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却还不懂这个道理!

 曾仕强 2023-07-23 发布于北京

文/易友信箱答疑团

今日易友提问

我女儿今年即将上初中,我现在很是困扰,主要问题是孩子听不进去父母的话,不管什么态度她都很不愿意接受!

上课不注意听,听了又记不住,处于那种充耳不闻,闻而不做的态度,对学习厌烦,交不到朋友(对别人很实在,然后又太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很敏感,有时候会因为一件事头疼呕吐(有些抑郁)。

现在我和爱人都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像以前一样开朗活泼,请老师指点一下,万分感谢!!!

易友信箱解答团解答

01

 郭加彩解答 


女儿即将步入初中,无论是学习和个人情绪家长都不知所措,针对如何更好教育孩子,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家长要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特点。

女孩即将读初中,这个阶段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容易冲动,反叛性很强,而且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孩子听不进去父母的话,不管什么态度都不愿意接受。

说明易友女儿通过反抗,表现自己的存在,希望父母能够尊重她的人格。

所以,易友尊重孩子青春期成长特点,让女儿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所尊重的,家庭氛围要营造的轻松一些。

遇到问题不过分严厉指责女儿,站在理解女儿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女儿能顺利度过青春期,日后就会和父母和谐相处。

第二,交友方面,父母积极引导。

易友女儿学习厌烦,交不到朋友,很在意别人的态度,说明易友女儿内心深处还是很在意有朋友的。

青春期的孩子对同龄的朋友也充满热情,有朋友可以互相交流思想。这就需要家长积极引导孩子。

易友可以告诉女儿,每个人都需要各式各样的朋友,并不是兴趣完全相同才可以做朋友。

如果女儿因为没有交到真心的朋友感到灰心,可以看看自己周围亲戚或者朋友的孩子。

如果有和自己女儿年龄接近的孩子,可以互相认识,同龄朋友一起交往会起到学习上和生活上互相鼓励的作。

孩子在友谊中找到自信,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样也会成长,能更好度过青春期。

第三,除了学习,家长要更多关注孩子的情绪。

对于孩子上课不注意听,听了又记不住,对学习厌烦的情况,家长要学会冷静面对。

易友女儿目前很敏感,有时候会因为一件事头疼呕吐,还有些抑郁,说明易友女儿的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需要调整。

这就需要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分析女儿情绪抑郁的原因,给女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建议易友利用休息时间多带女儿出去散步,游玩,让女儿身心得到放松。

等女儿的情绪状态调整好了,在家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此外,也要定期和女儿老师沟通,如何提升女儿的学习成绩,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02

 张一舟解答 


这位易友您好,感谢您的来信。

关于您提到的女儿的这些情况,以下回复可供参考。

第一,女儿马上要上初中了,她现在正是进入青春期阶段的时候。

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发展中相对特殊又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成长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时期。

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有心理学家把这个阶段比喻为“人生的暴风雨时期”。

这个阶段的特点,孩子的精力旺盛,非常容易冲动,叛逆性强,而且对同龄的朋友会充满热情和期待,有可能会对异性开始产生兴趣。

父母在这个阶段需要格外小心,帮助孩子平安度过。

第二,父母在了解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特点后,首先需要调整内心期待值。

您在信中提到,想让孩子像以前一样,但孩子是在长大和变化的,并不会一直和幼儿时的状态一样,作为家长需要调整这样的预期。

其次,看到您说孩子上课不注意听,听了的又记不住,对学习厌烦,很有可能孩子在学习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具体问题所在,支持和引导她克服学业上的难题。

建议可以联络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对孩子的学业情况进行详细沟通和了解;

也可以请任课老师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等。

再者,看起来您女儿的性格比较敏感,待人友善,但在学校里交友不顺利。

由于进入青春期,孩子会比较看重同龄人之间的交友,而和什么人做朋友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成长。

父母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更丰富,应该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的交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孩子尽量多和品学兼优、积极开朗的同龄人多接触,发挥益友的功能,会有助于孩子的正常成长。

希望以上回复能对您的困扰有所帮助,祝好!

03

 蒋微踏解答 

易友您好,来信悉知,请参考以下解答:

有句话叫“知道了原因,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您女儿显然是到了青春期了。

种种反差叛逆敏感基本上都是因为孩子身心已经剧变,所以父母也应该随之而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方法。

首先,曾师说过,12岁以前,孩子对父母有天然的信任和依赖;但12岁之后,由于身体发育,孩子们对身体变化产生不安和兴奋感觉。

她们也不再“看得起”父母,开始不再依赖父母,她会重新评估父母;

同时由于血气方刚或初潮来临,她会用和父母吵架的方式来学习和大人吵架。

她希望借着好的对手来自我成长,不是故意与父母对抗。

认清了这一点,我们作为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反叛行为上纲上线,要学会抓大放小,在原则性问题上绝对不可放过她。

比如女孩子夜不归宿、欺凌弱小等,让她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要学习放手。

比如她想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零食呀、喜欢画画还是弹琴等事情上,让她自己决定就好,给她最大限度的自由。

其次,生命健康第一应该是常识。

孩子都有点抑郁了,身心都出问题了,父母还想孩子的学习怎么样、交友如何,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无论学习好不好,身心健康都应该放在第一位。

所以,怎么解决抑郁是比学习和交友更重要的事!

那么,怎么样让孩子重新开朗起来?

从原因来看,孩子抑郁是因为学习上没有成就感,交友不利,肯定师生关系也不好,她能安心学习么?

建议父母暂时不要关注成绩,最好让孩子在乡下环境里慢慢恢复身心。

比如干干农活、养养小动物,让她有事情做,忙起来,照顾花花草草和小动物会让人有成就感。

让孩子重新建立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久而久之她就会重新找回自我。

再次,“儿孙自有儿孙福”,在学习上父母一定要想得通。

曾师说过,“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优等生早早出了国几年见不上一面,那学习不好的贴心陪伴父母左右,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另外,“条条大路通罗马”,读得出来的好好读,读不出来的早做打算,看孩子喜欢什么,父母帮她做点准备,不管什么美甲、烘焙、陶艺、美食、宠物、中医......

当父母的心要定得住:即使是她啥也学不会,只要她身心健康,未来能当个幸福的家庭主妇也可以接受!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

将关注点从孩子身上转到自己身上,有空可以多多读读书,听听曾师智慧《齐家三部曲》之亲子关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女儿也会跟着进步的,千万别急。

祝您女儿早点好起来!

 

朋友们,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区留言。

如果您生活中遇到困惑,易友信箱欢迎您来信。

我们会尽己所能,帮您尽快走出困惑,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如果您有什么困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