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了解一位皇帝 | 西汉“文景之治”-文帝刘恒

 一葉一如来 2023-07-23 发布于广东

西汉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

图片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西汉第五位皇帝。

·

人物简介

图片

生卒:公元前203—前157年

在位:公元前180—前157年

谥号:孝文皇帝

庙号:太宗

年号:

陵寝:长安霸陵

1

身世背景

1.汉文帝刘恒是汉高帝刘邦的第四子,母亲是薄太后,年轻时被成为薄姬。

2.陈胜吴广起义时期,各路英雄图谋割据称雄,魏国宗室魏豹就是其中一员,他占领魏国故地,自立为王,此时薄姬是魏豹的妃子。

3.楚汉战争时期,魏豹本已归附刘邦,却突然叛汉,刘邦发兵灭掉魏豹,魏豹的妃嫔被送往汉王宫,刘邦挑选几个美貌女子纳入自己后宫,其中便有薄姬,但薄姬一直未被召幸。

4.后因刘邦听到管夫人、赵子儿谈话,召幸了薄姬,仅一次同宿,薄姬便怀了身孕,生下刘恒。此后刘邦再没有召见薄姬,薄姬母子二人都极其不受刘邦宠爱。

5.公元前196年,刘邦在亲征平定代地诸侯陈豨的叛乱后,册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

6.刘恒在他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母亲的悉心教导,让他养成了谨慎沉静的性格。

2

登基为帝

1.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忠于刘邦的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时,认为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堪当大任。

2.刘恒决定入京即位时,为了以防万一,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为营。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到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

3.刘恒行进到达渭桥,群臣以臣礼拜见刘恒,太尉周勃就跪送天子玉玺。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进入代邸,期间刘恒西向两次辞让、南向三次辞让,在五让天下后,终于同意即皇帝位。

4.刘恒让刘兴居清理宫掖,确保万无一失,才住进了未央宫。选择良辰吉日,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文帝

3

巩固皇位

汉文帝深知自己背后没有雄厚的政治基础,首要的任务是采取恩威并施的两手策略来巩固皇权。

1.封赏功臣:

(1)对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进行赏赐、封官晋爵;

(2)对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公恢复爵位和封地;

(3)对于跟随父亲刘邦开国的功臣们分别赏赐、分封;

(4)文帝即位三个月后,根据群臣的建议,立长子刘启为太子,窦氏为皇后。

2.打击重臣:

这方面主要是对大功臣周勃的处理。

周勃拥立文帝有功,似乎不把新帝放在眼里,文帝开始对他以礼相待,但经大臣劝说文帝变得严肃起来。

周勃经下属“小心功高盖主”的提醒后,辞去了右丞相的职务。

后来有人举报周勃有谋反之心,文帝马上把他抓捕。周勃赶忙通过帝舅薄昭向文帝说明自己决无谋反之心,文帝重新调查后将他释放。

3.掌握军队

军权是最大的权,汉文帝深谙此道,所以文帝进入未央宫的当天夜里,就命令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命张武为郎中令,巡察保卫宫中。

新帝回到前殿连夜颁布诏令,大赦天下。

4

镇压叛乱

1.汉初大力推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诸侯王势力发展壮大起来,文帝即位,让刘氏宗室内部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公元前177年,皇位继承中的利益分配不均,济北王刘兴居率先发动叛乱,开启同姓王国武装反抗汉廷之先例。文帝派兵镇压,叛军土崩瓦解,刘兴居被俘自杀。

3.公元前174年,皇弟淮南王刘长举起了叛旗,尚未行动,即被朝廷发觉。文帝派人传讯刘长入京,罢去他的王位,将他发配蜀郡。途中,刘长绝食而死。

4.两起叛乱虽被平息,但汉初诸侯王已发展成为对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势力。

5.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贾谊在《陈政事疏》(即《治安策》)中提出两点:

第一,亲疏不是主要问题,即同姓诸侯王不比异姓王可靠;

第二,是强者先反叛,弱者后反叛,在这样的封国条件下,最后都是要威胁中央集权政权的。

贾谊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诸侯王国的势力,从而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6.公元前164年,齐文王刘则死,无子嗣位,文帝趁机将最大的齐国分为六国。封刘长的三子刘安、刘勃、刘赐等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7.皇权和王权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权和集权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文帝对同姓诸侯王基本上采取姑息政策,导致了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

5

宽俭待民

1.文帝本身性格节俭,又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在位时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

(1)因惜十家之财而罢建露台;

(2)因怜吏卒输送之劳而令列侯归于封国,不须留于长安奉朝请;

(3)借缇萦救父之事而下诏废肉刑;

(4)诏罢天下田租。

2.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汉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文教大兴,国力日益强盛。文帝君臣躬行节俭、励精图治,开创“文景之治”的繁盛之局。

3.公元前157年7月6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享年四十七岁,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葬于霸陵。

 为政举措:

1.政治改革

2.经济发展

3.军事策略

1

政治改革

1.司法、刑制改革

秦汉时期黄老学主要特征是“守法而无为”。

“无为而治”,即做事“循守成法”。既不是毫无作为,也不是随意放任,而是行政做事都不超越既定的法律规定。

汉承秦制,法度森严,高祖吕后时有所更张,但到文帝时依然是法严刑峻。

公元前179年,文帝废除了“收孥连坐法”、肉刑、“诽谤妖言罪”等酷刑。

2.令列侯归国:

公元前178年,列侯多居于长安,离封邑很远,吏卒供给输送甚为劳苦,列侯亦无机会去德化其封邑的百姓。

文帝下诏让列侯都回到自己的封邑去,身居高位要职与诏令恩准留京的由其太子到封邑去。 

3.废除过关用传制度:

公元前168年,废除进出关要出示证件的法令。

4.入粟拜爵:

公元前168年,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入粟拜爵的办法,使得农民的处境暂时有所改善。

(1)采取公开招标价卖爵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军粮;

(2)边境积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输于郡县,是郡县也积粟;边境和郡县都已充实,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

2

经济发展

1.安民为本:

贾谊作《过秦论》为文帝提出治国根本方针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

这股要求安民的社会思潮,是惠帝以来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巩固西汉统治的需要。

2.减省租赋:

文帝以减轻田租税率的办法,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

公元前178年、前168年,文帝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前167年,还全部免去田租。

3.减轻徭役:

文帝“偃武兴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4.废除盗铸钱令:

公元前175年,废除盗铸钱令,允许私铸。

5.弛山泽之禁:

公元前158年,文帝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

3

军事策略

1.文帝在位期间,采取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对匈奴一直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继续执行和亲政策,然而匈奴受益于和亲政策,却不信守和亲的盟约。

2.晁错建议实行“募民实边”的策略,文帝在不同程度上采纳了这个策略,其主要内容为:

(1)在边地建立城邑,招募内陆人民迁徙边地,一面种田,一面备“胡”;

(2)每个城邑迁徙千户以上的居民,由官府发给农具、衣服、粮食,直到他们能自给为止;

(3)迁往边地的老百姓,按什伍编制组织起来,平时进行训练,有事则可应敌,凡能抵抗匈奴人的侵扰,夺回被匈奴人掠夺的财富,则由官府照价赏赐一半。

3.文帝还在边地建立马苑36所,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用官奴婢3万人,养马30万匹。在民间,同样奖励老百姓养马,以满足边防对马匹的需求。

4.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单一轮换屯戍的制度,既有利于对边郡的开发,又大大加强了抗击匈奴的防御力量;有利于休养和生息,使内陆的社会经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

“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

——毛泽东

END

W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