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休使惹尘埃。

 走路once 2023-07-23 发布于辽宁

北京疫情被迫隔离独处的第14天,

终于看完了手头上这本熊逸的《王阳明一切心法》,

往最后翻了翻,居然是44万字444页,也不知道是不是熊老师刻意为之。

先前是在得到APP上买了熊逸的《佛学50讲》课程,

去年心情低落时带着耳机去雍和宫听,

发现多是一些佛学的基础概念,客观太多不够唯心,

故不太能安抚当时我压抑的心情,

把佛学讲逻辑和客观了,多少有些可怕。

再后来是被人拉去文艺青年追捧的网红书店万圣书园,

随手买了先买了本王阳明的书(书名已忘),后来刚好看到这本《王阳明一切心法》,发现居然“认识”熊逸。

前者那本书翻开晦涩难懂,引用了大量的原文,原文后面也是些不太看得懂的解析,所以忘了书名,看了三分之一也就遗弃了,

而后者,熊逸的《王阳明一切心法》这本,居然看到了乐趣(估计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且前面那本三分之一的铺垫让我也先做了阅读理解。

“世人不识王阳明,皓首穷经妄度之。”这是初心,是一丝好奇心,

其实想想,不光是不了解王阳明,不了解的古人名人太多,比如曾国藩什么什么的...

书本是以时间为叙事,讲了王阳明的一生。

大概意思是王家祖先算了一卦,将来王家的复兴一定会有一人,王阳明的太爷爷王杰和父亲王华都是神童,特别是王阳明的老爸王华中了状元,最后做到了皇帝的儒学老师,所有人都以为王杰或王华是应卦之人,没想到王华生了王阳明,才发现这才是王家最名垂千古的一位。

王阳明最早叫王云,遇到一个道士说这名字道破了天机,于是改名叫王守仁,果不其然,当时5岁还不会说话的王守仁改名后立刻会说话而且也是个神童。

再看下去,发现这样的传奇人物总是遇到很多神秘人士(道人居多),发生了不符合现代科学的神奇之事,

比如王阳明遇到有老虎的寺庙,结果老虎逢人必吃,但看到王阳明在里面就不敢进门,

或者他坐船遇到追杀的人,一祷告上天立刻大风变向助他脱险。

印象深刻的是,年少的王阳明问私塾老师,什么才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师说当然是读书登第,考取功名,而王阳明却觉得人生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学圣贤,做圣人。

后来开启一段儒学的社会背景和本身精神的探讨,当时的明朝用儒学来考试,儒学成了官方的应试教材,人们忽略了儒学的初心思想,所以孔子说过人人都可以当圣贤,但后来没有人敢称为圣贤,因为大家觉得圣贤遥不可及,虽然孔子说了大家背会了,但没有人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当圣人。

而少年时的王阳明告诉老师,我的目标是要当圣贤,惊诧了所有人,也奠定了他传奇一生的目标,人贵在“立志”。

后来学霸王阳明因为具有独立思想,考了两次才中举入仕,做了一个工部的小公务员,这样相比,他爸王华中的状元,确实不是传奇人物中传统当官路线。

传奇人物一定要在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坎坷重生,王阳明也一样,明朝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后来换了一位皇帝吃喝玩乐,再换了一位也就那样。

王阳明在生活中悟着自己的儒学思想,一边经历坎坷,后来劝皇帝骂奸臣被打板子关大牢贬去贵州当偏远驿站龙场的负责人。

再后来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龙场驿站穷乡僻壤,王阳明在一个山洞里置之死地而后生,用心思考,顿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答案,从外界求道是走反了。

同是儒家的朱熹是“格物致知”的思想,就是主张应该从外部细小的事物开始思考寻求答案,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得道,而王阳明主张从内心中寻找,两人同为儒家却完全相反。

王阳明跟朱熹进行了一生的思想PK,而孔子朱熹又是当时官方思想,PK的道路阻力十足。

换而想,古人的学术PK就是辩论,逻辑打补丁,打不上逻辑无法自恰就可以往哲学玄学上衍生。

王阳明有自己很多的独立见解和愿意说出来,所以就是当时流行的讲学,收徒弟,讲学,讲自己的思想,在龙场悟道后他有了自己最核心的独家讲学思想,吸引了更多的跟随者,

而讲学伴随了他的一生(古代思想传播形式确实单一了,如果能不停的出书开网课,是不是会更有意思。)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当了知庐陵县的县令,颁发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县城管得不错,所以他不仅是思想家,行政能力也很强,

再后来回京当了个小官,又去了南京当小官,中间一直不断的还是讲学、讲学。

直到45岁的时候突然当了几个省的巡查使,是军事长官实权职务,一介文人突然当了实权的武官,后来提升当这几个省的最高军务长官,各种打打杀杀,兵法与讲学一起混打,在庸君的背景下各种平叛乱立功(最大平定了一个谋反的藩王)。

中间有一段写道,王阳明给弟子讲学时,有个战场上的消息传来,王阳明立刻进里屋决策了个战场上生杀大事,再回来,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平静的给大家讲学。

皇帝贪玩、奸臣太多,王阳明离政治的核心京城又太远(没在京城当大官),军事上功劳大,学术上影响大追随者众多,所以政治上老被调来调去、说来说去。

他也写了一些违背自己学术本心,拍领导马屁,站队奸佞的,比较讲政治的奏疏。

遇到仕途上的非常不公平的待遇时,也会寝食难安,各种写自己的不爽意难平的诗。

所以就算他到老年时,也没有特别“圣人”,能够遇到大是大非坚持本心,或者风雨下内心平静。

再来讲讲书中有趣的几点,

1.王阳明的学术以心为出发点,所以支持静坐冥想,可以用心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

2.王阳明死后因为有养子和继室的老来得子,死后还有些遗产名分之争。儒学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圣人来说其实小到齐家,也是一个难事。

3.王阳明的很多思想其实还是没有跳出当时的价值观,比如他觉得女的死了老公就要守贞不能再嫁,这是天理,放现在思想下我这种小女权,简直秒秒钟记恨。

读这本书中还有个小收获,就是分清了几个概念

儒学给社会开处方,类似于教大家应该怎样做人,国家应该怎样治理;

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完全另一套哲学体系,打造六道轮回理论体系,教人解脱于轮回;

道教教人白日飞升、羽化成仙。

这三者因为后来传承总结发展的理论比较多,你想收编我我想收编你,就会感觉很相似。

总之,这本书看的不累有趣,

所以后来我又买了一本熊逸的《思辨的禅趣》,准备拜读一下,

隔离期间在读书这件事上也有些小心得和小总结,

王阳明说人贵在“立志”,我立了一个志,读完豆瓣TOP250推荐的书,

TOP1是《红楼梦》,我先擦汗掠过,

读TOP2《活着》,配套的张艺谋电影是豆瓣电影TOP30,可以搭配来看(是的,我立的志还有看完豆瓣TOP250的电影)。

感谢遇见,写的不好请各位多多指正,我好好学习。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休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