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解太阴病

 bearmedic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99%的都知道经方的重要性

80%的人却苦于零基础而在经方的误区里做无用功

不用不远千里苦苦求学,

这里就能让你掌握中医入门基础!

——————————————————

关注公众号,这边将会持续更新。

六经辨证快速带您走入仲景之门

目录:

《太阴在六经中的位置》

《图解太阴病》

《判断太阴病》

《太阴病病机》

《太阴病治疗原则与禁忌》

《太阴病案例举禹》

《结束语》

图片

本篇讲解太阴病

太阴病在胡-冯六经辨证体系中太阴病属于阴证,里证。

病位:里

病性:阴

图片

判断太阴病

​从提纲中来分析:

第273条: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可以看到:“腹满”“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腹痛”

皆属于太阴病的一个症状。可以支持太阴病的一个有力证据。

这些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都是有关脾胃系统的一个症状。

所以,可以这么理解一下,里证与脾胃系统息息相关。

而太阴病即为里证,阴证。

第277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这里很好理解的一句话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下利但是嘴巴不干属于太阴病。

因为下利患者病性为寒,故不渴。

若下利病性为热,故会出现渴的症状。

这里需要四逆辈去温阳散寒

(注:阳明与太阴均为里证,但里证分阴阳,里阴证为太阴,里阳证而阳明)

图片

太阴病病机:

因为太阴病为一个里阴证,所以,太阴病

的病机要点可以概括为“里虚寒”

只要症状表现为“里虚寒”的皆可归纳入太阴病的范畴。

太阴病治疗原法与禁忌:

​太阴病治疗原则为温补法。

人体正常来说是阳气充足,阴阳调和。但太阴病患者下焦阳气不足,(也可解释命门之火/相火 不足,坎中一阳不足)

阳气不足,故导致人体整个人大环境都是寒的。可以想象一下,正常人体内是春天,太阴病体质者体内确是冬天。只是打个比方。

所以我们当需要温补,给他体内的寒气,那些阴寒破开散开;给他这人加把火,让这些“冰块”融化开,身体重新恢复。

治疗原则先后:

1.表里合病急则救里。

2.表里合病缓则同治。

图片

太阴病案例举禹:

(医案为搬运)

病毒性肠炎

杨某 , 女,58 岁。

2012 年 4 月 29 日初诊:

晚饭后着凉出现头痛、恶寒、腹泻,西医诊断病毒性肠炎,经输液治疗3 天毫无疗效,腹泻一日 10 余次,质稀如水,饮水即泻,腹痛不明显,身畏寒,手足冷,舌苔白根腻,脉沉细。

八纲辨证为里虚寒,辨六经为太阴病,辨方证为四逆汤方证

炮附子15 克,炮姜10克,炙甘草6克

结果:

服一剂泻止,但晚上食粥碗又腹泻 3次,食无味,心下满,上方加党参 10 克。服一剂痊愈。

注:这里的方剂、剂量仅参考,如若不适请线下就医,这里的医案仅是搬运。

图片

结束语:

感谢大家的一直以来的关注,这个六经辨证体系的一个大纲就在我们眼前,基本上就是这些。

之后我也会陆陆续续更新公众号、或者是以视频直播的形式为大家讲解,我也与大家共同进步。

中医的道路漫长久远,本公众号将会持续学习、分享,与大家一起中医路上越走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