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制胃酸,三大类药物该选哪一种?

 空谷幽兰80 2023-07-23 发布于广东
胃食管反流病(GERD)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相关性疾病(ARDs),这类疾病的发生与胃酸分泌或反流相关,减少或抑制胃酸成为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主要手段。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H2RA)质子泵抑制剂(PPI)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这三大类。

最早用于治疗酸相关疾病的药物是中和胃酸的药物,这类药物虽然可以快速改善症状,但作用时间短,症状很容易短时间内再发。

图片
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的上市,带来了酸相关疾病治疗的革命性进步,堪称抑酸治疗的里程碑事件。此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乙溴替丁、拉福替丁等相继上市。
H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胃黏膜壁细胞H2受体而发挥作用,可抑制50%~70%的基础胃酸分泌,夜晚单剂量服用就能有效抑制过多的胃酸分泌,控制夜间酸突破更有效。乙溴替丁、拉福替丁除了抗胃酸分泌,还有胃黏膜保护作用。
H2受体拮抗剂抑酸持续时间较短(4~8小时),易受饮食影响,易快速耐受,抑酸能力在三大类产品中属于最弱的。但人家安全啊,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期健康风险都是最低的!
既然抑酸作用不够强,那科学家们就继续折腾研发啊。到了20世纪80年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的上市,再次革新了酸相关疾病的治疗,成为抑酸治疗的又一里程碑事件。目前常用的还有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艾普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于胃酸分泌过程的最后环节,与质子泵不可逆地结合使其失去活性,进而抑制胃酸分泌。其抑酸完全、强大而持久,可抑制基础及多种刺激引起的酸分泌,对食物刺激引起的壁细胞泌酸抑制作用最有效。

图片

到目前为止,质子泵抑制剂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抑酸药物。在美国,每年用药处方量超过1亿人次。2019年,我国消化性溃疡市场达437亿元,质子泵抑制剂占超90%份额。

由于质子泵抑制剂是前体药物,只有作用于食物刺激胃壁细胞处于活性状态时,才能获得最大的抑酸效应,因此需要餐前30~60分钟服用。较大剂量或长期用药后不可断崖式停药,需逐渐减少日常量至停药,以防引起反跳性胃酸高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短期(<3个月)使用较为安全,一般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便秘、头痛、消化不良等。长期使用(≥3个月)时,应注意潜在的肠道感染、艰难梭菌感染、骨折、社区获得性肺炎等不良事件风险。
时间来到了21世纪,又一类新型抑酸药物——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上市,成为抑酸治疗的又一重大进步。代表药物有伏诺拉生、替戈拉生等。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作用机制不同于质子泵抑制剂,其可同时与静息态和活性态的质子泵结合,抑酸作用不受胃酸分泌状态的影响,故起效迅速,抑酸作用更强大,并可持久强效的抑酸,同时不受进餐影响。但这类药物上市不足10年,因此其不良反应及远期安全性仍有待观察。

图片
胃酸是人体消化必不可少的,有消化、分解食物、促进食物吸收等作用。胃酸进入小肠时,还可促进胰液、胆汁和肠液的分泌,有助于钙、铁、维生素B12 吸收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抑酸药物时,应当因病而宜、因人而异、综合考量,不能简单粗暴的只看抑酸能力一项,合理、适度地选择药物才是正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