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对自己有个准确定位?这件事说起来难,做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图书馆70后 2023-07-23 发布于北京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都在扮演形形色色的角色,你是单位的员工,也是家庭里的成员,还是孩子的父亲,也是旅途中的行者,还是人生列车的乘客,上车下车的时间,你无法去把握,但过程是可以改进的。我们很多时候,都会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这件事说起来难,做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人说哪有那么麻烦了,我没考虑过这些问题,不是也过得很好吗?是否真的过得好,只有你自己清楚,我说定位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规避风险,同时不做无谓之争,不做无所不为之事,做人有原则有底线,做事有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只是做判断题,摆脱非对即错的误区,我们面临的都是多选题,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力。

今天要提到的人是卫绾。卫绾没有心怀天下的济世之才,也没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更不是搞外交的能人,但是他在汉武帝时做到了丞相,还被拜为建陵侯,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最后可以急流勇退,做到了独善其身,这是其他很多人做不到的。卫绾在汉文帝时,就以郎官身份入仕,最出色的能力是开车,是汉文帝御用车夫,就和汉高祖刘邦身边的滕公夏侯婴一样,汉文帝拜他为中郎将,是因为他的忠诚。

很多人都刻意和太子刘启拉近关系,卫绾没有那么做,在刘启邀请群臣时,只有卫绾说自己身体有病没有出席。大家都知道太子刘启是未来的皇帝,因此都想给刘启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道理难道卫绾不懂吗?卫绾当然懂了!他可不是死读书的腐儒,而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汉景帝曾经评价他在儒家的外衣下,还包藏着法家的权谋和道家的智慧!那些很少人走的路叫捷径,而很多人走的路叫堵路,再宽的路也会变得狭窄。卫绾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最近天气炎热,中午吃完饭,和同事们一起去打球,发现小刘没有走以前的那条捷径。我问他:“哪里有阴凉,为什么不走了?”小刘指了指那条路,“走的人太多,捷径也就不是捷径了,我还是走正路大道吧!”说要嘿嘿一笑,“我可不是为了爱护花草树木!”

卫绾就是这样的人,大家都去恭维太子刘启,我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我说自己有病,实在去不了。他的特立独行,给太子刘启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卫绾坚持原则,不去结交太子,也得到了汉文帝的称赞,汉文帝在位时,先后赏赐了卫绾六柄宝剑,嘉奖卫绾的忠诚!汉文帝临终前告诫太子刘启说:“卫绾是个实在人,是个可以信用和依靠的人!”这个潜台词就是卫绾是自己人,忠诚度不用考察,遇到大事可以放心使用。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汉景帝刘启对卫绾不闻不问,让他做冷板凳,直到“七王之乱”爆发后,卫绾作为忠诚之人,加上其军中的门生故吏众多,因此,被汉景帝启用,并多次战斗中立下战功!

汉景帝让卫绾担任中尉,还特意单独接见了他,并对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单独接见你吗?”卫绾只低头回答:“臣不知!”汉景帝故意提高了声音,对卫绾说:“卫绾,你知罪吗?”卫绾还是低头回答:“臣不知!”“朕为太子时,有一次宴请群臣,大家都来了,就你卫绾没来,你好大的官威呀!”卫绾抬头说:“陛下,臣当时身体有病,卧病在床,确实没办法参加宴会,当时我也专门说明了此事!”汉景帝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听说先帝赐给你六柄宝剑,很多人都会用皇帝赏赐的东西,去为自己换钱换地,不知道你置了多少田地呀!”

卫绾说:“陛下,那六柄宝剑是先帝所赐,我不敢妄动,把它们一直放在家里供奉,时时擦拭不敢怠慢!”汉景帝说:“真的如此,来人,去卫绾家看看!”卫绾一点都不虚,因为他心中无愧,当汉景帝看到卫绾家正堂上供奉的六柄宝剑时,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走上前去,把其中的一把拔了出来,看着锋利的剑锋,汉景帝说:“好剑,卫绾你没有骗朕!今天朕也要赐给你一柄剑,但是这柄剑不是让你供奉起来的,而是要和把它拿在手上。”卫绾没说话,因为汉景帝的话还没说完,果然汉景帝继续说:“卫绾,我今天升任你为中尉,你知道中尉负责京城宿卫,要保护我的安全!”

“臣领命!”卫绾接任中尉后,把负责皇宫宿卫的人,都换成了北军中自己的心腹将校,这些人都是卫绾一手提拔起来的。卫绾自己没有回过家,一直在宫中巡视,负责保障汉景帝的安全,全力配合汉景帝的行动。汉景帝看到甲胄在身的卫绾时,他拍了拍卫绾的肩膀,“你办事,我放心!”能够得到领导这样的评价,可见卫绾的厉害之处。汉景帝的大动作就是废太子,因为太子刘荣的老师是窦婴,太尉周亚夫作为功臣之首也支持太子刘荣,因此,汉景帝不得不防,他怕自己废太子不成,反而被其所伤。面对无尽的权力,没有几个人可以保持淡定,就算是亲父子也不例外。

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后,汉景帝刘启不打算放过他,于是不久后刘荣侵占太庙为自己修建寝宫的事,被揭发出来了,汉景帝震怒,他对卫绾说:“太过分了,做了临江王还不安分,居然侵占太庙,你去查查,一定要把朋党都给我查出来!”卫绾没说话,这个事他做不了,因为对汉景帝的这个做法,他并不认同。汉景帝刘启顿了顿,抬头看了看卫绾,“看来这件事你不适合做,我得找个狠人!”卫绾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因为汉景帝刘启对刘荣要赶尽杀绝,想让自己做炮灰,这可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懂得拒绝是职场上很重要的能力,你不懂得拒绝,就只能处处受制。

汉景帝找了个狠人,苍鹰郅都,济南中尉,以手段狠辣闻名于世。郅都干的很出色,刘荣被抓后,不久就自缢而亡了,梁王刘武也被郅都搞了个半死!尽管汉景帝把郅都外派到了雁门关,但是最终郅都也没有逃过自杀的命运。卫绾的拒绝,为自己躲过了杀身之祸,进退有度才是职场的顶级智慧,你只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适时的后退,最后只能伤及自身!尽管因为这件事,卫绾中尉的位置被撸了,但他却因此躲过了杀身之祸。

卫绾再次出现在大家视野里时,是汉景帝让他做太子刘彻的老师,也就是太子太傅,“卫绾呀!我故意冷落你,就是为了把你藏一藏,因为有更重要的工作安排给你去做,就做太子太傅,教授太子儒学!”作为太子太傅,卫绾的主要的工作就是辅保太子,当汉景帝问他,“郅都走了,你看谁接任中尉比较合适?”卫绾回答:“陛下,作为太子太傅,主要的工作就是辅保太子,至于中尉由谁来担任,应该由陛下来决定!”汉景帝点了点头,不久后就安排宁成做了中尉。

但当汉景帝让卫绾去梁地处理善后时,卫绾这次没有拒绝,尽管这个活也不是太子太傅的工作,但他却接了下来,因为这可是个好机会,可以缓和汉景帝和梁王以及窦太后之间的矛盾,还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支持!这种美差当然不能拒绝了!卫绾去梁地,先是让梁王签字画押,而后把证据装了十几口大箱子运回京城,但在距离京城还有几十里的地方,他让人把这些证据全都付之一炬,面对汉景帝就是的质问,卫绾回答:“陛下,那些东西如果还在,你怎么办呢?如果按照国法,梁王是罪无可恕,但那样做的话,老太后哪里可怎么交代呢?”汉景帝心里很高兴,嘴里却说:“看来你在儒家外衣下,还包藏着法家的权谋呀!你这个太子太傅我没有选错!”卫绾的这个处理,不仅得到了汉景帝的认可,梁王和窦太后也十分满意。

汉景帝去世后,卫绾做了丞相,还被拜为建陵侯,他也是“建元革新”实际上的发动者,这和窦太后推崇的黄老之术背道而驰,引起了窦太后的不满。于是就有了程不识的不敬,要知道程不识可是卫绾提拔的,平时对卫绾也毕恭毕敬,但突然言语冒犯,毫不客气起来,卫绾就知道这是窦太后的意思。卫绾并没有犹豫,选择了急流勇退,他对汉武帝刘彻说:“陛下,臣老了,如今也帮不上什么忙了,陛下身边人才济济,臣告老还乡后,还可以为陛下物色些青年才俊!”

卫绾在不同的阶段,总能很好的摆正自己的位置,这点难能可贵,收放有度,进退自如,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