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不懂古典乐,也应该去听一场音乐会?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7-23 发布于北京

好,我是拒躺青年小郭。

我会在这里聊读书,谈认知,以及一些日常思考,希望能和你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这是我的第50篇原创文章。


上周五晚上,我去国家大剧院听了一场古典音乐会,整体听下来的效果,远比我想象中好很多,甚至觉得,不管懂不懂古典乐,每个人都应该去听一场音乐会。

在我们的认知中,古典音乐从来都是一种高雅艺术,普通人是很难接近的,也欣赏不了它的美。平时跟朋友听音乐会,得到反馈都是:太高雅了、欣赏不了,或者是怕自己会听睡着。

其实,古典音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远,很多经典的音乐都是我们多次听过的,比如什么《梦中的婚礼》、《献给爱丽丝》等钢琴曲,在各种电影、商场里都会经常听到,只是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而已。但只要能了解一下相关的基本知识,就能知道它们离我们其实并不远。

我听的这场音乐会,主要是演奏维瓦尔第的经典曲目《四季》,这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当时觉得感兴趣,就搜了一下,才知道自己以前也听过的,非常好听,就逐渐萌生了去听现场音乐会的想法。

《四季》分别有《春》、《夏》、《秋》、《冬》四首协奏曲,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也是小提琴曲中最为著名的音乐。维瓦尔第虽然很早就写完了这四首协奏曲,但表演它的人一直很少,直到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把它录制成了唱片,才被世界广为知晓,而我听的这场音乐会,就是这个乐团演奏的。

这次去听音乐会,算是第一次去音乐厅现场听的音乐会,整个过程下来,不但没有感到乏味和无聊,反倒是觉得非常过瘾和专注,我想大概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第一次听感觉很新鲜。从一进门,就能看到整个音乐厅气势是很宏大的,整体上是一个椭圆形的结构,最中间是表演区,周围有池座、一层和二层三个等级的座位,对应不同的价格。音乐厅整体的色调以暖黄色为主,加上古朴的木地板和座椅,特别有艺术氛围。

图片
另外音乐厅最特别的一个点就是它的墙壁不是平直的,而是经过专业设计,看起来坑坑洼洼的,因为这样能够达到最好的回声效果,增强音乐会整体的音效,这样的细节,如果不到现场是很少能看到的。
图片
其次是能够看到世界一流大师演奏的水平和专注态度。演出从7点半开始,到10点半结束,持续了3个小时,除了有两次中场休息,合奏团的12位成员都处于极度专注的演奏状态,几乎看不到他们有任何的疲倦。
图片
你能够感到他们的演奏,不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真的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想要追求极致的态度。在他们这种专注和投入的带动下,全场几乎没有人在玩手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他们身上了,我甚至在听完之后,感觉整个身体都是僵硬的,因为专注听的时间太长了,怕自己稍微一动都会打扰到他们的演奏。
最后是能够体验音乐本身给人带来的震撼。我们平时听音乐都是通过耳机或者影响,但这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声音转换必然有音效上损失,而只有在现场,才能体验到真正由乐器发出来的声音。
你能清楚地分辨哪个声音是由哪个乐手发出的,但整体融合起来却又是那么的和谐无违,觉得整个人都处在音乐的包围中,心情也会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变化。节奏平缓的时候,就像是正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舟游玩,而到了节奏很快的时候,又好像是在大海上突遭暴风雨,正在劈波斩浪向前行进,这种体验,不到现场是绝对感受不到的。
除了音乐会本身之外,现场观众的的热情和合奏团的回应也给我很大的震撼。合奏团每演奏完一首曲子,现场都会有持续1分钟以上的掌声,在最后所有曲目演奏完的时候,掌声持续时间甚至达到了5分钟之久,可以说是我遇到过持续时间最长的掌声了,合奏团的回应也非常热情,不仅起来向各个方向的观众鞠躬,而且又临时加了几首曲子表达感谢,现场的氛围真的超级好。
图片
所以我说,即使不懂古典乐,也应该去听听音乐会,不是为了去听懂它,而是可以去感受一下古典乐的魅力,和见识一下世界一流大师对音乐的专注与极致追求,对丰富人生体验也是很不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