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压片必烂”?《封神》如何口碑逆袭

 印客美学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随着暑假的进行,暑期档的电影纷争也逐渐开启。

其中《封神》无疑是国产院线上最具竞争力的影片了。

然而,这部电影却是一部“积压片”?


积压作品,重回市场?

近期在院线出圈的国产奇幻片《封神》,可谓是好评不断。

它被积压了四年之久才登上荧幕,更是让观众们好奇,这片子这么久不播,究竟拍得咋样?

其实在上映前,听说是积压片,不少观众就被原地劝退了。

因为似乎大家对那些被积压的影视作品,印象都很不好。

甚至形成了一种共识:积压必烂。


而《封神》的硬实力算是远超了大家对积压烂片的期待视野,令人惊喜。

如此,它成功完成了口碑的逆袭。


甚至还未上映之时,仅靠提前点播的观众,《封神》就登顶了豆瓣热门榜单。


很多观众都在评论区里大吐苦水,表达对长期积压的不满。

还有网友打趣说,这部电影被压的这几年,刚好赶上“塌房旺季”,里面的这么多演员竟然都没塌,还能成功上映,这在内娱也算得上是个不小的成就了。


乌尔善导演,费翔、李雪健、黄渤主演,个个都是一线大牌。

这种“爆款面相”的作品,居然也会被压着,可见还有多少影视剧都止步在了与大家见面的这一步。

之前胡玫导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也是2016年就立项拍摄了,可院线一直查无此片。


直到最近,它才放出了定档8月的传闻。

也不知这一次究竟能不能摆脱被积压的命运。

除了电影,电视剧领域的积压问题也同样严重。


近期热播的《玉骨遥》,就是积压许久才得以“重见天日”的作品。

很多其他积压剧,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命运了,纷纷沦为网友们心中那已经没了见面希望的“白月光”。


所谓“积压片”“积压剧”,就是早就制作完成,却被制作公司或发行公司长期压着不播的作品。

谈到“积压”作品的播出,观众们的评价似乎都不太好。

因为一般来说,被积压的影视作品但凡被放出来,那带来的并非是惊喜,而更多是惊吓。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积压作品必烂”成定律?

等待积压作品播出,各位网友们仿佛在吃一个制作方画的大饼,一吃就是好几年。

可是大家反应,这大多数大饼吃到最后,竟都是坏的。

所以究竟是为什么,让被积压的影视剧,留给了观众“必烂”的糟糕印象呢?


其中最直接的,很多影视作品之所以被积压,本就是其质量不高的原因。

这样的作品一旦投入市场,可想而知是会被观众狂喷一顿的,收视率更是不堪想象。

如此,获得的收入还比不上拍摄的支出,被制作方判定为“赔钱货”,才被积压了。

前不久被压多年的电视剧《转角之恋》播出,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波小小的“积压震撼”。


看着蒋雯丽和明道两个中年人在剧中演“丫头”“小伙”的偶像情节,观众们纷纷表示,“还是压着别播了”。


这些影视剧,本就质量不过关,能被翻出来播,也无非是制作方想靠“被骂”圈一点关注度,让自己不至于赔得太惨。

于是乎,“积压必烂”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事实了。


况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影视技术也在飞速向前。

不论从拍摄技术,还是画质风格,我国影视制作行业,都有着“三年一个鸿沟”的现状。

尤其是用到特效的作品,即使当年拍得再怎么用心,可受制于技术发展,在快速迭代的计算机面前,观众只能看着老土的“五毛特效”感叹时光流逝。


再者说,影视剧中造型的流行趋势,以及大众对人物、情节设定的偏好,也是一会一变。

一旦积压,再次播出便赶不上观众审美的变化了。

前两年龚俊爆红后,他被积压多年的电视剧《指尖少年》匆忙播出,想要趁着龚俊这股红劲收获个好收视。


可是片中人物的造型,实在一言难尽。

情节上的简单玛丽苏,也让观众直呼“受不了”。

顶流也难救杀马特,只能说有些审美还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当然很多时候,被积压的影视剧都是面临着巨大审核压力的。

尤其很多像《封神》这样,涉及一些鬼神等敏感题材的作品,会一直压着修改,改到最后,创作者都疲乏了。

作品更是面目全非,谁还顾得上质量,能上线就是胜利。


所以说,积压影视剧确实烂得概率很高,但如果真是质量上乘,带给观众的惊艳感自然也是成倍上涨。

可若是质量不成问题的作品,究竟为何会被积压呢?



被积压,不止因为烂

影视作品被积压,原因有很多方面。

抛去演员塌房、题材限制这种客观因素,大多数作品无法上线,实在是因为市场饱和了。


相关数据显示,每个月,网络播出平台与电视台加在一起也不过可以消化6-8部电视剧。

电影则要受到一些档期因素影响,可被消化的作品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可是几乎每周都有新的影视作品在制作,市场根本没空间,也没时间全部接收。

简单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尤其当一种题材爆火后,许许多多的制作方就开始跟风拍相似题材的作品。

比如这几年,几部出圈的古装偶像剧,让很多人认为古偶“回春”,自然是想要把握这个市场。

一时间,仿佛有无数部古偶都投入了拍摄,可最终如期播出的没几个,多数都成了“待爆”的未播作品。


同质化的产品数量暴涨,当然是没法一股脑全放出来。

前一个还没“排上队”,“后来者”又蜂拥而至。

影视剧市场长期无法达到供求平衡,待播剧也就越积越多。

这些作品,幸运的可以被攒着慢慢播,更多不幸的,则就此被压了箱底。


除此之外,剧方、片方对播出时间的选择,也是决定一部作品是否会被积压的重要因素。

大多时候,影视剧的上线时间,得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良日”。

演员是不是在最红的时候?题材是不是近期有人气的类型?都是考量标准。


尤其是卡司流量不错的作品,更是讲究把握时机,好最大限度获取收视率与票房。

可是正所谓“犹豫就会败北”,想等好时机,结果把演员等塌了,或者等来了新的审核限制,这作品也就只能被压着。

时间一长,“潜力股”也成了“赔钱货”。


还有很多自认为质量上乘的作品,不甘于仅在网络平台播出,想尽办法要上电视台、上院线。

而更高的播放平台,自然也有着更高标准的审核制度。


电视台、院线大多审核复杂,且耗时较长,可是现在的多数影视剧,拍摄时都是赶着大热IP或爆火题材而制作的。

漫长的审核时间,自然也将这些前期的热度消耗殆尽。

等到拥有播放许可,早已过了最佳时机,无人期待,就没了播出的必要,成为了积压作品。


这就像一味追求红毯大轴地位的明星,拖到最后一个到场,才发现红毯环节早就结束了,只剩尴尬。

说白了,于剧方、片方而言,对开播时间的斟酌,就是某种赌徒心理。

赌对了是大获全胜,赌错了就成了积压货,没平台想买,也没观众想看。


不过,像《封神》这样依然能收获好口碑的积压作品,正是说明了:

积压并不是一部影视剧扑街的关键原因,内核与质量才是。


所以若是制作方把圈钱、赚流量放在第一位,那可能就要面临“赌错”的被积压风险。

就算成功播出,也注定口碑崩盘。


相反,只要是水准过关,即便是积压多年,也能做到让大家充满期待、喜闻乐见。

部分参考资料来自海皎

 作者:若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