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湟水北岸之“郭隆寺”

 黑错达布老 2023-07-23 发布于甘肃

青海湟水北岸之“郭隆寺”

མཚོ་སྔོན་དགོན་ལུང་དགོན་པའི་ལོ་རྒྱུས་མདོར་བསྡུས།

黑错·达布老(གཙོ་བོའི་རྟམ་ལོ།)


        郭隆寺(དགོན་ལུང་།),全称“郭隆香巴林”(དགོན་ལུང་བྱམས་པ་གླིང་།),意为“郭隆弥勒洲”,又名“佑宁寺”,当地汉民称为“二古鲁寺”。该寺位于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寺滩村。是青海湟水北岸四大名寺(夏琼寺、郭隆寺、广惠寺、却藏寺)之一。据史料记载,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加措(རྒྱལ་བ་བསོད་ནམས་རྒྱ་མཚོ།)前往内蒙古时途径此地,恰逢静云层叠,细雨蒙蒙,雨霁而天晴朗照,松山苍翠,清净如洗。达赖喇嘛见此妙境喜不自胜,心想此处形胜必出人才。如果在此建寺,那么佛法必将远弘,法轮必将长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2年),四世达赖喇嘛自内蒙古入藏座床,途经此地时,当地的部落头人以三世达赖喇嘛曾授记为由提出建寺的请求,殷盼高僧来主持建寺工作,年底又派代表入藏请求。次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པཎ་ཆེན་བློ་བཟང་ཆོས་ཀྱི་རྒྱལ་མཚན།)和四世达赖嘛派嘉色·顿月却吉嘉措(རྒྱལ་སྲས་དོན་ཡོན་ཆོས་ཀྱི་རྒྱ་མཚོ།)来安多地区主持建寺事宜。据说,嘉色·顿月却吉嘉措早年随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在达布扎仓学经,从三世达赖、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等学习佛典。后赴彭域久波山,在凯珠琼波修道处修行,取得许多成果,享有“嘉色”(汉意为'佛子’)之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嘉色活佛在一世松巴活佛(སུམ་པ་ཚང་།)等人的协助下,初建了大经堂、嘉色寝宫和部分僧舍,并开设显宗学院,因地处郭隆地区,故又称“郭隆寺”(དགོན་ལུང་།)。举行神变祈愿大会,广扬佛教,所做仪轨均同西藏曲果杰寺一致。该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该寺以规模大、历史长、名僧多而驰名于甘青地区,因为它曾经有一段时间规模、影响超过塔尔寺,又因为当时郭隆寺的土观和章嘉等五大活佛的宗教地位非常高,因此,它曾被誉为“湟北诸寺院之母”。在藏族的坊间有着这样的话:“打开天辟地的时候就有了郭隆贡巴,赛科贡巴,夏琼贡巴,夏哇日宗”。从这里可以看出郭隆寺悠久的历史与其在信教群众中的崇高地位。
       郭隆寺(དགོན་ལུང་།)初设“显宗学院”之后,相继创设了“时轮学院”和医明学院。后来,在十八世纪初,由一切智嘉木样协贝多吉阿旺宗哲和土观阿旺却吉嘉措创建了密宗学院,并亲任法台。康熙年间(1662-1722年),郭隆寺(དགོན་ལུང་།)达到鼎盛,寺院规模宏大,包括大小经堂、僧舍等2000多个院落,僧侣一度达3000多人。也有说:“僧侣达到7000多人”的。这一说法可能是郭隆寺参与罗布藏丹津反清时,清军围歼郭隆寺6 000余名僧俗的记载有关。当时,郭隆寺是反清的一个集结点,所以,被围困的僧侣中有很多是来自其它寺院的僧侣。
清雍正元年 (1723年),郭隆寺蒙藏僧众参与了罗布藏丹津反清活动,并成为叛军的一个聚集点,因此,雍正二年 (1724年) 正月,成为年羹尧、岳钟琪率领清军围歼的目标之一,并斩杀僧俗6000余人,毁坏全部寺院建筑,寺内文物几乎焚毁殆尽,原有该寺3000多名喇嘛只剩下70多名。据说,“年羹尧一把大火郭隆寺烧了连续七天七夜才烧完”。据《清史稿》记载:“贼屯哈拉直沟以拒。师(岳钟琪部清军)奋入,度岭三、毁寨十。可进、喜林及总兵武正安皆有所馘,复毁寨七,焚所居室。至寺(郭隆寺)外,贼伏山谷间,聚薪纵火,贼歼焉。杀贼六千余,毁寺(郭隆寺毁于兵燹),诛其渠”。又据《清代七百名人传· 年羹尧传》:雍正二年 (1724),讨罗卜藏丹津,“时西宁东北郭隆寺喇嘛应贼,羹尧令 (岳) 钟琪等袭斩六千余,毁其寺”。时年,三世章嘉·若必多吉8岁,被藏在离郭隆寺两日路程的森林中。雍正皇帝询问臣属:“朕上师章嘉国师的化身是否在战乱中受害?”当得知三世章嘉·若必多吉(ལྕང་སྐྱ་རོལ་བའི་རྡོ་རྗེ།)的下落后,立即下旨:“朕之上师章嘉国师之转世尚在彼处,应火速来京师,不得有分毫伤害”(《章嘉国师若贝多吉传》第57页,民族出版社,1988年),并降旨给正在西北平叛的岳钟琪和年羹尧二位将军亲自将三世章嘉·若必多吉请至京城。随后,其跟从当时在北京的郭隆寺二世土观·罗桑阿旺却吉嘉措(ཐུའུ་བཀྭན་བློ་བཟང་ངག་དབང་ཆོས་ཀྱི་རྒྱ་མཚོ)学习藏文和藏传佛教经论。

        清雍正十年(1732年),三世章嘉·若必多吉(ལྕང་སྐྱ་རོལ་བའི་རྡོ་རྗེ།)和二世土观·罗桑阿旺却吉嘉措(ཐུའུ་བཀྭན་བློ་བཟང་ངག་དབང་ཆོས་ཀྱི་རྒྱ་མཚོ)的努力下,皇帝雍正帝下诏修复“郭隆寺”。并赐额“佑宁寺”,意为保佑西宁(此西宁非青海省会西宁市,而是西部安宁之意)。遂由嘉色活佛和三世松布活佛主持重建郭隆寺(佑宁寺),历时四年完成。其间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世宗又照清圣祖册封前世章嘉活佛之例正式封若必多吉为“灌顶普惠广慈大国师”,并赐金册金印等。郭隆寺原有20多名活佛,主要为章嘉、土观、松布、却藏、王佛等五大囊钦活佛和九小囊钦活佛。其中五大囊钦活佛在清代均为“呼图克图”,尤其章嘉和土观是驻京呼图克图,地位甚尊。五大囊钦活佛系统中,二世章嘉阿旺罗桑却丹(1624-1714年)、二世土观罗桑却吉嘉措(1680-1736年)是清代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从他们起,章嘉和土观活佛系统成为驻京呼图克图。三世章嘉若贝多杰(1717-1786年)、三世土观罗桑却吉尼玛(1737-1802年)、三世松布益希班觉(པཎྚིཏ་སུམ་པ་ཡེ་ཤེས་དཔལ་འབྱོར་མཆོག1704-1737年)是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学者,一生著述颇丰。
后来,清同治五年(1866)春,郭隆寺(佑宁寺)再次被毁于西北叛乱的战火之中,据说,寺内的大经堂及金汁写成的7部《甘珠尔》、《丹珠尔》等藏经全部被毁。随后,第六世土观活佛奉清廷之命前来青海主持重建佑宁寺。这次重建,前后用了十五、六年时间,才于清光绪年间修复了大、小经堂及其它建筑。这次重建后的佑宁寺(郭隆寺),有院落500多处,僧侣1000人左右。佑宁寺原共有属寺49座,分布在今青海省互助、大通、乐都、化隆和甘肃省天祝、肃南、张掖等县市地,分别由五大囊钦管辖。由于属寺众多,且湟北地区不少寺院亦为佑宁寺(郭隆寺)僧人主持修建,故称佑宁寺为“湟北诸寺之母”。该寺创建以来,学经风气浓厚,制度精严,并在拉萨哲蚌寺设有郭隆康村,以便寺僧入藏深造。因此,几代留学名僧闻名于西藏。
       前放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佑宁寺再次彻底被毁于这场运动之中,文物古迹几乎荡然无存。1980年7月,在中央关于清除左倾思想,落实宗教政策的指示下,重新开放了佑宁寺(郭隆寺)。当年建成“嘉色囊钦”(佛宫)。1981年重建“弥勒佛殿”。1982年重建“尼达康”(土地神殿)。经各方努力,佑宁寺虽远未达到鼎盛时期规模,但已蔚然可观。

        该寺现藏有印度造释迦牟尼佛像,挖掘出土的三位一体铜佛像和佑宁寺护法神天王神各一尊,寺后半山坡一世章嘉坟墓一处等,均属稀世之宝。佑宁寺东北方向2公里处是天门寺。据说是佑宁寺寺主嘉色活佛初建郭隆寺时,寺僧讲修佛法的地方。这里石灰岩造型地貌千奇百怪,流传众多有关佛教神话传说故事,如寺前面矗立的18座小山峰,据说是嘉色活佛从西藏带来的十八罗汉。站在高处眺望,佑宁寺依山傍水,环境幽静,寺院与山层层叠叠,浑然一体。远远望去,满山苍翠松柏郁郁葱葱,寺院点缀其间,颇有深山藏古寺的意蕴。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