买房,当时就考虑压力之类的,本身可以买更大、更新的房子,考虑还贷压力之类的,还是选择位置方便的房子,本身而言,也是为了心理咨询的“自由”,众所周知,成为心理咨询不能太缺钱。如果还贷压力比较大,可能就会讨好来访者,毕竟来访者直接关系着咨询师的现实收入,不诱惑来访者,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术不正的咨询师很容易懂得如何控制来访者,而本身利用来访者的信任去“欺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这点的认识和评判并不容易,毕竟并不是来访者投诉咨询师有问题,咨询师一定做的有问题,就像所谓边缘性人格组织的来访(有边缘人格组织的病人是很容易自杀和进行自我破害的,他们心理构成是无所不在的攻击),所以有边缘特质来访认为咨询师攻击和伤害自己也是很正常的反应部分。

实际上在照顾家人的过程中,我也能够体验到自己的盛气凌人,在进入住院部的时候,因为自己核酸过了48小时,然后我硬闯,也进去了;我在想换个比较大省级医院,尤其有安保人员在的话,我不一定能够硬闯进入,因为所在医院本身是二甲医院,相对比较小,而我的核酸刚刚过了48小时,对于疫情防控的一些条例,分明感觉到愤怒。因为前面有人不要核酸也进去了,然后患者家属进不去,家属也可以出去见自己家属,我就很较真,这样的疫情防控,本质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已,而因为小医院的形式主义,不由得让我很愤怒,毕竟全省都是低风险,一码通和行程码都正常,然后还不让进去。我将自己焦虑和过去这些疫情防控的种种怨气都被勾出来,然后硬闯了一会,平时我是不会这样的行为,现在回想的确会有盛气凌人的感觉,毕竟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只是执行上级领导口头要求,除了问题或被查出,要罚他们的钱。

最近家人出院,我的个人重新回到相对固定的个人时间,重新回到过去稳定的状态。自己的整体稳定性也在增强,焦虑也在降低,而本身应对焦虑,我个人比之前更有经验,毕竟过去家人住院几次,都是我照顾的,有了一些经验。相对过去几次,明显就没有那么焦虑,可以更加从容应对。

而家人关系,就会涉及所谓的分离,在心理咨询的一部分来访者,其实咨询议题最终都是与分离个体化有关,也就是如何分离,分离也是成长和生命永恒的话题,无论如何我们本身就是不断的分离,直到最后,我们与这个世界进行分离,分离也意味着成长,没有分离也许就不会成长,就像所谓的啃老和巨婴已经精神寄养等,都是自体的部分没有获得足够力量,本身自体的一致性不是那么强,自体客体功能有欠缺。

如果一个来访者说自己的咨询师挺不重要,那挺好,因为来访者正在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往前,而本身如果咨询师对于来访者那么重要只是满足咨询的自恋,或许咨询接受自己局限性和本质的不重要性很重要,说真,很难说从业这几年到底真正帮到几个人,我心里没有保票,心在回想过去的种种,有种遗憾和无奈,实际上助人工作是很艰难的,而咨询师本身的局限性和无力感,以及对于自己的充分认识和接纳很关键。我们能不能帮人不重要,起码尽可能不伤害别人,我们如果陷入投射性认同,那是一种游戏,那并不是在帮来访者,一味的满足来访者要求,那不是心理咨询;就像那些平台,低费和不限时的咨询,让来访者徜徉在精神世界的“乳汁”中,只要张嘴,就能得到,但是一个人成长仅仅喝“奶”,不增加“辅食”,最终营养不良和虚胖,所以孩子渴望一直喝奶,大人要明白辅食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孩子负责的家长,一定是不完全按照孩子的要求进行。

咨询师明白自己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来访者发生了什么,他的内在感受和体验是什么,咨询师需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心智化去理解、共情到来访者。咨询师的真实的理解,有时候的确与咨询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所以体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咨询师借助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体验能够深入理解现在这段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

做心理咨询师,尤其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 the end —

渡心人

执业背景:医学心理学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时长:心理咨询时长1600小时以上,个督及团督时长300小时以上

咨询寄语:与你共渡心灵之河;

理论取向:心理动力学取向,人本主义风格

02

专业领域/Field/

抑郁、焦虑情绪问题;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适应、创伤疗愈、孤独与自恋议题;

个人探索与发展、人生意义探索。



预约咨询请详细看看!
说说心里话:个人羞耻感!
我们发明了一种病,叫“原生家庭创伤”
我们成年人别再拿原生家庭做借口了,原生家庭不背锅!
想要做心理咨询,建议你务必看完这篇文章——深度好文!
心理咨询到底需要做多久?| 短程、中程和长程心理咨询的特点和用途
做心理咨询前,请先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科普
用心听见:身体疾病反映的思维模式
抑郁症状消失了,这几个问题仍然需要注意
抑郁症患者的内心告白
你跟父母的关系,就是你跟世界的关系
李 枚 瑾 家 庭 教 育 等 视 频
当你的孩子拒绝上学,可能是“家”生病了
我们的身体,是有记忆的。你有多少疾病,就有多少创伤!
咬指甲、揪头发……如何通过儿童躯体化症状识别心理问题 ?
心身疾病和躯体症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头痛是身体有话说
腰酸背痛对你意味着什么?
《身体疼痛对照表》:不同部位的疼痛都代表什么?
肥胖与抑郁之间的爱恨情仇
肥胖对你意味着什么!
身心本来就是交互影响的,情绪的不舒畅会表现在身体上
心身疾病:心身从来都是一体的
中国人心身疾病的躯体化
躯体疾病性抑郁症
心理咨询的终极思考:来访者的症状到底是如何消失的?
症状背后有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